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未来之星奖颁奖词 2004年度“未来之星”成长报告



2004年度“未来之星”成长报告 

★ 年平均增长率83.27% 

★ 最具成长性的行业:IT服务、环保、网络运营、能源、出版/传媒 

★ 上榜企业最多的三个地区:京、粤、川 

★ 制度领先、创新性不再是科技型企业专利 

★ “上市”仍然是“未来之星”关键词 

★ 创业团队高学历 

撰文/本刊调查研究部   胡  媛 

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至少掌握着一项核心技术,或者占据着最有成长潜力的行业,最近三年平均以超过80%的速度成长,伴随着不断扩张的市场占有率,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着未来将要面临的资金匮乏,梦想着可以在纳斯达克、香港或者国内上市。 

这就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未来之星—2004年度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现在的生存状态:满载着梦想,飞驰在成长的高速路上。 

21家上榜企业三年平均增长率83.27% 

虽然很多企业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有关财务数据的调查时都会提到“非典”对企业2003年营收的影响,但是最后荣登《中国企业家》杂志“未来之星2004年度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榜单的21家企业,从2001年至2003年的营收全部实现了连续增长,21家企业三年营收平均增长率达到83.27%,即使是在受“非典”影响最为严重的餐饮业,上榜企业之一上海美林阁餐饮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在2003年营收仍然实现了8%的增长。 

有4家上榜企业每年的成长速度超过100%,其中长势最快的企业是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年均增长率高达300%。2002年是上榜企业成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1家上榜企业平均增长率高达100.47%,有10家企业成长速度超过100%。2003年,上榜企业成长速度与2002年相比稍有下降,但依然达到71.60%。 

2003年是21家上榜企业总体营收规模增幅最大的一年。2001年21家上榜企业平均年营业收入为7759万元,其中年营收在亿元以上企业只有4家;2002年,上榜企业平均年营业收入增至9238万元,增幅为19.06%,其中年收入过亿的企业增至10家,而到2003年,21家上榜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激增至20271万元,比较2002年,增幅高达119.43%,除2家企业之外,19家企业年营收超过亿元,与2001相比,2003年上榜企业平均年营业收入规模扩大了近三倍(图一)。 

最具成长潜力的行业 

对本企业所在行业成长性的判断普遍乐观是本年度“未来之星”的最大特点。根据“未来之星”候选企业基本状况调查问卷回复的数据显现,有93.8%的候选企业认为,本企业所处的行业在未来五年之内发展空间将继续扩大,还有超过一半的候选企业有信心在未来五年之内跃居到本行业前三的位置。 

按照专家打分的结果,在所有“未来之星”候选企业中,最具成长性的五个行业分别是IT服务、环保、网络运营、能源以及出版/传媒,其成长性得分分别为5.667、5.645、5.642、5.5和5.48。来自这五个行业的上榜企业,2003年平均营业收入为13384万元,三年平均增长率为51.67%,都低于上榜企业平均水平,其中当当网上书店、光线传媒、北京绿创集团以及创联万网2003年的成长速度都不低于2002年,具备继续成长的空间。 

成长性不被专家看好的五个行业分别是日用化工、建材、小家电、机械制造以及食品饮料,其中日用化工行业的成长性得分仅为4.176分,排在行业成长性排名的最后一位。 

与前三届相比,本次“未来之星”在行业分布范围上有所扩大,21家企业共涉及15个行业,比去年增加4个。其中第一次有企业入选“未来之星”的行业包括:IT服务、酒店/餐饮、汽车及相关产品、建筑材料以及小家电。与往届相比,落选行业包括:生物制药、计算机及外设、日用化工以及农业。 

上榜企业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电子/通讯产品、软件/芯片以及网络产品,共有9家企业入选,占到总数的42.86%。 

制度领先、创新性不再是科技型企业专利 

虽然此次进入“未来之星”榜单的21家企业,绝大部分都属于科技型企业,但是综合专家对候选企业制度领先性以及企业创新性的打分情况,已经不再是科技型企业一统江湖的局面了,上海美林阁餐饮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光线传媒分别在这两项得分中,居于前五的位置。 

排在制度领先性一项得分前五位的企业依次是:当当网上书店(5.423)、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5.275)、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5.275)、深圳冠日通讯科技有限公司(5.269)以及上海美林阁餐饮经营管理有限公司(5.179)。而排在企业创新性得分前五位的企业依次是中星微电子(5.696)、当当网(5.673)、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622)、光线传媒(5.561)以及北京绿创环保集团(5.387)。 

作为惟一一家来自餐饮/服务行业的“未来之星”企业,成立于1996年的上海美林阁餐饮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在酒店连锁领域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同。而光线传媒用5年的时间,在中国高度垄断的电视传媒领域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其创新性同样得到专家的肯定。 

上榜企业最多的三个地区:京、粤、川 

在地域分布上,本届“未来之星”上榜企业范围基本上与往届持平,入选“未来之星”的21家企业共来自11个省、市、自治区,从整体上说,“未来之星”企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北京、广东和四川。这三个地区上榜“未来之星”的企业共有14家,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 

第一次有企业入选“未来之星”的省份是山西省,山西恒康乳业科技有限公司以232%的年平均增长率排在上榜企业的第二位。与往届相比,没有企业进入本次“未来之星”榜单的省份有湖北省、辽宁省、吉林省以及福建省。 

创业团队学历高 

根据本次上榜企业的统计数据,每家“未来之星”企业的平均员工人数大约在430人左右,但是上榜企业的员工人数视其所处行业变化幅度较大,从人数最多的美林阁约4000人到最少的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12人,相差近36倍、3000多人。 

另外一个浮动较大的数据是领导人的年龄构成。21位“未来之星”企业领导人的平均年龄为45岁,但年龄最大与最小的企业领导人之间极差为26岁,整整相差了一代人。最年轻的三位上榜企业领导人分别是成都吉锐触摸电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涛、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严望佳以及济南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旭宁,今年都只有35岁。领导人的男女比例同样是一个差距较大的数据,在21位企业领导人中,只有两位是女性:严望佳以及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 

与员工数量、领导人年龄以及男女比例上的差异相反,“未来之星”上榜企业几乎都拥有一位拥有高学历的创始人或领导者。在入选“未来之星”的21位企业领导人中,拥有博士学位的领导人占到四分之一,其中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长姜鹏明持有两个工学博士学位。而拥有硕士学位的领导人占到总人数的42.86%,本科以及本科以下学历只占所有企业领导人的三分之一。在所有上榜企业负责人中,拥有MBA或者EMBA学历的领导人占到总数的28.57%(图二)。 

“上市”仍是“未来之星”关键词 

产品针对特定的用户群,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仍然是本届“未来之星”上榜企业最主要的竞争优势。与上届“未来之星”候选企业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回答相似,企业后续资金不足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依然是所有正在成长中的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选率分别为27.3%和39.4%。在考虑支撑企业未来成长的资金来源时,银行贷款似乎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非常规渠道,8家企业中只有一家会选择从银行贷款,中选率仅为12.5%。 

如何进入市场、占领市场已经成为成长型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有将近一半的“未来之星”候选企业在回答“目前中小企业最缺乏的社会资源和服务”这个问题时,将目光聚焦在“中间商和分销渠道”上,比较去年22.9%的中选率,提高22个百分点。而去年中选率最高的“管理咨询机构”今年的中选率为19.4%,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图三)。 

今年跃居“目前中小企业最需要的社会中介组织和服务”的前三个项目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贷款担保以及证券融资服务,中选率分别为50%、50%和45.5%。对照去年排在一至三位的人力资源的推荐和挖掘、证券融资服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三个项目,中小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发现、挖掘阶段进入培训阶段。 

“上市”仍然是本届“未来之星”候选企业的关键词。仍然有超过五成的企业将上市融资作为企业进行战略扩张的主要途径。而在所有“未来之星”候选企业中,正在筹备上市的企业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有30%的企业期待着能够在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 

★调查说明 

为甄选出21家“未来之星—2004年度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中国企业家》杂志参考了国家发改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中小企业名单,共搜索了约9000家中小企业的资料,依据本年度“未来之星”五项入选条件(成立时间、营收规模、增长率水平、上市时间以及股东构成),从中筛选出100家候选企业,并向它们发出包括近三年财务数据在内的《企业基本状况调查问卷》。此外,90位来自管理咨询、证券、投资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候选企业所在省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以问卷形式,根据21星评选的五项指标(企业领先性、制度领先性、行业领先性、企业创新性、企业成长性),为这100家候选企业给出了评分。 

截至2004年3月19日,本刊共收到46家企业的问卷回复。根据回复问卷企业所填报的2001年至2003年营业收入情况(部分未填报问卷的企业数据由本刊调研部通过其他多种渠道搜集获得),我们计算出候选企业2001年至2003年的营收平均增长率。 

截至2004年3月19日,共收到91份专家评审问卷回复,经过数据处理,得到候选企业五项指标综合得分以及专家中选率两个数据,对这两个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候选企业的专家评选得分。 

“未来之星—2004年度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的最终排名,是由“候选企业平均增长率”和“专家评选得分”经过加权处理得出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求所有上榜企业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的营业收入都必须是“连续增长”,部分企业如深圳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恒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即是由于三年营收出现波动而未能入选;部分未入选企业的落榜原因,是由于我们最终也无法获得企业的有关财务数据。 

★评委构成说明 

在所有参加评选的专家评委中,学者、教授比例为16.5%;管理咨询、证券、投资领域的专家评委比例为41.8%;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评委的比例为41.8%。在所有企业评委中,公司总裁或董事长占到76.3%的,部门经理的比例为23.7%。在政府部门专家评委中,来自各地政府中小企业负责部门的专家评委占到55.3%;来自开发区管委会的专家评委比例为18.4%,其他政府部门的专家评委比例为26.3%。 

★入选条件说明 

一、到2004年为止,公司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 

二、公司2003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5亿元人民币之间; 

三、公司营业收入在2001年-2003年间连续增长; 

四、上市时间不超过一年; 

五、企业应是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注册成立之公司。 

★评委指标说明(每个指标满分为“7”分) 

 年度未来之星奖颁奖词 2004年度“未来之星”成长报告

1、企业领先性:指该企业目前在同行业企业中的地位 

2、制度领先性:指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资本运作方式的基本特色 

3、行业领先性:指该企业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4、企业创新性:指该企业在技术、市场、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 

5、成长性:指该企业在技术、市场方面的潜力以及成为行业领袖的潜在可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1852.html

更多阅读

07-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感动一生的情怀,执著一生的信念,成就一生的辉煌,炮烙一生的记忆。谨以此献给所有默默耕耘、磨砺心智、一生坚守的朋友。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莫言 诺贝尔奖颁奖词

香港《苹果日报》记者译文学奖授奖词全文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名人海中突出。莫言用荒诞和讥讽攻击历史的谬误、贫乏及政治的虚伪。他用戏弄和不加

《感动中国》2002-2011年度十大人物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颁奖词

感动中国—2002年度十大人物及颁奖词1、郑培民: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颁奖词】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

转载 诺奖颁奖词是对莫言作品最好的评价 莫言诺奖颁奖词

【转载】诺奖颁奖词是对莫言作品最好的评价莫言是个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他有技巧地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

声明:《年度未来之星奖颁奖词 2004年度“未来之星”成长报告》为网友蓝色的海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