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比较时,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印度的商业史没有中断过:在殖民地时期,印度的私人企业就开始出现
印度公布2003-2004财年第三季度(相当于中国2003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达到10.4%,超过中国,成为亚洲之冠。印度官员对整个财年的经济增长也很乐观,认为至少可以达到8%以上。对印度来说,这种大好局面是其独立56年以来所没有过的。印度去年经济增长迅猛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因为是2003年它的雨水非常充足,所以第四季度印度农业增长率近16.9%。尽管农业在其GDP中的比重目前只有26%,但是因为印度农业人口的比重占全国总人口67%左右,收成好使得农民的购买力相应提高,所以“气候”对于印度GDP的实际贡献不可低估。
有人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的是跨国公司,而印度更多依靠的是本土(民族)企业,这是有一定道理的。2002-2003年度,印度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是46亿美元,而中国2002年吸收外资的数字是530亿美元(世界第一),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由此衍生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不及印度的私人企业。这也是当前人们衡量印度经济与中国经济增长优劣的主要出发点。但是,做这种比较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印度的商业史没有中断过:在殖民地时期,印度的私人企业就开始出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形成了一批带有垄断性质的私人大企业,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虽然,印度在独立之后,也奉行以公营企业(相当于中国的国有企业)主导经济的政策,但是并没有采取过像中国曾经实施的完全“扼杀”的办法,所以私人企业还是在一定范围内生存和发展下来了。
印度针对外商直接投资比例过低的“软肋”,在2000年实施了一项“自动批准程序”的政策:在绝大部分行业(甚至包括机场、电信、炼油等敏感行业),外商只需在30天之内向印度储备银行(印度的中央银行)备案,就可以投资(当然在股比上有一定限制),而30天以后就可以发行股票,而无须政府审批。所以,从长远看,印度吸引外资的潜力不小。
但是有两大因素影响印度市场化经济发达程度,一是印度的土地改革远远谈不上成功,二是印度宗族制度造成社会阶层极其分化和不平等,社会风俗方面的陈旧因素对生产力的阻碍不可低估。
与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一样,印度的公营企业也面临着“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的通病。所以拉奥上台后,推行的一个重要改革举措就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即所谓的“撤资”。但是和中国的情况不同,印度国有企业“撤资”步伐相当缓慢。原因在于,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复杂的民主政治提高了政府决策执行的成本。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印度追求的是尽可能地透明和公正,比如说专家学者以及媒体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在对一家公司的评估上是否会出现侵占国家财产的问题。还有,印度的工会力量非常强大,印度的工人也担心企业卖给私人后,会损失很多既有的权益,所以印度工会对“撤资”往往持激烈反对的态度,反对的结果是“闹到”法院,而法院在印度是独立于政府的,所以结果很难说必然倾向于谁:有时一起“撤资”案要反复数年才有定论。从数字上可以看到,2001年印度计划撤资1200亿卢比,结果只完成了600亿左右。
据印度《金融时报》3月9日报道,印度政府近期在股票市场上成功地公开出售了包括印度石油公司、印度天然气总公司等6家国营公司的部分股票,执政的人民党称其为“增加了股市上国营公司股票价值,是股票市场划时代的事件”。报道称,此次公开出售国有股将使政府获得至少1310亿卢比(约3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完成了本财政年度“撤资”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