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成功固然可喜,但适时收手亦可谓明智之举
在中海油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后不久,另一石油企业中石油打赢了另一个关键之仗。日前,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已接受中石油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提出的41.8亿美元收购报价。
看来,中国这两大能源巨头同样的海外寻油故事很可能有不同的结局。但如果就此说中海油集团优柔寡断、中石油集团是深谋远虑的智者,笔者不敢苟同。我们总有“非成即败”的思维恶习。殊不知,该出手时手软,是不够坚决;而该收手时固执,是执迷不悟。
在并购主体上,中海油集团选择的是其旗舰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这就需要稳扎稳打,聘请独立第三方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说服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大部分董事会成员。而中石油集团选择的并购主体是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并非是其旗舰上市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也不是旗舰上市公司与集团收购海外资产的载体——中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选择中油国际别有深意,由于不涉及到旗舰上市公司,中石油集团该提价时就提价,思想统一,决策快。
回过头看,似乎由于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的异议从而错失2005年1月份的收购良机,而中油国际的统一决策易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然而我们不能以事后诸葛的态度来评判当事人当初的选择,商业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情况下的博弈,异议有时是必需的。
在并购对象上,中海油集团选择的是优尼科,一家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美国企业,一个美国人非常熟悉的品牌。并购在美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的反对。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中海油集团选择激流勇退无可非议。
而中石油集团的并购对象是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这是一家在加拿大注册的国际石油公司,在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和哈萨克斯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油气田、炼厂等资产全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是哈萨克斯坦境内第二大外资石油生产商。对哈萨克斯坦人来说,收购该公司只是外资企业的易帜。另外,出于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哈政府不大可能动用国家法律赋予的优先购买权干预本次交易。何况,哈萨克斯坦并不缺油。
竞争对手也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中海油集团的竞争对手是世界石油顶尖巨头雪佛龙。而中石油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一家印度合资企业,该企业由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旗下国际子公司ONGC Videsh Ltd.和印度钢铁大王拉克什米·米塔尔拥有的一家投资公司共同组建。同时,中石油集团已在哈萨克斯坦闯荡多年,拥有年产油近500万吨的油田,合作经验丰富。并且中石油集团拥有地利优势,通过该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正在共同兴建的中哈石油管道可以将原油源源不断地输回国内。
海外寻油可以利用直接入股、借助海外私募基金、贸易、期货等多种市场手段,并购并非惟一选择。并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为公司股东创造价值。中石油集团胜在选择了适当的并购对象、对手相当,故打赢一场漂亮收购战在情理之中;而中海油集团宣布退出竞购游戏,也并非不能被看作合适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