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系危机处置 汇源处置“德隆遗产”



走出德隆阴影的汇源正努力重新找回自己 

2003年8月汇源与德隆脱离不久,《中国企业家》撰文《汇源:后德隆时代难题》即指出“汇源面临对德隆时代扩张战略的调整”,“德隆时代为汇源留下了沉重的财务负担。” 后来证实,一脱离德隆,汇源延续两年的疯狂扩张战略即迅速转入收缩。尽管对外称,“汇源一切照常进行,根本不存在任何调整”,但2003年年中(2003年5月份与德隆分手)汇源停止了一切新的圈点布局项目,全面收缩并开始深刻反省其故往的销售策略。 

据《中国企业家》粗略估计,从2001年初到2002年底汇源集团在扩张方面长期投资总额约40亿左右。这些项目大部分已完成一期、二期投资,正面临后续投资。尽管朱新礼否认汇源面临“财务压力”,但2004年初从汇源内部即传出“汇源有意借壳上市”的消息。看起来汇源方面似乎无意等待漫长的IPO过程,希望以“借壳”方式迅速杀入资本市场,以缓解目前的财务重负。 

据说上市可能在明年完成。此前的财务压力,也在催促汇源寻找新的投资人。“德隆时代”持续“大手笔扩张”,使汇源已基本达成整体产业布局。在与下一个投资人谈判时,早已不复是当年的汇源,其具备了令投资人垂涎的诸多要素,这远远加大了朱新礼的筹码。 

德隆留给汇源的“遗产”不止于此,德隆曾控股汇源的历史给了朱新礼一种明确的启发,那就是不要将控股权轻易出让。2001年3月为了获得德隆投资,朱不惜出让51%股权,将汇源的控制权一举交予德隆。但在随后两年的合作中,朱始终牢牢控制着汇源的发展,令德隆颇为无奈。两年之后经朱新礼安排,由汇源控股55%的湖北威陵最终接手德隆持有的51%股权。终于重新拥有了汇源的控制权,朱新礼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据朱新礼透露,目前汇源的股东结构包括个人(朱新礼家族)、地方政府以及外资。新的引进投资人计划将在此基础上进行,而新投资者控股的可能性应该不复存在。 

除此之外,“德隆时代”造就了汇源强大的OEM能力,而现在不甘于此的朱新礼正催促汇源向更具市场影响力和赢利能力的品牌商转型。 

此前除“汇源果汁”外,汇源几乎没有其他有影响力品牌出现。90年代末期盛行的汇源果汁到现在市场份额正大幅萎缩,据业内估计,来自OEM的收入近几年来成为汇源营收的主体。和君创业分析师程绍珊认为,“饮料就像时装,只有不断推出新的品牌,才可能成为领导厂商,并获取高额品牌利润。”而这恰恰是这个老牌厂商最大的难题。  

2004年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汇源集团推出的“他+她”功能型饮料,据说在央视打出广告的第一周就创下了近3亿元的订单,估计今年有望突破单一品牌超越10亿销售的门槛,在汇源过去11年历史上,这是一个单品的奇迹。 

但是严格说来“他+她”并非汇源的原创,据他+她饮品有限公司总裁周子琰对外透露,“他+她”饮料由“他+她饮品有限公司”创意,早期汇源仅只是“他+她”的OEM厂商,基于对其市场潜力的准确判断,朱新礼控股收购了“他+她饮品有限公司”。 

在饮料界,乐百氏长于品牌创意,而娃哈哈赢在跟进。强大的营销优势使娃哈哈始终能从跟进策略中获利。相比之下,这两项却都非汇源所长。尽管在2004年汇源能和娃哈哈、乐百氏三分天下,甚至居于前列,但对于汇源来说,这多少有点“意外”。 

下一步,在饮品的推陈出新、品牌创意、概念谛造方面,汇源能否补足这一短板,并延续2004年的“意外”,朱新礼面临挑战。 

收购的“他+她饮品有限公司”能否在未来担当汇源的创意中心,或者汇源内部能否产生高水准的创意团队?求变中,汇源不可避免要重新架构其旧有的人事、管理、职能等结构,朱新礼如何化解这中间的多重震荡?不久前,汇源即传出汇源原负责投资的副总纪文、原PET总经理房东生和原乳业总经理张剑秋相继离职的消息。 

(周一) 

质疑“华融托管德隆”的正当性 

市场化依法重组德隆应该是各界的共识,可是,华融托管德隆有法可依吗? 

8月26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屯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资产托管协议》。8月29日,德隆旗下的金新信托,9月4日,德恒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恒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汉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四家证券公司,也被宣布列入托管。于是,对德隆献计献策的各方顿时安静许多,仿佛德隆系的解决方案已然尘埃落定,但果真如此吗? 

依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据此成立的华融公司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章程》规定,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收购、管理、经营、处置、回收中国工商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最大限度减少资产损失。也就是说,华融受托管理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这三公司中尚未剥离的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并无法律上的根据。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工商银行有对三公司的债权,华融公司也仅限于收购工商银行的那部分债权,而无权托管三个公司。 

对德隆系的非银行金融企业,银监会或者证监会依法有权行使监管权,但除非金融机构被撤销,进入清算程序,可以依法进行清算中的托管外,并没有依据将德隆系的非银行金融企业托管华融。同时,华融也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受托管理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权。 

华融是一个企业法人,不是行政机关,亦非司法机关,其签订的托管协议充其量只是一份普通的民商事合同,是一个纯粹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和商事行为,依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托管不会使德隆的债权人的债权受到影响。也就是说,托管不是一种法定的民事诉讼程序,它没有中止任何针对德隆的诉讼行为、民事强制执行行为或财产保全行为的法律效力,托管本身不能使债权人获得应有的法律保护。 

既然托管不能给华融带来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也不能令其他债权人获得平等知情权以及公平受偿权,那么托管能给债权人带来什么?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其他各种原因而来不及或没有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债权人的债权如何实现,权利如何得到保障? 

另一层面,德隆系内的金融企业托管中,华融托管小组和证监会发布通知或者公告(如果媒体披露的信息属实),称托管经营期间,证券经纪业务正常进行,除客户证券交易结算金外的所有债务支付暂停进行,由托管组负责对三证券公司的所有债务重新登记、确认,其依据何在? 

如果说对金融企业的托管不同于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托管,是一种金融企业的特殊托管的话,它仍然不能产生中止债务执行的效力。能够产生这种效力的托管在我国法律的框架下,只能是清算托管,依据的是《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关于清算托管的规定,但该条例只适用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金融机构,而非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据说华融托管德隆的目的就是要先兑付一部分个人资金,避免造成恐慌局面。的确,德隆系的资金中一大部分来自于信托、证券公司等对委托理财、客户保证金的挪用。其中,这些客户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可是,依照这种逻辑,非国有企业的机构投资者,其股东中同样有很多是个人,也应当得到优先受偿,否则岂不是有遗漏和差别对待之嫌? 

其实,无论按照什么规定,按债权人类别而不是按债权类别来清偿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更何况,那些委托理财的所谓“个人投资者”中有不少是为了规避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而通过购买个人身份证进行投资的机构。一概优先保护个人投资者,只会在追求形式公平的同时造成新的不公平。 

既然是德隆系内部违规、违法操作带来了今天严重的后果,那么继续用不合法甚至违法的手段去矫正违法行为,又将给市场监管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如此,又如何能用德隆的这一惨痛教训警戒其他违法违规操作者? 

显然,目前的托管更多的是在“延缓”德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防止其进入破产程序之后,普通个人债权人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但实际上,如果现在尽早进行破产程序,就意味着能够中止各种针对德隆的诉讼行为,财产强制执行行为,各种财产保全行为,使所有的债权人有公平的机会接受债务清偿,大多数债权人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 

破产不等于清算,破产并不必然带来企业的清盘。其实,在司法监督下,在德隆资产具备透明性,债权人的知情权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德隆问题完全有可能得到债权人的理性对待,并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重整,实现德隆债务问题公平、公正的解决。 

破产重整乃目前解决德隆问题的最优选择,并不证明破产重整和托管相冲突。托管反映了债权人已经对德隆高管的诚信、勤勉和公允失去信心,华融受托则说明了其被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它必须采取有力、合法的措施督促德隆公平偿债才不会让广大的债权人失望。 

华融作为受托人,可以也应当启动破产程序,在法院的主持之下,在保障债权人信息知悉权和公平受偿机会的基础上,开始重整程序,使债权人更多的债权得以公平的实现。 

(作者费国平为隆安(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 

香港有多“香”? 

香港应更积极地成为内地企业与国际市场的中转站 

虽然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七年多,但是内地企业要投资香港,还是要按照投资海外来审批,期间手续甚至比起直接投资海外国家还要多一道。9月初,商务部和港澳办联合颁布内地企业来港投资指引,把投资审核权下放到省级商务部门,一经受理,将大大简化审批程序至约十五个工作天。 

虽然从来没有官方承认,这个内地企业投资香港的便利化措施叫做“自由行”,但是因为去年开发内地数个城市到香港“个人自由行”非常有效,因此商界觉得这样表达更加生动贴切。 

但是“企业自由行”与个人游的简单消费行为有明显的不同,因前者是复杂的投资决定,会有较长远的策略规划,故指望内地企业短期内一窝蜂赴港发展是不现实的,期望“自由行”对本地的就业和楼市产生明显的短期利好亦是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尤其在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和资本外流总体受限的情况下,内企自由行仍带明显的试验性质。 

不过最令大家觉得有趣的消息是,竟然有一家原准备于今年底来港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表示因为“企业自由行”而改变发展战略! 

本来计划集资一亿港元的这家公司,称将上市计划暂时搁置,改以来香港投资的方式,并已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估计很快获得批准。但事实上,象这家公司如此看好“内企自由行”的政策,在众多企业之中是比例相当之小的。 

香港只有600多万人口,市场规模有限,因此,预料最初阶段来港投资的内地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目标是国际市场,来香港是利用香港的金融服务中心地位以建立内地与国际市场联系。 

 德隆系危机处置 汇源处置“德隆遗产”

虽然有了便利政策,但是行政方式是有惯性的,而且在最初阶段,可以肯定的是,在政策执行上还是会比较严,内地会采逐步审批的方式,设立一套准则,让达到准则标准的企业来香港投资。这个过程需1至2年的时间。到第二至第三年,内地企业对运作开始成熟后,审批的个案会增加。因此短期内,香港企业应该不会感受到该政策带来的强烈冲击。 

反之,目前内地企业需求较大的服务类别,包括市场调查、市场信息、营销策略、企业培训、企业形象、法律、会计以及物流,倒正是香港的强项。 

所以香港的各界回应很积极,推出一系列活动予以配合。典型的如在十一月底的中小企博览会期间,有关方面将组织20个“内地企业赴港投资考察团”,安排内地企业代表与本地服务业供货商如银行、会计师、律师界等会晤,了解在香港投资的要点。这些都会是实质的一对一服务,而不仅仅是一个粗略的政策解释。目的是切实解决那些希望到香港来资的内地企业的实际困惑,让那些真是有兴趣投资的内地企业,最短时间内在香港就能落户。" 

去年CEPA美中不足的是,普遍感到香港公司北上容易了,但是内地企业南下却始终有障碍,这次“内企自由行”,完善了CEPA的双向效果,不但令香港企业能获得内地的市场,内地企业亦能借助香港资金和人才拓展业务,真正朝着双赢方向迈进。 

(陆新之,电邮:[email protected]) 

又多了一个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关代表” 

能掌控自己和企业的命运,固然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却也不是任谁想就能做到 

邵亦波终于名正言顺的失势了,原因是在易趣头上多了一个突兀的eBay亚洲区,尽管易趣非常被动地否认这是一种权力的削弱,但是显然,自此以后的邵易波将更多的是eBay在中国的公关代表。 

邵亦波从创业者向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这场转变失败了,这是对于本土创业者试图成为跨国公司中国领袖的又一次否定。之前,亚马逊收购了卓越,陈年在随后的采访中流露出要离开的想法,更有人称其打算回到金山。相对来说,被雅虎收购了而出任雅虎中国总裁的周鸿礻韦算是一个异类,登堂入室,半年的时间洗去了原来雅虎中国的所有高层,老雅虎的人员以陈建豪的最后离去而划下一个背影。 

此前已经有传言称eBay对易趣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是面临市场份额被淘宝网不断挤逼的窘境。为了保住易趣在中国不坠,eBay早就派出了韩国的郑锡贵和德国的史奈森出任易趣的CFO和COO,现在又有了韩国的J.H.Lee。 

但现在eBay在中国的人的困境在于,或者了解中国市场却不了解eBay,或者了解eBay却不了解中国市场,这么一来,eBay中国的前进脚步必然受到阻碍。 

前段时间,互联网界传出一个颇令人震撼的消息:雅虎要收购新浪。衍生出来的说法是雅虎完成收购以后,新浪将成为雅虎在中国业务的主导力量,如何制衡两个“雅虎(中国)”成了周鸿礻韦的一个难题。周会不会走上和陈年、邵亦波一样的路,还是周能够破一次例,为本土的创业者挣回脸呢? 

阿里巴巴的CEO马云应该算是互联网界成功的创业者之一,但是不要忘记其实阿里巴巴早是家外资公司,高盛、软银都是大股东。他曾经说过,如果投资者抛弃他的时候,团队也抛弃他的时候,确实该走了,说明自己不能领导他们。而在阿里巴巴最关键的上市问题上,马云及其团队其竟然能影响董事会和股东,的确算是个奇迹,马云本人认为,这需要股东和创业者之间有一种信任和默契。 

当以上人物和外资大股东以各种方式博弈之时,以李国庆、俞渝夫妇为首的当当董事会,断然拒绝了亚马逊发出的全资收购要求,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压根儿就不陪你玩,也玩不起,别招我!”俞渝公开的说法是:“被亚马逊这样的国际大公司全盘收购,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外国公司进入中国水土不服,而且大公司管理上惯有的一些毛病很可能会遏制当当网的发展势头。如果过早地成为亚马逊在中国的分部,当当网很有可能会丧失创新的能力和激情。”如果细读这番话,也许能读出俞渝的担心,那就是:“如果亚马逊进入,强势之下,创业团队在哪里呢?”想想数位前文中数位同行的遭遇,俞渝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当当的拒绝也是有资本的,那就是当当正在上升期且已赢利。 

能掌控自己和企业的命运,固然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却也不是任谁想就能做到。 

(子盾) 

修成正果? 

和嘉士伯合资,可谓《中国企业家》 

四年前封面故事《黄河变局》的续集, 

但是故事还没完 

杨纪强是一个很灵活、愿意与时俱进的人;杨纪强是一个很有霸气、虽然这霸气更多时候是潜伏不发的人;杨纪强是西北一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创建了黄河啤酒并且一度将它做到西北最大;杨纪强窝在西北,操着地道的兰州口音,但是他将全国的啤酒大势都看得相当清楚。 

今天整60岁的杨纪强很倔。他没有受过太多的正规教育,但是他本能感到在家族企业的“安全”和“发展”之间,他应该勇敢地选择后者,否则,最后这家蜗居在西北、仅凭杨家资本支撑发展的企业最后也没有安全而言。他很早就明白了,偏安西北的黄河只有引进外来资本和管理才能存活,他对自己的几个儿子没有明说但实际上不抱以信心。所以他十多年来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引进外资和外智。 

但是这条路并不平坦。他早在10多年前就引进香港资本,想借着股权融资换来的钱做大。后来,更是大胆将兰州黄河的上市工作交给一个从北京来的女人运作,而且还真成了。不过最后这个“良心很坏”的女人差点将杨家的资产就贱卖到了自己的腰包里。这件事令杨纪强大感受挫。四年前本刊去兰州采访他时,他似乎还没有从该事给他带来的愤怒中缓过来。此外,频频进出兰州黄河的经理人亦令他颇感失望,他觉得很多人要么冲钱来的,要么冲权来的。但是他同时坚决表示:自己决不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后的四年,中国啤酒业的竞争态势大变,只见收购整合者提着现金横行天下,地方品牌难有容身之所,其中当然包括黄河啤酒。杨纪强对西北啤酒业中相互打价格战的作法开始感到厌恶和担心,他提出西北啤酒如果不弱弱联合,那么早晚有一天被西进的青岛啤酒、华润全部吃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杨的提议没有人响应,兰州黄河的业绩也是一片狼籍。 

好在他的本命年里,杨纪强终于修成了这桩正果,引进了合资伙伴嘉士伯。可以说,这是兰州黄河想继续往下走的上策。 

但是杨家和嘉士伯是否就此会相安无事、黄河啤酒从此一帆风顺?不见得。现在兰州黄河在合资公司里仍占控股位置,显然,杨纪强仍保持着他一贯的要掌控权的作风。但是嘉士伯岂是愿意长期甘作二股东之辈?一旦和嘉士伯合资,兰州黄河拿什么去维系自己的控股地位呢?是资金?技术?管理能力?团队?这些要素兰州黄河无不捉襟见肘。 

看来杨纪强要作出最决断选择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2085.html

更多阅读

汇源PK娃哈哈:焦点之争下的品类营销

     如今的饮料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随着旺季的来临,整个饮料市场也更加热闹。娃哈哈从“啤儿茶爽”快速过渡到“娃哈哈·格瓦斯”,并利用其强大的渠道资源和广告推广资源迅速在各饮料重度消费区形成一道道格瓦斯热销的风景线。与

数字营销的战略转变 营销战略脱靶的汇源

汇源曾一度风光无两。   1992年创立,2000年便以23%的市场份额雄踞果汁产业榜首,2001年与德隆组建北京汇源,之后顺利地从德隆困局中脱身,2007年登陆香港联交所,汇源的明天似乎一直很美好,直到那起与可口可乐之间著名的并购案被驳回。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汇源与资本的辩证法

朱新礼“不愿意耽搁在发牢骚上”,现在他更愿意说,自己和汇源都从并购失利中得到奋起的机会。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里,朱新礼一定算得上是资本市场摸爬滚打经验最丰富的人之一。有汇源前高管曾这样评价他,如果没有朱新礼对企业现金流的把握

朱新礼 汇源 朱新礼的买卖(2)

然而就在汇源扩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德隆的日子并不好过。中国股市并没有像唐万新预料的那样看涨10年,而是在2001年就发生了急剧变化,沪市从2000点跌到了1300点。德隆所整合的“老三股”中,沈阳合金的净利润率从2000年的22.91%锐减到5.6

声明:《德隆系危机处置 汇源处置“德隆遗产”》为网友尔等皆是浮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