改制重组 定义 民营化改制的背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



改制通常是政府按照部门利益最大化进行选择的结果。所以,现实中盛行的不是“靓女先嫁”,而往往是“丑女先嫁” 

课题执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执笔/刘小玄  刘芍佳 

在世界银行支持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于2004年初筹划对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进行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工作于2004年8月初启动,2004年12月初结束。 

问卷所定义的改制是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转让国有产权存量和吸收非国有投资者增量资本的行为;所定义的重组是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破产、关闭、解散,以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之间有偿并购、或者无偿划转产权的行为。本次调查共向6627家企业发放了问卷,其中包括74户中央企业及其二级子公司共计1524家,北京、重庆、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等16个省和省会城市所属企业共计5103家。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很广,几乎涵盖了除金融、电力、石油开采部门以外的所有行业。 

截至到2004年11月底,我们从5073家企业收回了问卷,回收率达到了77%。有效问卷为4138份,其中关于改制的有效问卷为2696份。关于改制的有效问卷中,中央企业1044家,地方企业1652家。 

大量改制发生在2000年之后 

从改制与未改制的分布来看,全部样本企业中约44%的企业为改制的,56%的企业是未改制的。中央企业大约有四分之一进行了改制,地方企业则有56%的企业进行了改制。样本企业的这种特征是与现状大致相符的。 

改制前企业的类型80%都是国有独资企业,也有16%和4%的企业分别是在国有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基础上进行改制的。这表明,国有企业的改制是渐进的,企业往往首先从国有独资改为国有控股,然后再从国有控股状态逐步向民营化转变。从样本企业来看,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处在较早的、刚刚从国有独资开始起步的改制阶段。 

从改制时间的分布来看,样本企业中有1142家企业提供了这个信息。其中,最大量的改制发生在2000年至2004年期间。从改制发生的时间来看,最为集中的改制时间是在2000年至2003年期间,其占样本总量的80%以上。样本企业涉及到的时期大体反映了1997年以来的改制状况(见表1,见表2)。 

改制的方式有三种:转让资产存量;增量吸引非国有产权的投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中央企业,前两种情况的比例大致相当;而在地方企业,依靠增量改制的方式仅有存量改制方式的一半。两者的差异表明了两种不同主体占有资源的性质的差异,也表明了由此所决定的改制方式的差异。 

从改制的动议者来看,最多比例的动议者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母公司。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没有很大区别:由于多数企业已经改成了集团控股公司的下属企业,因而由其主要的直接所有者和监管者作为动议者来推动改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企业还未进入控股集团的系列,因此仍旧由政府作为直接所有者来推动改制。 

值得注意的是,有大约10%多一点的企业改制主要是由经营者作为主要动议者的。这反映了这些企业在改制问题上的主动性,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改制问题上采取了某种放开鼓励的政策。 

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在改制动议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债权银行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方面:在中央企业,有较多数量的改制动议是由债权银行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推动的。而对于地方企业来说,它们的作用则是微乎其微的。 

仅三成企业改变所有制性质 

企业的所有制属性是由其控股股东的产权属性所决定。全部样本中,大约有997家企业填写了股权信息,其中中央企业220家,地方企业777家。改制对企业第一大股东属性变化的影响见表3。在调查所涉及到的改制企业中, 只有31%多的企业通过改制把企业的控股属性从国有改为非国有, 表明改制对企业主要的产权属性的改变并不太大。尤其是中央企业, 90% 左右的改制企业仍保持国有控股。相比之下,地方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力度要大,将近38% 的地方改制企业让国有产权退出了企业的控股地位。同时,改制也形成了不同的第一大股东控制企业的产权模式,其中包括政府及其部门控股、民营企业控股、职工持股会控股等九大类不同的控股模式(见表4)。 

由表4可见,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改制企业最多,占51%之多;另外两类国有性质的控股模式也占到17%之多。民营企业和外资合计占8%,经营层和职工持股会合计占14.63%。自然人和其它控股类型则占8%多。 

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制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的市场化基础上进行的,其推进也是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而渐进性地发展。改制基本上形成了多元化的混合股权结构,而不是一步到位的私有化。其典型特征是,绝大多数企业在国有控股的条件下,逐步吸收了各种非国有产权的成分,形成了非国有产权成为第二大股东、或第三大股东的混合产权结构。这种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已经成为改制企业的一支“主力户型”。 

混合的多元产权结构是转轨时期的过渡产物,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而不断博弈的产物,也是一定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所能够承受的产物。从发展来看,在市场竞争中,不同产权权益的代表者也在不断地互动,最后必然会收敛于某种最适合于市场竞争和社会环境的企业模式。 

现实中往往是“丑女先嫁” 

我们看到,在改制的起点上,与同期存在的其它企业相比,民营或经营层控股的企业处在一种绩效的相对劣势地位。实际上,在这个样本中,我们的分析证据基本否定了“靓女先嫁”的假设,恰恰相反,现实中通行的往往是“丑女先嫁”的规则。这表明,改制经常是政府按照其部门利益最大化进行选择的结果,不到山穷水尽、无可奈何的地步,政府通常不会轻易放弃其控制权的。 

因此,对改制前企业绩效的分析结果正反映了政府的改制模式选择倾向:把一些较好的企业由自己来控股,而把一些较差的企业当作包袱甩出去,让民营资本来接盘。这就是所谓“抓大放小”的政策,实质上导致的是“抓好放差”的结果。 

这是中国国企民营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与东欧、前苏联的情形完全不同——不是全面推开普遍性的民营化,而是有选择的实行民营化。因而,中国的改制具有根本不同的发展起点,以及根本不同的以政府部门利益为导向的改制政策。结果,这样的政策导致改制样本具有很大的先天性差异,而这些先天固有的差异,不可能在改制后立即消除,还会在改制后的一定时期存在,并继续影响企业的业绩指标。 

有鉴于样本的这种较大偏差性特点,我们的分析不考虑企业之间的完全横向比较,因为这样无法排除那些先天的影响企业业绩的因素,而主要是考虑企业在改制前后的业绩变化效果,也就是说,我们主要比较改制企业是否比以前更好一些,主要是自己与自己的前身来比;同时,在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即企业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的前提下,来进行适度的横向比较,即比较哪种改制模式具有较好的提升效益的效果。 

对于改制企业的绩效指标的分析表明,改制取得了显著的绩效效应。通过对于改制前与改制后的绩效测定与比较,发现改制后的企业盈利能力比以前具有明显的提高。然而,改制以后企业出现效益的明显增长,往往是在改制后的一两年,再往后来的发展则不太容易了,效益提高也不显著了,改制似乎缺少某种持续递增的趋势,但能保持大致平稳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于不同的改制模式的改制前后绩效比较的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于国有控股或政府控股的改制模式来说,民营企业控股的改制后绩效效果最好,经营层控股其次,职工持股会再次。虽然它们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企业盈利提高的作用,但这种有梯度的效益差异,反映了不同改制模式的不同效果。相对来说,国有控股模式则不存在这种显著的积极效果。 

改制并非仅需权衡公平与效率 

在现实中,改制并不是按哪一种模式的效率最高,就选择哪种模式去发展。改制过程往往是在一种半自发的利益导向的规则下来进行。即使某种模式可能会具有较高效率,但是,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牵制下,在必要的改制补偿(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难以到位的条件下,效率较高的改制往往具有较大阻力,不容易普及推广,可行性也较弱。因此,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改制将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既让真正的企业家来接盘,当企业家与企业既得利益者不一致时,又要兼顾企业的各种潜在既得利益者,同时又要兼顾弱势群体的利益不受伤害——如何进行合理权衡,则是改制面临的挑战。如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改制就会处处受阻,面临搁浅和停滞的结果。 

实际上,改制中需要权衡的方方面面很多,不仅仅是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如果改制中需要权衡的只是公平与效率,那么用效率能换来公平也是值得的。 

但是现在,即使我们牺牲了效率,也未必能换来公平,换来的可能只是既得利益者能够继续保持其控制权势力范围的旧体制的延续。 

在某种处处受制的大环境下的改制,只能是诉诸于矛盾较少的,各方利益兼顾较多的模式。于是,国有控股这种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模式,以及职工持股会控股的模式,成为目前改制最为普遍的选择。在目前的大环境条件下,企业中的这两种力量是比较强的,然而,他们对于改制模式的选择往往总是从有利于自身局部利益出发的,而不一定是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除非外部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发生较为重要的变化,才可能出现大量的、更完全的民营化模式。否则,这种不完全的或部分民营化的混合产权模式,将会存在一段较长时期,将会成为目前转轨过渡时期的主流。此外,除非市场环境恶化,竞争压力太大,企业不彻底民营化而无法生存,这时企业才会选择效率更高的民营化模式。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越是宽松的、高速增长的宏观市场环境,越是较小的市场竞争压力,对于企业来说,选择是否改制,以及选择何种模式,都可能会具有某种不利于效率的作用。 

 

表1  改制时间的分布 

改制年份           全  部                中  央                地  方 

    企业数  百分比  企业数  百分比  企业数  百分比 

1997之前 13  1.14    2   0.78    11  1.24 

1997    30  2.63    7   2.72    23  2.60 

1998    40  3.50    10  3.89    30  3.39 

1999    80  7.01    15  5.84    65  7.34 

 改制重组 定义 民营化改制的背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

2000    121 10.59   24  9.34    97  10.96 

2001    221 19.35   90  35.02   131 14.80 

2002    217 19.00   31  12.06   186 21.02 

2003    305 26.71   54  21.01   251 28.36 

2004    115 10.07   24  9.34    91  10.28 

合计 1142    100 257 100 885 100 

 

表2 改制方式的分布 

              全部企业                  中央企业                 地方企业 

    企业数  百分比  企业数  百分比  企业数  百分比 

仅存量转让   497 45.14   105 45.45   392 45.06 

仅吸收增量   340 30.88   102 44.16   238 27.36 

存量增量兼有 264 23.98   24  10.39   240 27.59 

合计 1101    100%    231 100%    870 100% 

 

表3 改制企业的国有与非国有控股属性 

               全部样本企业             中央企业                 地方企业 

    企业数  占改制比重   企业数  占改制比重   企业数  占改制比重 

政府或国有企业控股   652 68.63%  219 89.39%  419 62.17% 

非国有企业控股   298 31.37%  26  10.61%  255 37.83% 

改制企业有效观察数   950 100.0%  245 100.0%  674 100.0% 

 

表4 按第一大股东分组的不同控股模式的分布 

按第一控股股东分组   户数 百分比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43  4.53%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投资、控股)公司   123 12.95%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486 51.16% 

民营企业及民间资本   64  6.74% 

外资企业 13  1.37% 

经营层或其投资设立的公司  48  5.0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1269.html

更多阅读

深化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国企改革发展的独特资源优势  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是国有企业独特的资源优势,对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建科学化是国企改

企业发展的目的 企业发展目标的背后,企业目的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对于企业来说,年底的总结和来年的计划成为年末重要的两件事情,计划是达成目标和目的的先行条件,那么企业在做年度计划的过程

声明:《改制重组 定义 民营化改制的背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为网友醉里秋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