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扩大、环境改善及盈利上升将吸引更多的公司进入中国,但竞争也将随之而来
特约作者:Matthew J. Estes
虽然中国市场的整体规模和发展速度还远不及美国,但过去数年中国正日益取代美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首选地。中国的 FDI 何以能够持续维持如此高的水平?从财富(中文版)最近对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调查,以及美国商会对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了解,可以看出些端倪。
从外商投资企业的角度来看,有四个重要因素促进了近几年 FDI 的快速增长: 国内市场规模的增长、商业运营环境的改善、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以及市场的巨大变化为企业带来抢占市场份额的良机。我在中国已经生活了 14 年,先后管理过三家外商投资企业。在这段时间内,上述四个因素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前三个因素是向好的方面变化,但第四个因素却在向不好的方向转变: 竞争严重加剧,这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它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市场。在财富(中文版)杂志的调查中,58% 的人将中国列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首选投资地,另有 31% 的公司把中国列为非常重要的投资地。2004 年美国商会对 238 家总部设在北京或上海的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调查也显示,有 31% 的公司把中国视为全球范围内最优先考虑的投资地,49% 的企业把中国排在第二位或第三位。 其次,伴随市场的发展壮大,商业运营环境也日益改善。在 2004 年接受美国商会调查的公司中,认为中国政府在提高政策法规的清晰度、政策解释的连贯性以及政策法规的透明度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公司分别占 51%、37% 和 55%,认为中国政府在减少官僚和腐败方面成绩斐然的公司占 41% 和 34%。至于中国对 WTO 条款的履行,8% 的企业认为在中国正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正在按照承诺的时间表履行承诺; 44% 认为进展落后于原定时间表,但并不出他们所料; 3% 认为比他们预期的速度要快; 26% 认为比他们预期的要慢,并且落后于中国承诺的时间表。在中国履约的力度上,最近的一个例子让大多数外商感受颇深。中国在 WTO 协议中承诺在 2004 年 12 月 11 日前向外商合资企业开放批发和零售权,之后中国商务部在 2004 年 6 月提前宣布了新的批发和零售法规,这一积极举措受到外商投资企业的热烈欢迎,被视为中国入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遗憾的是,直到今年 3 月份,没有几家外商投资企业将其业务向批发和零售领域拓展的申请获得了批准。中国商务部的高级官员在与美国商会、美国大使馆商务处以及行业代表会晤时解释说,审批的延误是因为税收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过去中国给予在华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中国现在需要考虑在开放分销领域后,对外商获得的与批发和零售相关的收入如何征税。
在过去几年,中国市场的规模扩大、环境改善,外商投资企业也积累了更多在中国的经验,因而他们的收入增长幅度、利润水平和利润率都在上升。美国商会的调查表明,2003 年 73% 的企业是盈利的,在 2001 年、2002 年和 2003 年,分别有 26%、44%、和 52% 的企业实现了高额收入增长,39%、37% 和 33% 的企业收入呈现温和增长。再次,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为一些企业提供了抢先占据市场的良机。那些有好的产品、市场定位准确、营销力量强大、分销渠道也经营得非常不错的企业,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往往能够获得高速增长。这些企业所涉足的行业从消费品到手机乃至服务业,不一而足。有很多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它们在其他国际市场的增速。以史克制药为例,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早期的短短几年中,该公司就凭借康泰克和芬必得两种药品分别统领了中国的感冒药市场和止痛药市场。这两种药品在中国拥有的市场份额远高于它们在其他市场的占有率。
最后,市场规模扩大、商业环境改善及企业盈利能力的上升,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公司进入这一市场,因而也就导致竞争显著加剧。加入战团参与竞争的,既有其他外国公司,也有中国本土的企业。当地的企业家成长迅速,很快就有相当多的本地企业达到了国际水准。在财富(中文版)的调查中,把竞争激烈列为在华投资最大挑战的外商投资企业占 83%。总之,随著中国市场继续快速发展以及运营环境的改善,领先的企业将越做越强,而后来者势必遇到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