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的重组,让人们依稀看到当年中国电子总公司的身影
随着8月1日国资委网站上一则消息的公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对长城集团、南京熊猫电子集团等4家南京电子信息企业的重组,立刻成了业界瞩目的焦点话题。
消息公布前几天,CEC的工作会正在北京举行,总经理杨晓堂在这期间接受了行业媒体《中国电子报》的专访(也是这段时间他惟一一次接受采访),在专访中他谈到这次重组时有一句话很有意思:“重组的这些企业都说跟‘回家’似的”。
无独有偶,来参加CEC工作会的熊猫电子集团董事长李安建在会议期间说,此时此刻他心情很复杂,但熊猫电子无疑找到了一种回归的感觉,今后可以利用CEC的资源更快地发展。
又是“回家”,又是“回归”,要把这种感觉搞清楚,可就说来话长了。
1988年机构改革,原来的机械工业部和电子工业部合为机械电子工业部,那时决定在原来电子工业部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现在大家看CEC的资料,都是说组建于1989年,就是当时机构改革的产物。
CEC重组的6家(包括去年重组的两家)南京电子企业,都是中国电子工业的基地,那时全属于中国电子总公司。
到1993年机构改革,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又恢复为电子工业部,1998年又和邮电部重组为信息产业部。这期间,南京的6家企业都是电子工业部体系内的企业。
据CEC一位人士介绍,1999年以后,这6家企业在当时的种种背景下,先后下放给了地方政府。所以现在回到CEC旗下,就可以称之为“回家”了。
如果此前业界风传要被CEC重组的CETC(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由原电子工业部所属的科研院所组建而成),以后果真也被重组了,那人们就可以再一次看到当年规模庞大的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的身影了。中国电子的经历,真像一个轮回,也真能让涉及其中的人们“心情很复杂”。
当然这还不是简单的轮回,这次还增加了长城集团。虽然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王之也是从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副局长的位置投身商界的,但毕竟长城集团是一家在市场中打拼出来,独立于电子工业部体系的公司。
CEC的重组,当然可以给人一些美好的想像空间:实现规模效应,完善产业链,增强中国电子工业的实力。不过想想那些企业复杂的结构,想想企业状况的差异,再想想当初欧阳忠谋整合普天的困境,身躯庞大的中国电子的整合之旅,实在是过于沉重了。
再看看这些年中国电子的“轮回”,背后的逻辑又有着浓郁的政府色彩。靠商业逻辑支持的产业整合尚且风险十足,再加上政府之手的拨弄,前景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