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企业是否忽视了制造能力高度集中的巨大潜能?
中国制造当前的乱象很大程度上与制造能力跃上世界顶峰后失去偶像有关,这一点可以从两个层面解读。一是中国在大多数快速消费品和相当一部分耐用消费品的制造能力上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在能源开发利用、基建材料和金属材料制备方面也做到了数一数二的位置。同样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亦会夺得包括汽车、工程机械以及住宅消费的头筹。一句话,只要人口基数巨大和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客观现实不改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趋势将会延续下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必然会催生一大批世界级的中国制造企业;二是中国企业登上制造能力的世界之巅时,必然面临一个再定位问题。这个再定位问题集中表现在由追赶者到领导者的角色变换上。以家电工业为例,中国企业已经谙熟了用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赢得成本优势的竞争路线,这几乎就是世界家电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的竞争政策翻版。而中国家电企业在全面驱逐洋品牌乃至走出国门之后,自己就规模而言已经罕逢敌手。没有偶像的代价是中国制造企业失去了战略模仿的低成本决策机制,必须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来。
制造规模庞大带来的产能过剩,偶像缺失带来战略选择成本,可以部分解释许多中国制造企业身陷窘境的成因。这就像武侠小说中提到的“知见障”,内功修炼到一定火候,必然会遭遇心魔掣肘,只有明心见性才能上一个新台阶。那么,中国制造的“明心见性”究竟所指为何?这个“心性”就藏在制造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中。
纵观100多年来世界工业发展史,企业间的竞争往往从产量竞争,经过价格竞争,最终过渡到标准竞争,每一个阶段都会引发龙头地位的重新排定。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产量/价格竞争向标准竞争转折的关口。在此之前,世界制造业的规则是微笑曲线,也就是研发和市场通路压榨制造的规则。中国制造企业已经习惯了套在脖子上的枷锁,其心性锁定在艳羡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上,总在琢磨如何转移阵地。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制造能力高度集中的巨大潜能。这个潜能就是颠覆既有的规则。事实上,仅长虹和TCL两家的彩电产能就达到近4000万台,占全球生产能力的1/3强。彩电工业发展到今天,制造能力已经绝不仅仅表现在车间中,更影响着终端的消费取向,影响着上游零配件业,影响着整个产业的生态群落,并最终在产品和工艺制式的选择上居于主导地位,是谓标准竞争。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标准竞争与此前的产量/价格竞争最大的区别在于,规则制定者与规则遵从者的角色不同。由此,竞争策略必须由打击对手转向维护市场规则。当年长虹以龙头大哥的身份囤积彩管则犯了战略短视的错误,将领导权拱手让出。归根到底,中国制造企业尚未意识到或适应这种身份的变换,不会善用自己手中的制造话语权。
有一点可以肯定,脱离自己在制造上的优势另辟蹊径,中国制造企业则必死无疑。这不仅仅因为制造企业投资专用性带来的高退出壁垒,更重要的是,企业家会发现,自己并不像想像中的那样,可以游刃于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乃至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