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东
8月3日,LG电子中国公司证实,LG电子已决定向其子公司LG显示器(LGDisplay)出售最近停产的南京等离子模块生产厂,并将其改造为液晶模组生产线。这显示出LG收缩等离子、扩容液晶的策略。这也是继日立上月底向中国出售等离子生产线后,等离子阵营的又一次萎缩。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索尼、飞利浦、东芝、LG、日立等主流厂商相继淡出等离子市场,等离子行业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小,等离子电视或将遭遇退市的局面。 卖场难觅等离子踪影 昨天,新快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主要家电卖场,发现在各大卖场的平板电视销售区,液晶电视的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目前,有等离子电视销售的只有松下、日立、三星、长虹等几个品牌,且每个品牌只有两三款产品,主要是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机型。”某家电连锁黑电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销售的42英寸以下平板彩电,基本上以液晶电视为主;而47英寸以上的机型,等离子电视大概占据了三成的市场份额,不过,从总体销售情况来看,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的销售比为9?1。液晶电视不仅在品种数量上占据优势,同时也是销售员推介的重点。记者在卖场看到,不仅前来选购电视的消费者大多直接询问液晶电视的情况,促销人员在做推介时也是首推液晶电视。“由于等离子电视的销售远不及液晶电视,所以卖场内各品牌的等离子电视都在逐渐减少,尤其是日立,从今年5月份开始,已经没有进新货,现在处于清货状态。”有卖场采购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等离子“叫好不叫座”? 多年来业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外行买液晶,内行买等离子”,原因在于等离子电视除了在动态清晰度方面表现优异之外,在视觉舒适度、色彩还原度、对比度、可视角度等方面的表现也较好。可是,等离子电视却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受等离子电视技术所限,目前,市面上的等离子电视大多是42英寸以上的型号,品牌也只有4~5个,使得市民的可选择范围大大缩小。”有家电专家认为,可选型号的不足是制约等离子电视发展的首要因素,同时,耗电量大也是等离子一直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也使商家在提倡节能消费的现今难以找到好的噱头来推销产品。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卖场相关负责人的认同。 “与此同时,随着液晶电视技术的不断提升,液晶的‘拖尾’现象也正在被淡化,加上液晶电视的价格优势,等离子电视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将难以避免。”上述家电专家表示。 或面临尴尬退市 某国产品牌市场部人士认为,除了以上原因,各品牌都主推液晶电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民消费,“等离子的技术难度高,一般来说,产品越成熟,其市场透明度就越高,所获得的利润也就相应降低。考虑到人力、物力等成本因素,以及投资风险,对于靠量来获取利润的厂家而言,自然会选择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液晶电视。” “10个卖电视的,9个说液晶好,如果你是顾客,你会听谁的?”有卖场负责人表示,现在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主推液晶彩电,而品牌的市场营销和推广对国内市场舆论的影响力非常强,等离子电视未来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陷入“销售越差-产品越少-销售越差”的恶性循环,其退市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