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钢铁行业正处于新的一轮投资高峰期。投资的规模之大,尤其是民营企业显示的实力之强、投资的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不少人士呼吁政府对“过热投资”进行“调控”,制止民营钢厂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以避免出现“全行业灾难”。报载,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司副司长丛明透露,国务院将针对房地产、汽车和钢材三大领域投资过热的现象出台相关的严控措施。这些说法反映出,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似乎仍然根深蒂固。
简单回顾过去几年钢铁行业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政府基于计划对市场和企业的“调控”,最终的结果与其主观愿望南辕北辙。未来可能出现的激烈竞争并不可怕,更不会导致什么“灾难”。
恰恰是“计划”带来的高速扩张
最近几年,民营钢厂迅速成长,部分企业已经达到了大中型钢厂的规模,这大大出乎制定行业规划的官员们的预料。以“沙钢”为例,它位于江苏张家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其1999年的钢材销售量为209万吨,2002年超过480万吨,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2%,远远超过整个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沙钢”从成立以来持续高速成长,在10年时间里成为国内钢材产量第7名的大型钢厂。
河北唐山是一个民营钢铁企业集中的地区。在2002年初,这里的民营钢厂总的规模约在400万吨,已经与一个“唐钢”相当,而且还在高速扩张。其中的“银丰”在2002年投资了“一期”100万吨的炼钢能力,从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只用了9个月时间,已在2002年9月投产。目前它的“二期”工程,新的100万吨炼钢厂也已经开始建设。目前河北全省的产钢能力约为2500万吨,两年内河北省的钢生产能力可能超过5000万吨。
正是政府的“规模调控”为民营钢厂的高速扩张创造了条件。这个结论看似难以理解,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似乎很具有讽刺意味。
在1999年,鉴于当时钢铁生产过剩、价格低迷的情况,政府有关部门的计划专家们认为,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不应该超过1.2亿吨,并提出了“控制总量”的措施,严格限制钢铁企业扩大规模。但是出乎“专家”们预料的是,从2000年开始,国内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的持续高增长带动了钢铁需求的快速增加(2002年达到2.1亿吨),钢铁价格也迅速回升。
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旺盛、产品利润丰厚,另一方面是大中型国有钢厂不敢违背政府指令扩大生产规模,这为民营钢厂创造了难得的快速扩张的机遇。民营企业当然没有必要理会政府的限产指令,因为它们的“领导”并不是由政府任命。
政府推出“控制总量”的措施,出发点是维持钢铁产品的价格,以帮助国有钢铁企业改善盈利状况。但实际上为民营钢铁企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会,使它们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有企业的强有力的竞争者。这是政府部门的计划专家们始料不及的。
应该说,政府对钢铁行业“限产保价”的干预措施最终导致与主观意愿南辕北辙的结果,并不令人惊奇。在很多行业都可以看到类似的事例。
但是,人们仍然热衷计划,反感竞争。近半年来,国内对“中国到底需要多少钢?”、钢铁业“是否投资过热?”等充满计划经济色彩的问题争论得不亦乐乎,还有人大声疾呼“根据未来的需求确定钢铁项目的投资规模,以免出现钢铁过剩、过度竞争的局面。”大有以当年国家计划官员职责为己任的气概。在市场化改革进行了2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这么多的人如此执著于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令人惊奇。
大规模的投资不会停止
“有识之士”们的担忧和呼吁不会阻止钢铁企业大规模投资的步伐。
一方面,民营企业家们投资的决心是不会有任何动摇。他们并不是没有预见到将来的供给过剩和激烈竞争,但是他们对自己与国营企业间巨大的成本差距有着充分的信心。即使价格下跌到行业平均的成本,民营企业仍然有可观的利润。一个典型的民营钢厂的说法是,“价格下跌没什么可怕,只要宝钢还赚钱,我们就会赚钱。”(行业内公认,宝钢的成本优势和综合竞争力远远领先于其他所有国营钢厂)。一个衍生出来的说法是,“即使宝钢不赚钱,我们也会赚钱”。
成本的差距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所有制的优势,民营企业的设备投资成本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其次,由于没有历史遗留的退休和富余人员负担,加上管理体制的优势,民营企业的运营成本优势也是大多数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
在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实际上在大力支持本地区的民营钢铁企业,原因很简单,这些民营企业能带来可观的税收,可促进本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而另一方面,国有钢铁企业处于一个“囚徒困境”之中:如果所有的钢铁企业都自觉控制规模扩张速度,也许大家都可保持现有的利益,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首先破坏这个“规则”的企业将获得巨大的好处,而坚守规则的企业将遭受非常大的损失。钢铁是一个很讲究规模效益的行业,如果在规模上明显落后于对手,将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在这样一个处境下,快速扩张是国有企业的惟一选择。有不少国有企业在为前几年“过于听话”、错失了高速发展的良机而扼腕不已,这一次他们不想再错过争取生存的机会。当然巨额的投资和采购合同可能对国有企业决策者意味着巨大的利益,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钢铁行业需要过剩和竞争
由于国内钢铁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而生产能力的增加有限,目前国内出现了钢铁阶段性的供给不足,导致大部分钢材品种价格不断上涨。
随着大量新建项目的建成投产,会不会出现钢铁过剩、激烈竞争的情况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定会出现。但是,过剩和竞争正是钢铁行业所需要的。过剩,是自由竞争和买方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只有市场竞争,才能促进钢铁企业的优胜劣汰,促进钢铁行业的整合,催生出中国的世界级钢铁企业。
长期以来,中国的钢铁行业过于分散,企业数目太多,平均规模偏小。政府也曾试图以几个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为主导,组建集团公司,促成中国钢铁行业的整合。当然,毫不奇怪的是,这些尝试并不成功。由于体制的原因,国内钢铁企业间大规模的收购兼并面临诸多障碍。
近几年来,在政府的要求或授意下,国内钢铁企业之间出现了一些兼并,例如宝钢集团对“上钢”、“梅钢”的兼并,武钢集团对襄樊钢铁公司、中南轧钢厂的兼并等。但是,这些兼并大多带有“扶贫”的色彩,并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对实质性的行业整合并没有很大的帮助。
未来的激烈竞争将使国内钢铁行业整合真正有所进展,但是整合进行的方向不一定会像政府原先设想的那样。哪些企业应该扩大规模,哪些企业应该成为行业整合的领导者,哪些企业应该被兼并或淘汰,这不应该由政府决定,而应该由市场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