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我着迷于寻找中国企业家中的“知日派”,开始只是为了准备一期中日企业家比较的报道。半年过去了,对日本企业的了解没有加深多少,但却由此感觉到了一种由企业年岁长短所致的可怕差距。
国内一位著名企业家曾经说,日本企业领导人普遍年纪大、决策慢、思维保守,也不那么勤奋,嗜爱高尔夫和酒。我想他这么说,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在整个90年代,家电业都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和日本企业较量,家电业的巨头频繁访问日本,获得过各种各样的日本荣誉。他们应该非常了解日本同行,称得上是中国企业界的“知日派”。尽管中国家电业的生产线、技术乃至工厂管理体系主要来自日本,但到90年代末终究可以说在中国市场上“学生打败了老师”,“20岁胜过了50岁”。
年轻的优势真的就这么明显吗?
大致上,日本企业从朝鲜战争爆发的大发展机遇算起,有60年;韩国企业自越南战争后崛起,有30年;中国企业从1984年城市经济改革算起,有20年,如果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算起,只有10年。实际上,中国企业大部分都在10岁左右。“20年走过西方100年的路”,这种“赶超心态”是东亚后发展国家企业界的共同现象。追赶美国的日本企业如此,踏着日本步点追赶日本的韩国人如此,学习日韩的中国企业也是如此。
但是,距离可以追赶,时间能够压缩吗?在追赶领先者的快速路上,有没有什么东西被错失了?
东软董事长刘积仁是留美的,但他在十多年企业经历中,更多的是和日本企业打交道。他对我说,他本人很愿意跟日本60岁以上企业家打交道。在东软10周年庆典时,一位80岁的日本董事长对刘积仁说了一句话:一个企业走过10年,刚刚开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后来又一位日本企业家和他说,10 年不算长,干了40年我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呢!
“爱你有活力,怕你年纪轻”,在内地新民企声势最火的2001年,我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分析香港投资者对新崛起的内地民企的矛盾心态。是啊,企业没满10年(甚至没满5年),年报增长率很轻松就在50%以上,扩张势头很猛,岂不让那些回报率在10%左右徘徊的老企业显出龙钟老态来!但是,他们总让人感到有点不踏实。缺的是点什么呢?正是时间和年轮。
有人说,所谓贵族气度,就是在漫长的时间里花大量金钱累积起来的那些日常生活中琐细而隐秘的细节,比如,伊顿公学一届届学生中流传的“切口”,欧洲王室世代对花边样式的细腻选择,等等。企业或企业家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也是用一季一季的预报、一句一句的承诺,慢慢养成的。经过网络泡沫和安然丑闻,大家重新开始相信年轮与历史的投资价值。
除了历史的信誉外,企业年龄引致的差距,还应该有许多:
品牌——20年是刚刚开始意识到要在国际上创品牌的时候。大前研一先生对我说,日本企业花在品牌上的金钱和时间,是制造的好几倍。中国企业还没有迈出这一步;
周期感觉——5年企业几乎一路成长,10年开始可能碰到一次国内周期低谷,30年可能才有重生再造的体验;
从第一代到第二代—再优秀的企业,当它的创始人退休时都会遇到巨大考验。日本企业都是第二第三代了,而中国企业大多还没有经过“换代之劫”;
……
和人一样,企业成长也有时间规律,每一个成长阶段会碰到那个阶段特有的问题,只有走到那个阶段才会遇到那个坎,此前只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20岁呢?孔老夫子没说,也许根本就不觉得这点年纪有什么好说的。
钻研企业战略的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富商在英国看到城堡里的一片草坪长得非常别致,就问园丁:怎么才能在美国也种出这样的草坪来?园丁回答说:这个简单,只要特别的种子、殷勤的灌溉、精心的护理……富商很高兴—这些都可以用钱买到。
“不过,这块草坪我们这样做了400年。”园丁慢悠悠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