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曾经失利的行业,跨国公司像凶猛的鳄鱼,正卷土重来
20多年来,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发展。一方面,通过代理,贴牌生产,合资企业等方式,与跨国公司合作,学习其技术和管理经验; 另一方面,随着自身实力的加强,又与跨国公司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总体上说,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尝试阶段和中国企业的赶超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一个接一个的行业对外资开放,跨国公司利用其资金,管理,技术等优势,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淘汰了大批中国企业。在有些行业,如办公设备,精密仪器,医药等,这种垄断地位一直维持到今天。但在家电、电脑、通信设备等行业,一部分优秀的中国企业充分发挥自己本土化的优势和快速学习能力,迅速追赶,重新占据了主导的市场份额。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脑市场对外开放,康柏,惠普,IBM等跨国公司迅速占据了中国50%的市场,导致了大批本土电脑公司的破产。1995年时Economist等国外媒体都预测强大的跨国公司到2000年将会占据中国80%以上的市场。然而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牢牢抓住本土客户的需求,努力提高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联想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近30%。而跨国公司整体的市场份额则降到了20%左右。
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国进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面竞争和拉锯战的阶段。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发生了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一方面本土企业随着实力的提升,向手机,日化,管理软件等行业发起了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逐步适应中国的环境,并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在不少领域卷土重来并逐渐重新取得市场优势,使本土企业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
为什么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竞争会如此演变?在第一阶段,为什么本土企业可以在有的行业兴起,但在其他的行业却不行?面对跨国公司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咄咄逼人、长驱直入的气势,本土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才能真正巩固并发展在中国市场的优势,为进一步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