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嫌贫爱富”无可厚非,关键是政府能否鼓励建立与地区经济、产业相对应的区域金融机构
近几年,银行开始理直气壮地“嫌贫爱富”。
对于百姓而言,其后果不过是银行卡收费,几块钱的事罢了。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民营企业而言,后果很严重。
较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发现,本地区存贷差扩大,存款外流,金融抑制效应明显。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感受到了贷款难。学者们则惊呼,银行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逐年下降,一些网点撤销后,邮政储蓄所的市场份额显著扩大,但它只存不贷,把钱从农村吸到大城市去了。
站在商业的角度,这样做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证明我国银行改革的阶段性成就:银行的风险意识、成本意识提高了,开始把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但负面效应也是比较明显的,比方说,会加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妨碍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等等。
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资金投入,而资金来源只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股市、债市等轻易指望不上。银行的逻辑是,没有好客户,让我怎么贷款?反方的辩驳则是,你不贷款,怎么培养出好客户?没有钱,就上不了项目;没有项目,谈何发展?没有发展,金融环境恶化,银行就更不敢贷款了。双方拧在那儿,动弹不得。
若非自然资源丰富,中西部和东部相比谈不上有任何比较优势,自然不容易有合乎贷款条件的好企业。同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农户的底子较薄,难以找到有效担保,自然遭到银行“歧视”。银行不是产生不平等的根源,却是不平等的推波助澜者。
要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能全靠市场。
目前地方政府的思路之一是寻求成立自己的新银行,民企们则呼吁成立民营银行。前者有用但不见得正确,后者正确但不见得有用。过多的行政干预会妨碍银行的正常经营,不少城市信用社的悲惨下场就是例证。一家合格的商业银行只会比四大行更嫌贫爱富。兴业银行原本是福建省政府控股的银行,如今热衷于省外扩张;民生银行是民营银行,但别指望它会给你发放信用贷款。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数量很多,经营范围被限定在某个区域。由于资产质量较差、资本充足率较低,不发达地区的盈利情况普遍不如发达地区。但是,不发达地区银行数量少、牌照珍贵,金融竞争不激烈,在全国各地息差相近的情况下,只要做得好,照样可以赚到钱。
根据抽样调查,20家城市商业银行样本中,私有股东平均持股23.7%,而国有资本持76.3%,其中地方政府平均直接持股24.2%。若政府能尽快洗净这些“壳”,便可引入更多的民营资本,服务本地经济。可是,若让民资控股,地方政府就没法把这些银行当成“第二财政”了。一方面不想付钱核销历史欠账,另一方面又不想失去“钱柜”,也难怪民营银行一直难有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