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随笔 任正非 印度随笔



印度这几年开始改革开放,处在相当于我国20年前刚开放的状态。交通乱哄哄的,环境污染严重,人民比较贫困,赤贫占总人口的30%。由于民族文化问题、宗教问题的牵制及沉重的人口负担的拖累,印度的发展还会有相当的困难。与中国相对走上了发展之路,各方面的环境正在理顺相比较,这种差距还会拉大。印度有200多所大学,2000多所高等学院,每年吸纳350万高等教育的学生,许多大学非常出名。我这次访问了印度最著名的大学IIT。它的副校长率七、八个相关系的系主任接待了我,我也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以及一些博士的研究课题。印度人很聪明,古代数学与哲学是十分发达的。他们的教授在向我们进行技术介绍时,也恭维我们:中国人也很聪明,硅谷那儿说什么叫IC,就是INDIA+CHINA,印度人和中国人合起来就叫IC。虽然是风趣的一句话,说明了一个问题,两国人才流失都十分严重。IIT大学的入学资格,差不多考试成绩平均都达97分以上。但学生毕业后,大多去了美国,国内建设大多靠的是非重点院校的土博士。但这几年已有不少优秀学生留下来。我们参观的W公司,软件人员有5000多人,他们声称每年可以从IIT搞到50名学生。

 印度随笔 任正非 印度随笔

    我们看了一些博士的研究课题,如宽带、高频无线电的一些算法,同行的专家都认为十分优秀,都是世界级课题。博士们还十分贫穷,穿着一双破旧的拖鞋和贫寒的衣服,好像几十年前我们的学生时代。印度人的高度聪明与国家的高度贫穷,使我们对祖国深感自豪。全世界的著名公司都在印度挖掘人才,由于印度相对贫穷,环境不好,大量的人才外流。但他们政府的负责人说,中国也有几千万华侨,但这些华侨很爱国,是他所羡慕的。华为也决定在印度吸纳一些人才来华工作。我国电子信息人才教育的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在中国市场全面过剩的情况下,惟有电子信息人才不足,这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机会点,希望我国的教育要赶上。为了再补人才不足以及人才的优势互补,我们决定也在IIT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给科研项目以资助,实行奖学金、奖教金,帮他们培养人才,其中也吸纳一部分到中国来,以致将来可在印度建立分支机构。

    我们飞赴南部的班加罗,访问了一些著名的软件公司,其中W公司仅进行IT研究的研究人员就达5000人,软件产值达5亿美元,每年利润增幅68%。因为他们是直接的软件部件出口,因此,标准十分严,是许多国际著名公司的长期供应商。软件如果不规范是无法卖出去的。他们的软件工程被评为SEI 4级,争取明年达到5级。全世界只有2家至3家5级、十几家4级,我们访问的二家公司都是4级,足以说明印度的软件力量。我问同行的专家华为多少级?他们说我们没有级,没有评过。我说:能否请印度公司作顾问,争取在1999年达到SEI 1级。这些联合实验室承担了全球许多著名公司的软件研究,各公司提供的产品硬件都是规模十分庞大的,我们参观了一个容错机实验室,数十个机框联网轰轰地运行,黑压压的一个大厅,相比之下,美国公司在中国的联合实验室只是象征性的、小儿科式的。

    华为正在经历建立各项流程管理,并逐步实现流程管理自动化。正在大规模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技管理,并逐步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来。当3年至5年后,新的IT建设起来后,当经历了3年至5年管理磨练的员工熟悉国际规范的管理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会大大加强,人均创利、效益也会大大加强。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把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建立在信任自己的基础上,只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才会获得平等与尊重。祖国正在一日千里的进步,党和政府一系列政策正在理顺稳定与发展的相互关系。相信10年以后,伟大的祖国会更加美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2505.html

更多阅读

任正非:北国之春

这是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出访和考察日本回国后所写的一篇文章,不仅华为内部员工熟读于心,而且也让众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大学生们奉为经典,即便是今日今时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任正非:北国之春——这是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继《

新书《任正非这个人》简介 华为总裁任正非简介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序言前言 当人人谈论华为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任正非不会写《我在华为的日子》我碰到最有趣的谈论华为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的情形,是在从深圳机场开往我家的出租车上。那个司机得意洋洋地对我说:“你知道华为为什么

声明:《印度随笔 任正非 印度随笔》为网友最后的执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