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后,管理层的评价体系被改变与控制权竞争加大是和企业家关系最大的两个话题
良好的公司治理实践告诉我们,两个方面对成功的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是对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机制,另一个是来自资本市场收购的威胁,即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竞争!
而这恰恰也是股权分置改革中和企业家关系最大的两个话题。
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深远影响将是则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方式和激励导向。在原先的股份分置格局下,由于国有股权不能在市场自由流通,股价上涨,国有股东也无法从中获得收益,股价下跌,国有股东也并无实质损失。对于国有股东和企业管理层来说,有意义的仅仅是每股净资产的增值,而股价则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助长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饥渴”,每一次的高额溢价融资都往往可以使企业的净资产在业绩没有上升的情况下获得高度增长。
在那样的背景下,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成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考核的重要指标,根据现有资产考核体系,国资委考核国资保值增值的对应标的是净资产;尤其是在国有资产进行转让的时候,“转让价格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则是成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一条“神圣天条”!而去年8月颁布的《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更是强化了以净资产为评价标准的体系。把企业资产的价值与企业价值相互混淆的做法,一直为市场人士所诟病而又不得已而用之,因为在股权分置情况下,国有股东无法分享企业价值的上升的收益,这样势必造成国有股东与流通股东价值观的背离,流通股股东渴望的是企业股价的上升,而国有股东渴望的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值保值!
股权分置解决之后,国有股东也可以直接分享企业业绩上升而带来的股价上涨的诸多好处,国有股权的可流通势必将会带动对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评价体系由净资产的评价体系转向以股价为核心的市场评价体系!本次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联手发布的《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就特别提到了“大中型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积极利用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价值评判基础”。
如果以股价为核心的市场评价体系得以确立,这将从很大程度改变目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主要是由经营者单方渴望的格局,国资监管部门很可能从幕后走向前台,国有股东、管理层、流通股东三者的利益将会趋于一致,国际上通用的期权激励将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与此相伴,股权分置改革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将会使企业管理层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来自市场收购的压力和接管的威胁!
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控制权的竞争是迫使公司管理层不断提高经营绩效的外在动因。一旦公司经营状况不理想导致的股价低迷,众多市场参与者均有可能对公司发起收购,猎食公司的控制权,从而给公司管理层以强大的压力改善经营。在原先的股权分置条件下,由于绝大部分股票无法流通,无论经营好坏,股价高低,公司管理层都不会面临来自市场的收购压力,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监督。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公司控制权市场有望逐步形成,从目前公布的方案来看非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3股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高的还有10送4,10送5,这样一来,多数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都有程度不同的下降,典型者如吉林敖东(000623.SZ),如果其股权分置改革实现后,其第一大股东金诚实业仅持有15.57%股权,持股比例偏低,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将极有可能成为现实,这将使吉林敖东管理层时刻面临强大的市场压力,迫使公司管理层不断提高其管理能力,以适应市场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同时,对于确实无可救药的企业,国有股东大可以一卖了之,而不会再频频闪现“父爱主义”!对企业管理层的控制权软约束将有可能趋硬。
股权激励与控制权的竞争就像是两个轮子(如图),共同推动着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可以预见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两个轮子必然会越跑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