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在内地至今已开店450家,虽然万宁、康是美在数量上难与其比肩,但对待后两个对手,屈臣氏仍不敢有丝毫怠慢。在竞争的幕后,隐约掩藏着和记黄埔、英国怡和集团以及台湾统一三大财团的暗中角力。
一直试图将屈臣氏个人护理店拉入大众化消费阵营的罗敬仁出任屈臣氏中国区董事总经理2年多后,选择在金融危机尚未走远之前,展开一项扩张计划。 7月22日,屈臣氏进入中国大陆的二十周年庆典当天,屈臣氏宣布将在2011年前在中国100个城市开设1000家门店。目前,其在内地门店总数为450家。 与此同时,7月31日,屈臣氏的宿敌万宁健与美商店进入大陆第100家门店将在上海落户,今年底,该公司计划将大陆门店总数再增加至150家,从而使一年开店数量超过过去4年的总和。 此外,来自台湾的第一大药妆店康是美也正筹划在华南市场加快开店。 在市场反弹前扩张 所有这一切,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听起来有些疯狂,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大胆激进? 标准普尔预测,今年,中国G D P增长速度为6.5%-7%,明年有可能回升至7 .8%-8 .3%,整个2009年CPI将从去年的5.9%放缓至1.7%-2%。这意味着,中国仍是2009年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第二季度发布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正逐步回稳,中国内地强大的消费力将在经济复苏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罗敬仁表示。据悉,屈臣氏2004年店铺数量还只有50家,今年则迅速蹿升至450家,其去年新开门店86家,但现在计划至2011年底,全国店铺数量达到1000家,除了传统一线城市,更会进一步深入二三线城市。目前进入审核阶段新店已有180多个。 据商务部规定,外资在中国开设3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卖场的审批权已下放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而且没有开店数量限制。审批时间可以从之前的几个月缩短到几天,开店周期大幅缩减。而经济不景能使商家以更好的价格选择更优地段,竞争对手少了,议价能力增强,紧缺的人力资源比过去更容易寻找。 屈臣氏、万宁、康是美都以广东为总部所在地。广东大卖场竞争激烈,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产品种类大而全,价格相对较低,而便利店靠近社区,以购物便利为目的。其余业态则专注于某一类商品。屈臣氏、万宁主要涵盖个人护肤品、食品、医药保健品,康是美后两类产品相对压缩。但上述3家都是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强调个人健康、护理方面专业、个性化需求。 尽管定位独特,上述企业却一直面临着扩张压力,安永公司此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零售业整合度只有20%,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地区;中国零售10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市场呈严重分散状态。为实现规模效应,扩张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万宁中国区C E O谢长安表示,经过5年探索,该公司有了一定的人才储备,希望扩大大陆业务,启动全国布局。自有品牌产品藏隐忧 事实上,无论屈臣氏、万宁,还是康是美,由于受产品进口关税等多种因素影响,他们都无法在内地完全还原其在香港、台湾市场丰富的产品面貌。为扭转这一劣势,屈臣氏、万宁近年一面尝试低价策略,一面不断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据罗敬仁透露,目前,屈臣氏自有品牌的种类已达2000种,覆盖肌肤护理类、沐浴类、头发护理、造型类、女士护理产品、男士护理产品以及保健品等。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屈臣氏自有品牌大都是其一线代理品牌的跟进品种或是仿生品种,容易高速复制和落地推广,并稀释其一线代理品牌的市场份额,可以提升屈臣氏店销水平和利润收益以及边际贡献,且自有品牌的推广,可以为今后其他代理品牌产品的进店谈判增加筹码。 昨天,屈臣氏在广州再次提高男士护理和药妆品类的比例 ,据Eurom onitorInternational预测,2009年,男士相关产品的市场消费将达到25亿元,到2010年则提高到29亿元。据和记黄埔2008年年报披露,屈臣氏集团在内地零售业务收入已达到100亿港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实现两位数增长。 与屈臣氏相比,万宁和康是美在自有品牌方面采取审慎态度,记者调查发现,万宁自有产品目前有几十种,推进速度并不快;而康是美则主打台湾知名产品或内地授权品牌在门店的销售。 上述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屈臣氏中国门店系统内所销售的所有自有品牌产品均来自于珠三角地区的大批O EM代加工工厂,由于屈臣氏本身没有产品研发团队,完全交由代加工工厂进行贴牌生产,而且在产成品成本的控制上非常严格,难免导致衍生出来的贴牌产品存在质量稳定隐患的问题。 “和黄系”“怡和系”“统一系”内地连锁消费三强竞逐 屈臣氏百佳超市以及屈臣氏酒窖助力有限 众多周知,屈臣氏借助背后和记黄埔的财力在国外通过连串资本收购,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护理用品商店,其辖下零售业务门店总数有8300多家。 由于关税、政策等原因,屈臣氏在欧洲的香水专卖店业务,尚不能与内地个人护理店实现资源共享。到目前为止,屈臣氏在内地能与之携手合作的只有百佳超市以及屈臣氏酒窖。但三者业态差异性较大,而百佳超市目前门店数量有限,在选址和物流配送上无法给屈臣氏很大的帮助。 万宁与7-11便利店和星巴克咖啡相互支撑 比较来说,万宁背后却有庞大的零售业态支撑。据悉,万宁母公司是老牌英资企业怡和集团属下牛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后者分别在伦敦、百慕达及新加坡三地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亚洲最大的零售企业。 在内地,牛奶集团拥有7-11便利店和星巴克咖啡两家全球品牌在华南的授权经营,目前在广东分别开设585家和87家门店,另外美心西饼也正在珠三角迅速扩张。 有知情人士透露,广东市场中心区缺少合适的物业,不是面积过大就是太小。针对这一现象,香港牛奶集团将属下各零售业态拓展队伍资源打通,物业信息实现共享。例如,假设遇到合适但面积较大的物业,万宁、7-11,以及美心西饼可联合租用,比邻开店,分摊租金。 其实,广州部分商圈已出现这种案例,另外,上述业态商品都属于小包装售卖,其相互之间还可实现采购、配送中心、物流等资源共享。如此一来,万宁拓展并非独自作战,其背后可利用店铺资源超过772家,就数量来说并不比屈臣氏逊色。 康是美背靠统一集团多业态平台 同样以集团军作战的康是美,背后也有统一集团多业态支撑。据悉,统一集团日前刚获得7-11上海的授权经营许可,在上海开店。而统一超商属下次流通集团目前与星巴克合作,已成功进入华东市场,并在苏州、上海、杭州、宁波、南京、昆山等地布点。旗下统杰超商在北京,银座超市在山东,统一优玛特超市在四川也都先后建立据点。尽管康是美药妆店目前在深圳、广州、珠海只有14家门店,内地拓展仍在起步阶段,但不容小视的是,一旦该公司启动全国布局,无论是选址、商品采购、物流配送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借用同集团资源,其网络数量未来甚至超过屈臣氏和万宁。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田爱丽 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