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挤的印度北部城市阿拉哈巴德,每天都有很多母亲紧张不安地来到结婚网的店面 Shaadi Point 的入口,来见一个叫姬兰8226;乔拉(Kiran Chowla)的人。母亲们都攥著自己儿子或女儿身著西装和莎丽服的艺术照,以及罗列著宗教、种姓、星座、肤色和收入状况等内容的个人资料。“爱情?”54 岁的乔拉挪了挪眼镜,扬了扬眉毛,自问自答地说: “那是来自内心的感情,要靠交往来产生。”
依靠网络的交往,正是乔拉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内容。她的店面是印度最大的结婚网站 Shaadi 网(Shaadi.com)的 130 家连锁门店之一。只要在店中上网,拥有 40 万已核实候选者的资料库就会马上弹出。全球 900 万的注册用户将会等待回应。如果另付大约 200 美元,乔拉还会在报刊上登介绍,并且将此征婚者在网上排到靠前的位置。
乔拉估计,她的客户九成以上是父母们而非征婚者本人。“当你看到父母们脸上的笑容,你就知道你的工作干得还不错。”
大多数走进乔拉店铺的父母之前从未使用过电脑。但是,依靠媒人寻找伴侣,在印度绝非新鲜事。媒妁之言的婚姻是符合一般准则的,而且做媒用的行话也很少改变。(“家世不错”指的是中产阶级上层;“简单的女子”意味著不需要办宴会。)现在不同的是,科技取代了那种抱著一堆堆客户资料上门服务的传统婚介。而对乔拉这位前学校教师,则意味著与公司分账的 7,000 美元月收入。
结婚网的创始人之一和首席执行官阿努帕姆8226;米塔尔(Anupam Mittal)预计,印度分散的结婚产业的规模接近 200 亿美元。仅做媒部分,还不包括婚礼、必备的礼物和宴会,就可达到 3 亿美元。通常,一位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新娘会将 1.5 万美元花在婚礼上,而这个数字是印度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 4 倍。
33 岁的米塔尔拥有波士顿学院的商科学位。在孟买偶遇一位传统媒人后,于 1997 年创建了这家公司。“我对他的工作很感兴趣,并且很快悟到: 上帝啊,人生伴侣的选择原来取决于这个家伙能扛多重的资料以及他能走多远的路。”
一开始,门户网站的使用者多为印度侨民社区。现在,结婚网 70% 的客户来自印度,其余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海湾地区。但是,仅有不到 5% 的印度人口上网,意味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米塔尔说,“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市场饱和。”这也是他不断开更多门店的原因。
结婚网并非唯一打算分婚介市场一杯羹的公司。一家以印度南部市场为主的公司巴拉特婚介网(BharatMatrimony.com)成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美国。公司创始人、36 岁的穆鲁加维尔8226;贾纳克瑞曼(Murugavel Janakiraman)一开始靠在南亚的各种活动中散发传单为其门户网做广告(后来使用了不同的域名)。2004 年,他搬到金奈,并于最近在那里设立了新的总部。“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 贾纳克瑞曼说,“因为 64% 的印度人年龄在 30 岁以下。”现在,巴拉特婚介网拥有 63 个步入式中心,绝大部分位于南部,公司计划未来 18 个月扩展到 300 家中心。而结婚网打算在两年内增加到 400 家中心。
两家网站声称有超过 70 万成功案例,其中包括贾纳克瑞曼本人。他与妻子 1999 年相识于自己的网站。米塔尔没那么幸运,至今依然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