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企业家做慈善我是不赞成的。为什么?因为他也是做企业的人,做得还很有尊严。一下子做慈善了——到处求人!”汇源老总朱新礼有点激动,说起话来口音更重了些。
朱新礼显然是被现场的气氛打动了。这是8月12日在北京五环外一个小宾馆里举行的“企业家与艾滋病致孤儿童座谈会”。地方很难找,万通老总冯仑来的时候差点找不着地方。
当天早上,北京还下起了“麦莎”传言后的第一场暴雨——但来的人还是不少:除了企业家、记者,还有好多皮肤黝黑、沉默又局促的小孩——他们是一些来自河南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小的不过9岁,大的也才15岁。他们的老师、河南省西华县半截楼小学语文老师郭素丽说,他们学校完全是“孤儿学校”,一共200多个孩子,几乎个个都没有爹妈,光靠政府一个月160块的补贴,过得实在艰难。
这活动一方面理所当然地比较煽情,另一方面,也有些严肃。一来,面对弱势群体,大家都不好意思太轻松。冯仑就说:“太光鲜的慈善场合我是不去的”;二来,大家渐渐地都有些诉苦的意思——过去几十年,中国的企业家本来地位不怎么高,也是弱势群体,现在好不容易出了头,想回过头来帮助一下弱势群体,怎么就老是遭到非议?有说做秀的,有说公关的,至于黑金的说法,那就不仅仅是难听而已了。做个好事有多难?光靠钱和善心恐怕还不够。所以朱新礼就有上面那些小牢骚。
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问题——光靠偶尔的善意,慈善不可能做得长久。要把慈善的时间延长、效率提高,这和创业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能光靠技能,必须要靠毅力。冯仑说:“中国的企业家一向关注的是宏大叙事,现在好不容易有精力做做非常具体的小叙事,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
这和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是一个意思。到活动结束,有人掏了腰包,有人把孩子往自己家里带,还有人比如朱新礼,感慨原来艾滋病没有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