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代价巨大,但与成就相比,央行仍有理由欢呼
央行近日首次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出台背景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行刚刚率先在海外成功上市,中行、工行也正好完成股份制改造。至此,人们对于全国性国有商业银行潜在风险的疑虑已经大大减少。央行也认定,“中国金融总体稳定,形成的风险已经得到有效处置”。故,此报告相当于对金融改革阶段性成就的总结。但这些成就来之不易,代价起码是2万亿元。
全国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础是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本充足率。首先由资产管理公司两次剥离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近1.3万亿元,然后由央行下属的汇金公司向建、中、工三家银行注资375亿美元。资产管理公司承接不良资产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央行再贷款,约1.2万亿元。汇金的钱则来自于外汇储备。换言之,手握巨资的央行主导了商行改革。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对部分风险券商的处置中。历史上,再贷款的偿还率低,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故央行宁可把部分再贷款给汇金,再让汇金以股本名义注资交行。与银监会分家之后,央行并末隐退到后台。它不满足于被动地充当提供再贷款的“钱柜”,反而以汇金的面目,进入了“资本家”的新角色。这其实也表明了央行对其它单位低效利用下拨资金的不满。由于对汇金公司一直存在争议,稳定报告绕开了相关话题。
目前,央行为金融稳定而支出的资金据称已超过2万亿元。今后,农行改革还需要进行注资与不良资产剥离。农信社则一向依赖于央行再贷款及专项票据的支持。待到金融改革全面落定的那一天,估计央行、汇金还得支付不少于1万亿元的资金。虽然央行可以印钞票,但这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加大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困难。所以,《稳定报告》称,不追求金融机构的“零倒闭”。显然,富者如央行,也希望减轻自己的负担,通过市场淘汰的方式来鞭策金融机构改进经营绩效。作为金融机构最大的资金提供者及前任监管者,央行在报告中也替它们呼吁,提出“要避免出现因监管过度使市场主体承担过高成本、抑制金融创新、阻碍金融效率提高的状况”。
四大行的问题解决之后,隐性财政赤字、农村及城市信用社问题便成为关系到我国金融稳定大局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下阶段改革的攻坚重点。央行报告承认,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债务等形成的隐性财政赤字可能向金融体系转移,影响金融稳定。由于四大行不受地方政府管理,通常不会成为地方上的“第二财政”,赤字转移的受力点主要在于农村及城市信用社。目前,我国有112家城市商业银行、681家城市信用社、32854家农村信用社、8家农村合作银行、7家农村商业银行,它们的数量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绝大多数,但改革情况最不明朗、最为繁杂。对此,央行报告并没有展开来详细说明,——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得配套进行财政体制改革。这已不属于央行的职责范围。事实上,金融问题往往不会是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集中反映。所以,《稳定报告》的第一部分叙述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余下的二、三、四、五等部分,叙述主体却成了中国或中国政府。——金融稳定显然无法单靠央行一家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