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国创业软件公司的高级主管这样做开场白:“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及国内竞争对手的大肆跟风,企业在日常业务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我们的努力工作,定会赢得生存和发展。”我总是听到这种言论,反应也始终如一。全世界有许多努力工作的人,但努力工作就其本身而言,并不足以在21世纪中获得繁荣。别误会,我同意中国人具有竞争力的伟大品质之一便是勤劳;但仅是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足以使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更进一步。真正需要的是能够以超越现有束缚的方式进行创新。
本月,在我以前的学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赞助下,我与18位CXO级别的中国企业高层主管合作,探讨他们在成为更加成功的创新者道路上遇到的挑战。代表企业都是中国国内市场的佼佼者,领导者习惯于深思熟虑、审时度势。以下是他们认为需要克服的重要障碍:
在所追求的创新中具有更多独创性:我曾多次阐述不少中国企业的成功来自“改善”,而非“发明”。与我合作的中国高管也承认,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创新多为产品导向,服务或商业模式导向的创新相对较少。他们担心这样只会使中国企业忙于改善别人早已超越过的东西,只能落后于世界。由于侧重产品而非商业服务,他们只能处于价值链低端。有人还认为中国企业过于重视“技术应用与发展”,而非“研究”,从而使中国在技术创新上落后于其他国家。许多高管认为,如果中国希望继续在未来保持其增长率,就需要进行更多“突破性”创新,特别是要增强“技术推动”型创新,而不是通常更加成功的、基于市场的“需求拉动”型创新。
新的组织文化:发明比改善要求更大的风险承受力,而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似乎不赞同与创新相关的冒险。创新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个人的强大力量,他们往往否定另辟蹊径的想法,或是推广平庸的想法。一位与会者说:“我们需要新的系统和结构,来克服遵从于一个人的绝对规则。”此外,“需要使企业中每个人都将自己视为创新者;企业应持开放态度,实现金字塔倒置,以便进行更多创新。”
然而,大多数企业欢迎在创新过程中实施更多“纪律”而非更少。我们在IMD的“推动战略创新”(Driving Strategic Innovation)计划(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学院合作)中发现了这一矛盾。强大自信的领导者的指导和影响力通常会激发组织个体的创造性。讽刺的是,我们发现,纪律(尤其是流程纪律)与创新是合作方,而不是对立面。
更多业务导向的创新:很多中国企业高管都同意,所有创新都需考虑商业因素。风险预防和规避是永恒的主题,原因之一是在制定创新提议时缺乏对业务模式的重视。此外,由于创新会带来业务模式的改变,因此当员工与客户意识到创新不完善甚至有些不严肃时,会招致减弱创新的呼吁。
在创新中进行更多合作:IMD/MIT的“推动战略创新”计划认为,在21世纪中,创新是一种价值链活动,而不是某个特定企业的单独活动。一些与会者也认为,企业处于不利地位是由于他们没有具备足够创新能力的客户。如果在你所处的价值链中,客户或供应商无法使你进一步发展,那么你自己持续获得高业绩的机会也会受到损害。
令人鼓舞的是,这些中国企业高管的经验与我在其他地方的见闻高度一致。世界正不断变化,中国需要重新审视产生创新的环境。提升价值链需要的不仅是努力工作,这些高管们提出的挑战也不会单靠工作量就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