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的游戏及遭遇,是其美国前辈的翻版
先不说德隆。先让我们看一下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商界。那是美国战后工业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掀起了该世纪第三次兼并浪潮,随之崛起了以ITT为首的多元化集团。可以说,这些集团是被热情的投资者、占上风的商学院理论(认为“恰当的管理艺术可以横跨多个产业搞定一切”)、以及企业家个人的野心等等驱动产生的。然而从70年代到80年代,这些多元化集团日渐式微。《大交易》的作者布鲁斯·瓦瑟斯坦分析,有一些关键因素决定了巨头们瓦解的速度和规模:1、金融。许多企业集团在六七十年代无节制地进行购买,形成了巨大的债务负担,80年代利率的提高使得这种负担难以承受。2、市场原则的转变。企业集团的内在价值成了关注的中心,分析家开始用分解的方法研究公司,以确定它的破产价值,杠杆收购就此出场—这是后话。3、环境日趋复杂。早期的企业集团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例如兼并能带来收益的持久增长,环境日财务管理方法可以解决一切难题以及存在一个称职的分析和投资管理阶层等。但是假设并没完全成真。而分析家关心的重点从兼并带来的每股收益增长转移到核心行业的经营业绩上来。4、“保镖”的消失。企业集团的第一代领导人退休,集团失去了最坚强的护卫者。
除了最后一条没在德隆出现,前面三条大致吻合德隆的困因(中国的银行利率虽然还没提高,但是银行由于啤酒花事件及市场化压力等加强了监管压力是事实),目前为止,媒体上、网络上针对德隆的种种有价值的评论,基本上也在这个范畴里。结合老摩根的产业整合故事,德隆的整个游戏、如今的遭遇其实并不是最出人意料的,历史总是一再重演。
几乎所有和德隆接触过、和唐氏兄弟交流过的学者、咨询专家都被他们宏大的商业抱负、横跨产业和资本两界的视野、利落精到的整合手法所震动。不过三年前唐万新深谈过的某些咨询人士在表达了佩服之余也曾预言过:唐万新很可能成为一个“悲剧英雄”。大意是,唐氏兄弟的理想及战略设想固然壮观,但很可能因现实的产业环境和金融环境折戟。
游戏就到此为止吗?可见的资产出售、重组会使德隆重焕魅力还是沦为平庸?“保镖”还未隐退,德隆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