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要求各环节企业能用一种更加默契的方式合作,在 SCM 建设乃至信息交流方面也不例外
特约作者:吴锦
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乃至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任何行业的制造商都不得不面对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对于他们来说,要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就必须将这些供应链上的各环节紧密相扣。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汽车、电子等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制造行业纷纷利用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不过,就目前的信息化应用现状来说,供应链各个环节间的信息沟通并不顺畅。一方面,由于缺乏供应链层面的信息化战略规划,供应链各个环节安装的系统所带来的利益是相互分离的,很难给供应链整体带来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即便是在一些应用较为成熟的行业,许多企业也认为,必须进一步改善信息的流动,才能实现长期供应链的商业目标。
仅以目前最注重供应链管理的汽车行业为例,它的供应链包括从零部件的供应到整车交付中的所有流程,既包含运输、储存、加工组装、车辆配送及维修保养等物理流程,也包含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交换。要对所有这些流程进行有效管理,信息化手段是各个环节企业通常采用的主要手段,以此来实现不同作业流程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不同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不过,在这一需要整体协调的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企业之间的信息化连接却并不通畅。
在汽车供应链中,整车厂商和零配件厂商是最主要的信息化环节。一般而言,零配件厂商与整车厂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主要是依靠整车厂商开放的系统权限,及时获得整车厂商的生产计划。虽然这种信息共享可以降低供应链的部分成本,但零配件厂商却对现状颇有微词。“对于 SCM 系统的建设,主要由整车厂商说了算,希望多关注我们在信息化方面提出的要求和建议。”上海采埃孚转向机公司信息技术总监陈祖荣说。
在汽车产业链中,整车厂商无疑处于核心位置,而上海采埃孚转向机公司则是自己的供应圈中的核心企业。在整个汽车供应链的信息化中,核心企业很自然处于主导地位。在产业链中,强势环节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它们也将主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这种商场中的“铁律”谁也无法改变。不过,在陈祖荣看来,处于薄弱环节的企业可以在信息化中牺牲部分收益,因为它们最终可以在供应链整体成本降低中获利,尽管自己的一些信息化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
事实上,薄弱环节的信息化需求,也符合汽车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汽车行业的供应链无疑是目标驱动型合作,目的不是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或创建通往市场的新途径,而是使企业能够比利用自身资源更高效地提供现有的产品和服务,这种高效主要表现在成本和速度上。采取供应链联盟方式的企业,目的只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更便宜─每单位产出消耗的成本更低; 另一方面是更好─由客户确定更高的服务标准。显然,只有供应链各个环节实现信息交流的顺畅,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两个目的。
而从整个汽车供应链来看,协同需求的迫切性,正促使供应链的信息化建设更多考虑各个环节的具体需求。比如,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加入,对信息交换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三方协同作业的信息系统,那么确保数万种物料按计划、快速准确地运送,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种三方协同作业的信息系统必须照顾到各个环节的具体特点和需求,这也要求信息化的主导企业要站在供应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一般而言,供应链管理应使各环节企业从一个松散联结著的独立企业群体,变为一种致力于提高效率和增加竞争力的合作力量。本质上,供应链是从每一个独立参与者的存货控制变为一种链式整合和管理。这就要求各环节企业能用一种更加默契的方式合作,在 SCM 建设乃至信息交流方面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