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矛盾的焦点,是否真的从20世纪的意识形态对抗转移到资源战争上来?
文/宿景祥
近年来,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围绕资源而展开的竞争,确有加剧的趋势。中东之所以成为全球冲突焦点的首要原因,正是很多国家试图控制那里的资源,而不是极端伊斯兰教势力对西方构成了威胁。对于中东冲突,中国可以置身事外,但在东海油田问题上,中国却无路可退,不得不与日本进行周旋。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中国是否会为石油同日本再开一战?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中日东海油气之争趋于深化
10月1日,中国和日本结束了“第三次中日东海油气田磋商”。会后,日本各媒体纷纷发表解说、评论和背景分析。据《读卖新闻》报道,磋商中双方激烈争论十一个小时,依旧各不相让。报道援引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的话表示,“这次(日方)的提案是对中国的最后通牒”,如果(中方)不接受日方的提案,日方就要开始试开采。
日本《每日新闻》指出,被日本政府授予试采权的帝国石油公司如果真的去开采,那就是在中国主权的经济水域作业,会有很大的危险性,不能保证中国不会开火。
日本《朝日新闻》9月26日曾刊登过一篇报道,题为《日陆上自卫队防卫计划设想中国入侵日本》。这一报道首次证明,日本防卫厅和自卫队正在研究日本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时的处理预案。《防卫警备计划》由陆上自卫队幕僚监部制定,计划设想了日本遭到中国“入侵”的情况:第一种可能是,由于日中关系恶化或者双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资源矛盾深化,中国军队为确保其权益,登陆钓鱼岛并对该岛发动侵占性的进攻。第二种可能是,台湾宣布独立,台海发生战事,日本支援介入台海战事的美军,引起中国军队攻击驻日美军基地和自卫队的军事设施。面对上述假想的中国“进攻”方式,《防卫警备计划》也为陆上自卫队制定了相应的对抗措施。
不难发现,日本方面认为,未来几年中日之间发生军事冲突最大的可能性,来自于包括钓鱼岛附近海域的资源矛盾深化。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10月2日接受了《朝日电视台》的采访,就日本能源政策和东海油气田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当主持人问到,中国在东海开采石油已经很长时间了,为什么时至今日,日本政府才将试探权授予帝国石油公司时,中川说,没有料到中国这么快就开始“在全世界搜罗能源”。中川也不得不承认,日本依赖中东石油的能源政策已经不行了,需要确保西伯利亚、库页岛以及东海的日本专属经济水域的日本的资源。他说,现在客观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必须确保资源,这是理所当然的。
值得警惕的“资源战争论”
进入21世纪,国际上悄然流行起了一种资源战争的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安全问题专家迈克尔·克莱尔。2001年,克莱尔于发表了《资源战争:全球冲突新景观》一书,去年他又发表了新著《鲜血与石油:美国日益依赖进口石油的危险及后果》,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资源的范围很广,克莱尔提出的资源战也不仅仅限于石油。在中东和西南亚的许多地方,水资源供应不足,并引起很多问题。争夺木材和矿藏控制权的局部冲突,在亚非拉各大洲也很常见。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政治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1992年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中提出的“历史的终结”,他认为思想的历史将随着意识形态对抗的结束而终结。宣称“美国模式是人类意识形态演变的终极目标和最高阶段,是最完善的国家管理制度。世界将统一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旗帜之下,各国也将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和平红利’”。
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已经随着美国不断地发动战争和卷入新的冲突,而濒于破产的境地。而资源争夺似乎是当今国家和地区冲突的一大焦点。克莱尔也提到,1994年车臣领导人之所以下决心同俄罗斯政府开战,一个不便公开的原因是当时车臣共和国的军事首脑试图控制当地的油田和经过车臣领土的输油管道,不愿同俄罗斯政府分享每月成百万美元的石油收入。那么,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矛盾的焦点,是否会从20世纪的意识形态对抗转移到资源战争上来?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战争,是否真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
据《朝日新闻》透露,在中日东海油田问题上,日本政府内部意见亦不统一。经济产业省主张以确保资源优先,而外务省则要求考虑日中两国的关系。事实上,日本也不乏主张“和为贵”的有识之士。前日本石油开发公司的负责人猪间明俊就指出,日本要求中方提供有关资料,首先,有关的地质资料是石油界秘密中的秘密,从常识的角度看,除了说没有国际常识,无法解释。其次,日方要求中方停止开采的区域,是在连日本都承认是属于中国的经济海域,中方停止开采是不可能的。他提出,为了避免战争,在日本主张的中间线以东,共同开发也是惟一的道路。
但问题在于,不仅在美国,即使是在日本,也确有不少人信奉“资源战争理论”,并据此制定对外政策。
资源匮乏不是现时代的根本特征
资源战争理论根植于旧的政治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错误地解释了现时代的特征。自18世纪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以来,人口、经济和资源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三大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多源于此。其中,人口的迅速增长是核心。经济和资源问题,也多直接或间接地源于人口的增长。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在1803年发表的《人口论》第二版中预言到:一个真正幸福的社会的建立,将永远受到人口的增长超过食物的增长这一趋向的阻挠。人口总是增加到其生存的极限,至此就被战争、饥荒和瘟疫所控制。到了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期,马尔萨斯提出的“生存竞争”概念,被发展成“生存空间”,作为帝国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近乎道矣。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对世界危害至深至烈的思想,莫过于地缘政治学说。这一学说之所以在长盛不衰,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未来的世界图景缺少一个清晰的认识。事实上,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和人口结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据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1965-1970年间曾经是世界人口增长的高峰时期,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1%。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人口增长速度从来没有达到这么高,今后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了。自1970年后,随着各国控制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目前为每年1.1%左右。到21世纪下半叶,世界有望进入一个均衡增长的时代,经济的增长将只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
今天,许多科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早已认识到,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稀缺性最终是可以克服的。以能源的利用情况为例,今天美国每1美元的经济产出所消耗的能源,比30年前降低了47%,利用效率已经大为提高。但科学家们发现,目前的能源浪费程度依然是惊人的。据美国科学家估计,一般的火力发电站在煤电转换的过程中,有70%的能源被浪费掉了。汽车发明虽然已经有119年的历史了,但现代的汽车在能源的利用上仍然非常低效,只有13%的燃料能用到驱动车轮上,其余的87%都因为汽车的自重、引擎的散热和空调的使用而消耗掉了。以现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完全可以用碳纤维材料制造出车体分量更轻、更坚固、更安全的汽车。
现时代的根本特征,是整个世界共同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问题,首先是消除战争、贫困和疾病问题。这个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如果各国能够通力合作,把科学、社会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各种学科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政策,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那么,世界还是有希望开辟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