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下半年调任《中国企业家》主编到现在,我在“卷首语”这个栏目与广大读者有过近百次约会了。2000年我不再兼任杂志主编以后,几次想把这个栏目交给继任主编,交给编辑部,但均遭谢绝。
于是,一次次起念,一次次作罢,直到今天,直到我确信这样做肯定不会给《中国企业家》带来损失,甚至是事业转型之必需,本人角色转型之必需时,这才痛下决心,且不再征求意见,便直接在这里把我的决定告诉大家:从下期杂志起,本人将从“卷首语”上消失,而代之以更清秀的面孔、更新锐的文笔了……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业务出身的领导者,不管他的业务能力有多强,如果创业若干年后他在专业领域的动手能力上仍然是自己的团队中最出色的,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因为好的领导者是靠判断力、靠制订和管理标准吃饭的,有什么样的判断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值得庆幸的是,按照我们制订的标准,杂志社已经培养和凝聚了一批业务高手,这些高手在动手能力和术的层面已经远远高于制订标准的人,就象场上运动员的水平已经远远高于裁判员甚至教练员的水平一样。而这,恰恰是最能让我们感到自豪的。
我还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你。《中国企业家》在围着什么转?“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这件事有多大?无限大。
我不再写“卷首语”,是因为《中国企业家》上的好文章已多得“乱花渐欲迷人眼”,不需要我再在这里用一纸小文支撑门面,是因为已经有人能够把“卷首语”写得比我更好,不会给广大读者留下什么遗憾;我不再写“卷首语”,不但不会让我们的老朋友、新朋友们产生那种“触摸不到《中国企业家》的灵魂”的担心,相反,我们会通过更大的努力,更好的服务,让这个“灵魂”无处不在地体现出来,从而使中国企业家这个阶层的生意更加健康兴旺,生活更加丰润美好。
其实,我特别知道很多朋友在给我很多鼓励和褒奖之余经常有意无意流露出的一种感慨:可惜,东华只是个文人,太理想主义了……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我想和我们的团队、和所有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成长的朋友们作一个关于秋天的约定:我们不但要做善于在春天播种理想的文人,而且一定会做在秋天里善于收获的农民。因为秋天里有了好的收成,第二年的春天就可以播种更多、更大的理想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