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利下悠闲的国民、注重享受的芬兰浴式安逸生活、舒适的商业环境……这个北欧小国从容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
文/本刊记者 郭大鹏
北欧的针叶林,波罗的海的风,古时候地壳运动留下的清可见底的湖,湖边一群不用干活却能享受政府福利的人们,懒洋洋地晒太阳,喝啤酒,或者蒸桑拿,游泳,然后再弄点烤香肠什么的下酒。在我脑子里,芬兰人的夏天大概就是这样。然而就是这些人,在悠闲、慵散和从容中,却把这个北欧的小国建设成了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6月中旬,在芬兰大企业联合会的邀请下,我和另外几位中国记者,在芬兰首都赫尔新基作了将近一周的采访。临行之前,我归拢了一下自己此行的“野心”:要对芬兰有些不可思议的商业环境和芬兰富人(他们被称作“没脸的老板”)过什么样的日子作一些了解,另外想借机领略一下芬兰的自然风光和据说举目皆是的芬兰美女,这算是个小小的私心吧。
森林、美女、商业土壤
登机落座以后,发现芬航航班和国内航班的空姐真是大不相同。因为这几年去芬兰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在芬航北京到赫尔新基的航班上,既有芬兰的空姐,也有中国的空姐。对照一下就发现,中国的空姐都不过20多岁,芬兰的空姐可都在40开外了。这个小小的对照可能和芬兰经济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有关,那就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据说芬兰企业近年来,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的。
一路无话,转眼已经在赫尔辛基的上空。透过窗户往下看,不觉有些吃惊:这也算是一座城市?只见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树林,中间点缀着港湾、湖泊、几条带状的公路。然后注意到的,才是树林掩映中的大大小小的楼台。这真是一座森林中的城市,芬兰69%的森林覆盖率在我脑子里也从数字转化成了实物。
在芬兰,森林工业、造纸业是最重要的行业,不过这些年来,芬兰的森林覆盖率反而持续上升,造纸这个最容易污染环境的行业在芬兰也从不往外排出污水。看起来,芬兰工商业的繁荣,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几乎已经化解得干干净净。这背后的法律约束和企业、公民的修养,真是值得好好研究研究。
芬兰地处高纬度,冬天漫长,所以到了夏天,人们都愿意在户外,晒太阳、喝啤酒,悠闲自在。这当中,那些花枝招展的女孩子自然格外的扎眼。
在赫尔新基市中心一带,金发碧眼的美女真是随处可见。她们三三两两,或者在街上漫步,或者在草地上闲谈。身形不像想像中高大,但都骨骼匀称、姿态挺拔。神态以温文尔雅居多。这些美女当然只是率先跃入视线的,在以后几天和许多形形色色芬兰人的接触中,他们的温和、朴实,确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给多斯”(谢谢)这样的词儿每天不知要听多少遍。这应该和芬兰这个福利国家的免费教育有些关系。
完美的自然环境,高素质的民众,大概形成了芬兰商业的土壤。
舒适的商业环境
有了这些初步印象以后,第二天,我们开始了密集的采访活动。以后3天的时间里,先后采访了芬兰能源工业联合会、芬兰大企业联合会、芬兰千禧年基金会和几家不同行业的企业。
采访过程中有个深切的感受,就是芬兰政府为企业创造的宏观环境实在是太舒适了。比如在能源方面,芬兰需要的煤炭、天然气和一部分电力,都是从周边国家进口的,但是这么多年以来,芬兰竟然没有出现过电力短缺的困难。按照芬兰能源工业联合会的Pekka Tiusanen先生的说法,他们的经验无非就是提前作好准备。考虑到今后芬兰电力需求的增加和环保的压力,目前芬兰的第五座核电站正在准备上马,第六座也已经开始讨论了。近两年常受“电荒”骚扰的中国企业,对此一定会格外羡慕吧。
远在十几年前,随着苏联解体,芬兰也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从过热到紧缩,经济增长率骤降,失业率攀升到近20%。当时芬兰政府也是手忙脚乱,通过减税、货币贬值等手段渡过了危机。
那段时间,芬兰政府最明智的决定就是,不论经济形势如何恶劣,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一点都不能减少。芬兰大企业联合会的经济政策专家Jussi Mustonen介绍,那时的决定保证了芬兰以后的竞争力。也是在那段时间,1992年9月起,芬兰政府还开始实行环保许可证制度,对工厂的排放物进行严格限制,在经济低潮时确保森林湖泊不被污染。
芬兰政府优化商业环境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在政府支持下举办“芬兰设计年”,向全世界推广芬兰的设计能力。我们在一家叫“伊达娜”的玻璃制品公司,看到一些标价几十欧元的玻璃杯子、盘子,这些东西的价值显然主要在于精巧的设计,而不是原料。
芬兰政府还真是做了不少实事,而且政府体系贪污现象极其罕见。不过即便如此,企业界有时也还不买账,比如许多企业家对芬兰高税收、高福利制度常进行批评。他们认为过高的税收和福利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个问题在芬兰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暂时好像还没有改变的迹象。
“没脸的老板”
芬兰的企业家,那些富人们,最直接的不满其实是一个小问题,那就是针对他们的罚款制度。在芬兰,交通罚款数额是根据违章程度和驾车人的实际收入两个因素来定的。挣的钱越多,被罚得就越多,这被称为“滑动罚款率”。我们的翻译杜马克先生说,去年芬兰有一个富有的国会议员,就因为开车超速缴了天价的罚款,虽然他有些不服气,但还是抗不过法律啊。
我回头又到互联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方面的事例还真不少:因特网百万富翁亚果·吕策列在2000年因超速被罚款8万多欧元;诺基亚总裁百嘎·阿拉·比耶第拉在2001年因闯红灯被罚款35000欧元;27岁的芬兰富翁尤西·萨罗诺亚因超速驶过首都市中心被罚款17万欧元。
不过也别就此以为芬兰的富人都很嚣张。我们有一天拜访《赫尔新基新闻》报的执行主编Mika Pettersson先生时,谈到了富人的话题。
他说,在芬兰,富人一般深藏不露,他们被公众称作“没脸的老板”。这些“没脸的老板”虽然能控制成千上万人的命运,但他们极少炫耀财富。一般来说,公众认为这些富人是诚实、负责任的。另外因为芬兰的高福利制度,社会上已经不存在赤贫的人,所以贫富之间也没有什么仇视的情绪。当然,普通人对富人的羡慕和嫉妒也是免不了的。
不过芬兰富人中也有例外,就是前几年互联网泡沫时冒出来的一批新贵,他们喜欢炫耀自己,招摇过市。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他们就消停多了。公众对这些人的态度,基本上是嘲讽多于尊重。
芬兰的社会风气,是有些耻于谈论金钱。说来也怪,这个耻于谈钱的国家,人均创造的财富,在全世界都是拔尖的,而且,他们还创造了一个最能赚钱的品牌——诺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