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水准的团队、境内基金和境外基金平行作战、具有长期投入的准备是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文/郭子德
2003年,国际创投整体投资环境黯淡,但外资创投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却不降反升,不但投资的项目数量大增,而且大手笔的投资项目也频频发生。中国创业投资这种一支独秀的状态是昙花一现,还是厚积薄发,现在可能还无法下定论。但可以肯定一点,如果没有持续海外资本的支持,外资创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必将有枯竭的一刻。
那么在中国依然存在外资进入种种障碍的情况下如何持续地引入海外资本,应该是值得业界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海外资本进入中国的主要障碍
外资创投在中国日趋活跃,持续、充足的资本供应无疑是其强大的保证。那么中国经济又有什么独特之处使得外资创投对其如此青睐,又有哪些因素在吸引着外资创投不断加大资本投入呢?我想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第二、民营企业寻找海外资本。第三、中国机会成本增加。现在有相当数量的海外资本已经投入了中国。但目前而言,海外资本进入中国还存在着一些障碍。从外资创投的角度,我认为主要障碍有三个方面:
第一、目前的投资模式并非最佳,法律制度存在障碍。中国现有的投资模式不是最好,效率较低,操作起来周期也较长。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种种制度限制也为外资的进入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如外汇的审批、外汇汇出的管制等。这些因素都使海外资本在进入中国之前会犹豫不决,不敢贸然进入。
第二、资本的附加增值效应不明显。现在境外资金退出主要是靠海外上市,但真正做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个劳民伤财的事情。很多企业老总的目光总是放在海外上市上,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这个事情,结果公司业务反而耽搁了,这是很不好的一个现象。因为资本的附加增值效应就降低了。
另外,国外一些资本市场对中国的关注也助长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念头,如澳大利亚,因为在澳大利亚上市的市场里面找不到太多关于中国的公司,所以他们很急于想通过项目打开中国的市场,所以就很欢迎中国的企业到澳大利亚去上市、融资。我认为这种模式过于短期,资金只作BIP0(before IPO)。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等等都不作了。这对提高资本的附加增值是没有帮助的。
第三、创投环境有待改善。创投环境的改善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中国的确存在着不利于创投发展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创投退出渠道的建设,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设立创业板,其他的退出方式也存在—定的操作困难。中国的公司法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这造成外资创投和国内合作的时候,运作模式比较复杂,而涉及到制定公司股权结构的问题时就更加烦琐。所以,很多外资投资人对这些问题心存疑虑,在决定投资前还是会长时间的观望,显然,这是不利于中国持续地引进外资的。
持续引进海外资本的关键因素
在中国对海外资本存在很大的需求,而同时又存在着海外资本进入的一些障碍的情况下,如何能持续地引进海外资本呢?按照我们的经验,应该主要有以下关键因素:
第一、中国要有具有国际水准的团队。除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强有力的团队就是保证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这样的团队才能吸引投资人的目光。我们认为团队建设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适合创业投资管理的模式,如果不能选择一个可以被接受的管理模式的话,就永远不能培养出一批很好的有国际水准的团队。
第二、境内基金和境外基金平行作战。境外跟境内基金平行作战的这种模式我们一直在用,在这个模式的操作过程当中,一个项目从审批到投资,这些方式彼此都可以互补。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配合,彼此之间会形成一定的默契,就会大大地提高合作的效率,也会得到外资投资人的认可。
第三、具有长期投入的准备。在中国的投资要有长期投入的准备,国外的投资人一般不会愿意接受只有短期投资收益的项目。所以不能说这个项目我们投了一年以后,马上上市就可以赚了钱,没有其他任何附加价值可言。快一点的退出,赚一点钱不外乎是鼓舞一下大家的士气,但是这个事业一定要长期去做,不做三五年是不会成功的。
(作者为新加坡大华创业投资管理私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裁。本期创投内容由《清科创业投资电子月刊》提供)
●2004外资创投关键词
主导——2004年,外资在投资资金总量上仍将遥遥领先于内资创投,从资金总量上主导着中国创投。
难度——接近半数的外资创投机构认为2004年的募资难度将会比去年更大,2004年以及之后的两三年均是一段考验的时期。
IT——外资创投机构2004年重点关注的行业仍然是广义的IT领域
扩张期和成熟期——外资机构对处于扩张期和成熟期的企业表示了更多的兴趣,与本土机构相比更为保守。
尽职调查——在风险控制方面,外资创投机构把加强投资前的尽职调查放在首次,其次是联合投资,再次是投资后的项目管理。
联合投资——2003年外资创投机构之间的联合投资趋势已很显著,但中外联合投资的趋势在2004年也许不明显,这方面的案例寥寥无几。
IPO and M&A——2004年大部分外资创投将选择IPO(或借壳上市)以及并购(M&A)的退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