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摩根大通 在“长城上赛跑”



这家“精英银行”将如何实现重返投资银行的梦想?“全能银行”如何在中国扎根? 

文/本刊记者  丁  伟 

基辛格来了,李光耀来了,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来了,90多岁的洛克菲勒也来了……中国会馆里烛光摇曳,名流云集,一场全球商界巨头及政界领袖的精英聚会。2004年6月17至18日,已有40年传统的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国际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摩根大通董事长兼CEO威廉·哈里森很兴奋,来自17个国家的28名代表纵谈天下大事,当然是与摩根大通全球业务相关的问题,中国则是其焦点之一。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金融集团,摩根大通加快了“在长城上赛跑”的进展。尽管与哈啤并购案擦肩而过,但成功承销钢铁企业中国东方的上市项目,更出人意料的中标深圳能源集团整体上市的承销项目;如果有一天摩根大通银行的信用卡出现在中国,你千万不要惊讶—哈里森会告诉你,那家华尔街历史最悠久的全能银行回来了。摩根大通不仅要重返上世纪失去的投资银行市场,更重要的是,摩根大通还将其最新的全球战略调整带到中国。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摩根大通 在“长城上赛跑”

由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创立的摩根大通注定在有着很长渊源的中国写下新的篇章。1973年,当时的大通银行董事会主席大卫·洛克菲勒带领第一支美国商业代表团来到中国,经过两个10年的金融服务,中国已经成为摩根大通“最合适的市场”:过去两年在兼并收购、股票及债券发行、资产管理、QFII、研究等领域都有明显的加强;在中国4家分行的外汇及人民币业务也大量投资;对中国企业的研究范围已扩展至A股,6月起数名资深分析师派驻上海;人力资源上也有很大扩充,从雷曼兄弟中国投资银行部挖来刘小俞任摩根大通中国副主席…… 

重返投资银行 

深能源的承销项目对于摩根大通来说太重要了。在2004年以前,摩根不像有些投资银行“在IPO上非常进取”。2002年,他们希望借中兴通讯的“AtoH”的承销重返投行业务的努力失败之后,IPO项目尚屈指可数的摩根大通在中国仍待突破。 

哈啤收购案是他们痛失的另一次机会—与今年5、6月间引人瞩目的哈啤收购战擦肩而过,摩根大通错过了一次经典并购案。2003年6月,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 Miller以6.76亿港元收购哈尔滨啤酒29.6%股份并成为第一大股东,摩根大通担任财务顾问。之后AB以10.8亿港元收购哈啤29.07%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与SAB展开了收购争夺战,最终SAB退出竞争,但并不是输家,一进一出获利超过10亿元人民币。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小加说,“此事已经告一段落,SAB一直是摩根大通的重要客户,但这一收购上我们没有直接做顾问。”而哈啤并购案正是令投资银行家们不愿错过的投资银行业务。 

然而,他们的努力终于在深能源项目上获得了回报。下半年将在香港发行H股、计划筹资39亿港元的深圳能源集团整体上市项目,摩根大通从8家投行中脱颖而出,成为承销商。李小加说:“摩根大通最适合这个项目。” 

从国企海外上市的承销业绩来看,摩根大通的胜算并不是最大,但其全面业务的优势占了上风。李小加说:“我们非常高兴有机会帮助深圳市政府、深圳国有资产公司进行深能源的海外重组、上市,这个项目正在进行之中。”今年摩根大通的IPO项目还有唐山国丰(钢铁)。 

身兼中国银监会国际顾问的摩根大通国际总裁安浩德不认为摩根大通做投资银行是“从零开始”,“我们的每一个分支机构都有非常强大的自身历史和实力,我们不是昨天不知道是谁,今天就变成这样子了。”这家美国传奇的金融机构几经分合,今天的很多银行都是其前身—JP摩根(即摩根大通前身)的后代,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不允许混业经营的产物—摩根斯坦利实际上是JP摩根的孙子辈公司,李小加说,“国内俗称大摩,那我们应该叫老摩了。” 

在那之后的长达半个世纪里,只保留商业银行业务的JP摩根从未放弃重返投资银行的梦想。由于IPO的主承销业务排斥新面孔,起初JP摩根得到的大项目非常有限,还被从40年代起就合作的福特汽车嘲笑不已,其一位高级经理质问摩根大通:“如果你们想涉足广告业,难道我们也必须把广告业务交给你们吗?”1997年赢了高盛而主承销福特剥离赫兹公司5亿美元的IPO,成为JP摩根的转折点,福特也从一个单纯的借贷客户转变为在众多业务领域把JP摩根视为“第一选择”的客户。 

摩根大通的投行业务在中国也不陌生,早在1909年,JP摩根就担任湖广铁路债券的承销商;1982年,大通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成为中国航空业的主要融资行以及电力、石化行业出口信贷交易的主要安排人。90年代以来,摩根大通在金融机构、政府债券、电力、石油、电信、运输物流等行业扩大其中国业务。如今,深能源项目成为摩根大通标志性的突破,不过,这是否就是一个“好的资本故事”,还要等到深能源成功上市之后。 

“摩根意味着更多” 

“摩根意味着更多”—1998年摩根大通曾在《华尔街日报》等刊登这个广告。李小加说,“我们有个名称叫‘银行家的银行’。投资银行的每个领域都会有强者弱者,都有动态的变化,对我们来说一个长期的成功模式一定是各个业务共同发展的。” 

摩根大通在美国是全方位的零售、消费和批发银行,在海外则以批发银行及顾问业务为主,进而拓展投行业务。去年威廉·哈里森也对本刊记者称,与花旗、汇丰不同,“我们的优势在机构投资,而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摩根大通占统治地位,其他银行占不到我们业务的一半。”在1996年初的报告中,时任JP摩根CEO的道格拉斯·华纳写道:“我们在过去10年所进行的投资现已见到了成效,我们最重要的战略性任务——转变为一家集全球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商人银行业务于一身的公司——已经基本完成。” 

与中国资本市场实施严格的分业经营不同,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正式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而迎来了华尔街新的混业经营时代。而自2000年JP摩根与大通合并成美国第二大银行以来,摩根大通“与华尔街格格不入的传统”已经变得很多了。很早就以全方位的业务在中国扎根的摩根大通,随后就作为第一批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重新杀回了中国市场,上任后第二年,2001年哈里森就出现在中国—摩根富林明与华安基金合资的签约仪式上。2004年6月,摩根富林明又与上海国投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中国优势基金”不久也将推出。 

不断扩充的新的金融工具将更加发挥摩根大通在资本融资、财务顾问、基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摩根大通已获得在华经营外汇和人民币业务的牌照,它还拥有合资基金、衍生工具、二级市场交易等资本利器。安浩德向本刊记者证实,摩根大通在中国开展汽车金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其Dealer Track是美国第三大的汽车融资机构,前两名分别是通用、福特。 

2004年初以580亿美元收购第一银行,将再次赋予摩根大通新的气息。哈里森在北京透露,该宗并购案已获批准,将从7月1日起正式运作。新合并的公司仍沿用摩根大通的名字,将在批发、投行以及零售银行业务之间取得平衡,三分之一的税前利润将来自零售,39%来自投行。尽管威廉·哈里森说“我们并无意成为一间全球消费银行”,但摩根大通势必将在全球零售及信用卡方面与花旗一争上下。 

当然这样的变化尚未反映到中国,严谨而低调的摩根大通排斥“明星制”,倡导团队精神,摩根大通的高管们不愿意讲述他们的个人故事,但其中国团队却不容小觑:安浩德曾任国际结算银行总经理,中国投行部营运总裁霍康来自中金;李小加之前任美林中国总裁,牵头过多项重大交易,包括10亿美元的国债全球发售、中海油14亿美元的IPO(中移动72亿美元股本及其相关融资)等。美林中国主席刘二飞曾对本刊记者说李小加离开对他是巨大的损失,李小加则说他离开刘也是他的损失,至于在美林9年嘛,“有着非常美好的记忆……” 

摩根大通对像花旗、汇丰那样参股中国的商业银行并不很感兴趣。李小加说,“我们更希望利用在美国零售银行的经验和全球投资银行的经验,协助中国的银行改革,同时找到自己的商业机会。”摩根大通副董事长郭礼德说,“我们必须有选择性地参与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发开放中—我们首先是把中资银行作为顾客来考虑的,而不是我们的战略投资对象。对我们来说,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远远超过世界上其它市场,中国市场对我们而言,要远大于对其它同行的价值。” 

郭礼德是在2002年上海“摩根大通之周”说这番话的,当时摩根大通连续一周举办了证券论坛、信贷汇率和私人银行会议、房地产研讨会等,邀请了世界270多位银行专家参加,向他们推介中国。全球的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有着前所未有的兴趣,李小加说:“所有人都认为,不管其它地方的交易所发生了什么情况,中国都是非去不可的。”不同的是,摩根大通一直在这儿。 

访谈 ◆ 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小加 

哈啤收购、宏观调控及“石油工人” 

《中国企业家》:哈啤收购将带来什么样的并购趋势? 

李小加: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西方非常普遍的收购形式在哈啤身上得到了广泛地使用,我想这是大势所趋,随着中国经济本身的开放,很多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股票交易将成为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这样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同时也说明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各个大的消费公司重点发展的市场,它们采取兼并收购或占有上市公司股权的方式进入。 

《中国企业家》:这一轮的宏观调控将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吗? 

李小加:保持可持续的增长对中国经济长期有利,中国的资本市场仍然处于发展中的比较初期的阶段,融资大部分在银行而不是股市,但我认为这次宏观调控对资本市场整体的发展和前景不应该有很大的影响。要说区域性的影响,1998年并不是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然后放缓以后造成的资本市场危机,更重要的是当时大规模的国际资本输入以及资本市场的扩张。而且,与1994年相比,10年过去以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私营经济所占比例非常小,所以国家任何的调控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远远大于今天。 

《中国企业家》:你曾经做过海洋石油工人,后来做中海油上市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摩根大通担任北京地铁4号、5号线融资顾问,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你会有不一样的心情吗? 

李小加:在这个行业里做过,当然会(对中海油)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对于我的第一个雇主有所帮助,除了工作本身的性质以外,还会有一种成就感。其它倒没有大的影响了,我那会儿知道的石油工人的那点东西对我的专业不可能有大的帮助。至于奥运项目,我本身是北京生人,很自豪这么有历史里程碑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国土上,如果能在这中间做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又联系在一起,当然非常庆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1974.html

更多阅读

急于证明实力不比苏联逊色美国曾想在月球上搞核爆 前苏联核爆炸

1958年那次高空核试验所造成了瑰丽景色则启发了美国空军:如果在月球上也出现这么明亮的闪光,并让半个地球的人们都看到它,那么美国雄厚的军事科技实力一定可得到充分展现……  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极佳地展示了美国的综合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在北大的演讲 克林顿在北大演讲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在北大的演讲【引用】2011-11-22 00:07:29|分类: [演讲精粹]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转载自通灵子《〔转引〕北大精彩演讲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在北大的演讲》陈校长,任书记,迟副校长,韦副部长:谢谢你

关于福尔摩斯的十大误解 重大误解

我们都听说过夏洛克·福尔摩斯,在世界上大多数人眼中他是有史以来最厉害的小说版侦探。他深受欢迎,甚至有一整个协会都致力于夏洛克福尔摩斯粉丝小说的创作,有时候还假装他真实存在,称之为贝克街小分队。如此流行的人物,人们有所误解也在

声明:《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摩根大通 在“长城上赛跑”》为网友閑訫冩意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