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项目在各自专注的领域各有所长,运营模式也不尽相同,但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同
交大管院 GEMBA: 贵有贵的道理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以下简称“交大管院”)近年来的合作项目办得有声有色,其中的旗舰项目是与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以下简称“南加大”)合办的 GEMBA(即 Global EMBA)。该项目去年 5 月第一届开学,学费 4.6 万美元,是目前在中国大陆收费最贵的 EMBA 项目之一。
不过,贵有贵的道理。首先,南加大的 EMBA 大约在美国处于第十位左右,而且也是该校在亚洲唯一一个颁发自己学位的合作项目。其次,所有的课程都由南加大最优秀的教师讲授。当然,这些美国教授之所以愿意飞到中国来上课,主要得益于中国这几年的经济奇迹: 他们都希望亲自来中国看看。事实上,在与上海交大达成协议之前,南加大有多个亚洲项目的合作意向,但经过教师投票,最终只选择了上海交大一家。
企业家古风(Matthew W. Cooper)是 GEMBA 首届学员,美国人,他选择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不用离开中国就可以拿到美国的 MBA 学位,且价格低于美国本土; 二是因为他认为这里的教授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因为他了解到,南加大美国本部的教师们都争著来中国授课。
GEMBA 项目的课程设置与南加大美国本部完全相同,只是每门课额外增加 1小时,由交大管院教师介绍中国案例。另外,学生有三次到海外学习的机会,其中两次是去美国本部学习,一次是在亚洲其他国家,古风这一届计划去韩国。
实际上,南加大课程设置本身特色就很鲜明。首先,每一门课都由研究领域不同的两位教授上课。比如一个案例,一位教授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另一位则会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分析。美林(亚太)有限公司的龚阿玲是古风的同学,她认为这种方式令其受益非浅。她说,如果要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理解不同部门的思维方式。其次,GEMBA 没有采取较流行的周末上课方式,而是每六周集中上课 5 天,这也是龚阿玲喜欢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更容易集中精力学习,而且也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第三,上课时除了讲解案例之外,还会安排半天去一些企业访问。以最近一次 IT 系统课为例,学校安排学生去两家 IT 企业访问,一家是《财富》500 强公司,另一家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两家公司的高级主管都出来讲解,学生也有机会当面提问。GEMBA 项目总监万福麟(John D. Van Fleet)告诉财富(中文版),这种实际案例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正是南加大商学院的特色之一。第四,校方还要求,学生根据地域的不同组成学习小组,规定他们必须每周至少见一次面,集中复习和预习上课的材料。其实,第四条也是南加大文化的体现。在美国,南加大校友之间的凝聚力非常强。龚阿玲在香港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位南加大毕业生,当时她觉得自己还不算正宗的校友,但对方听说她是 GEMBA 学员,高声道: “Big hug, we are one family”(让我们热烈拥抱吧,我们是一家人)。
GEMBA 项目沿袭了南加大严格的教学纪律,比如学生最多只能缺半天课。起初,交大觉得这么苛刻的纪律可能会导致学生中途退出,曾与南加大方面争论。然而,近一年来,首届学生只有四个退出,其中两位是因为身体原因,一位是美国学生,他没有拿到签证,还有一位已经转入下届。
GEMBA 第一届招生时间非常紧,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但仍然超过了预定的目标 45 人,最终招了 52 名学生。今年是第二届,准备招 70 名左右的学生。截止到 1 月下旬,初步报名人数已经超过 400 人。因为 GEMBA 同时在上海、北京、汉城、东京、台北、香港、洛杉矶和西雅图等地招生,因此来自海外的学生比例达 40%。
与南加大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交大管院教师与美国一流教授的交流和沟通,而且对交大管院的行政管理也是一个促进。南加大要求校方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意见, GEMBA 项目组调整了食堂菜单。上海交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副主任、GEMBA 项目主任钱冈告诉财富(中文版),现在有的学生提出座椅太小,又不能移动,很不方便,学校正准备更换椅子。古风在中国也念过大学,知道在中国要校方根据学生的意见改进工作非常困难,因此他很高兴看到交大管院的作风。现在,GEMBA 项目组的办公室管理已经成了交大管院的标杆。 ─作者: 周展宏
复旦奥林: 坚持原则
复旦大学的工商管理教育始于 1917 年,中国前副总理李岚清就是这个专业1952 年的毕业生,因此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复 旦管理学院”)的一个会议室里,还挂著一幅李岚清的题词。谈起复旦管理教育的历史,常务副院长陆雄文深感自豪,因为复旦是中国少有的具备管理学教育传统的大学。或许正因有这种渊源和积淀,在与西方的院校合作时,复旦多了一份底气。陆雄文告诉财富(中文版),复旦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除了美国以外,都要求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学校,因为“美国的管理教育比较发达,前 30 名的学校质量都很高”。
1999 年,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以下简称“奥林商学院”)院长专程到上海、北京和香港等地考察合作办学的可能性。当时,他所考察的院校都答应了他的要求,最后到复旦管理学院考察,结果每一条复旦都要跟他争论,因为复旦不愿意放弃一些原则。但奥林商学院最终还是与复旦达成了合作。事后,陆雄文了解到奥林的院长是位非常精明的犹太人,在美国,他的两位华人同事已经介绍另外一所中国大学,但他总不放心,一定要亲自来看一看。
奥林商学院是美国著名的商学院之一,在 2003 年全美商学院排名中位居第 17,自 2002 年 4 月开始与复旦管理学院合作招收 EMBA,并颁发奥林的 MBA 学位。整个项目设 20 门课,其中 18 门由奥林的教师讲授,每一门配一名复旦的教师协助教学,另有两门课由复旦的教师讲授,讲课时全部用英文,每月连续 4 天上一次课,课程的最后 3 门课要在奥林商学院授课,为时两周。项目主任孟润(Patrick Moreton)开玩笑说,设共同教师,等于给学生一次读两个 MBA 的机会,因为复旦的共同教师有很多人是教授,甚至是博士生导师。另外,孟润认为,奥林商学院也是惟一一家全心全意致力于中国市场的西方商学院。一个明证是,他本人另外一个职业是奥林商学院的助理院长,但他却长年在上海上班。
上海懋勋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继宁是复旦管理学院与奥林商学院合办的 EMBA 班的第一届学生,曾在美国工作很长时间,知道奥林商学院是一所好学校,所以就选了它。他已经毕业,对该项目非常满意,认为师资和教学方法都很好。确实,奥林商学院派到上海的 18 位授课教师中 15 位都是正教授,其中还有多位讲席教授。企安达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缪青是 2004 年 EMBA 班的学生,他选择复旦奥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希望拿一个美国 MBA 学位,因为此前他的教育背景都在中国,作为外资企业的高层,这无疑是个不小的缺憾; 二是复旦奥林 EMBA 班的学生构成也吸引了他,这里的学员主要是企业家和高级经理,而不像有些项目以政府官员为主,有些项目的学员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三分之一的学生并不是中国籍,但复旦奥林的学生多数是华人。复旦奥林 EMBA 共同主任殷志文告诉财富(中文版): “一个班上,只有两三个学生不会说中文。”出乎李继宁意外的是,他还在学习之余交到了很多朋友,同学们也给了他很多很好的生意上的建议。比如,他做零售代理,原来是租门面,同学则建议他买门面,因为房产会升值。实际上,他根据同学的建议改了行。原来他经营钟表生意,但现在改做珠宝生意,因为钟表生意价格风险很高,而珠宝则很小,库存的都是可以增值、保值的黄金、钻石等。或许是发现同学关系太有价值了,李继宁觉得复旦奥林 EMBA 唯一的缺点是活动少了点,但缪青立刻补充说: 可能是因为第一届校方经验不足,现在学生之间的活动并不少。
复旦奥林 EMBA 每年招生约 70 人,学费为 4.25 万美元。陆雄文称项目本身并不赚钱,复旦合作办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中国人才和复旦教师。当然,陆雄文也坦言,其中的有些收益体现在学费之外,比如复旦管理学院新建的教学办公大楼里所有的灯就是由 EMBA 学生捐献的,奥林商学院也给复旦介绍了两位捐助人,他们共为大楼捐献了 80 万美元。 ─作者: 周展宏
BiMBA: 小即美
北京大学有两个培养 MBA 的机构: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北大国际 MBA(BiMBA)。与北大光华相比,隶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 BiMBA 无论是规模(每届总数不足 200 人,称为项目更合适)和名气都稍逊一筹,但凭借其国际化的特色和稳定的质量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
早在 1997 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周其仁教授就感到,全球化的潮流是大势所趋,国际化人才将成为稀缺资源,而培养这类人才的最佳方式就是与境外优秀的教育机构合作办学。1998 年,BiMBA 正式成立,外方是由美国 20 余所商学院组成的教育联盟,授予由 AACSB 国际管理教育协会认证的美国 MBA 学位。
与国内项目要求考生参加政治等科目考试的统考不同,BiMBA 从成立一开始就设定了 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成绩标准。BiMBA 中方院长胡大源说,GMAT 是全球大多数商学院入学的参考标准之一,但对于一般的中国学生而言并不容易,“即使英语能力很好的人也不能保证一定通过 GMAT。因为考 GMAT 要做大量的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练习。”起初,中方希望能对这一标准进行“灵活处理”,但最终被美方拒绝。“后来看,坚持以 GMAT 成绩为入学标准,可以保证学员素质,而 GMAT 又跟第一年课目成绩挂钩,GMAT 分高的学生第一年的成绩不会差,”胡大源说。
除了 GMAT 成绩,BiMBA 在招生时还要看报名者的本科经历。胡大源解释说,如果一个学员本科阶段就读的是一所好学校,通常意味著这个人成熟得比较早。此外,BiMBA 招生时也注意考察报考者的工作经历、业绩与推荐信。胡大源说,“如果你是在一家《财富》500 强公司工作,而且业绩比较好,就比较容易被录取。”对于推荐信,校方主要看推荐人是否了解报名者,并不十分看重他的地位和名气。
面试也是众多 BiMBA 报考者不得不过的一关。面试涉及的问题不是传统的类型,比如“你为什么要报考 BiMBA?”美方院长杨壮说,“中国学生都能应付此类面试。”每位报名者都必须经历由院长和主要教授参加的一个半小时的单独面试。面试用英文进行,校方主要考察报考者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英语能力。
BiMBA 的宗旨是培养“商界的领军人物”。杨壮说,学校并不苛求学生有多少年管理经验,而是致力提高其综合素质,“领导力是可能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得到培养和提升的”,杨壮说。为此,在课程设置上,BiMBA 不仅仅注重通过课堂传授知识,而且努力用各种方式(如设计独到的拓展训练、主题五花八门的讲座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合资企业一样,联合办学项目是否成功也取决于合作双方的配合。胡大源说,首先,双方的决策者必须对项目有很深的理解以及对主要战略的认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90% 的人员是从美国回来的,他们熟悉美国的管理教育体制; 而合作方的美国的商学院院长们也非常了解中国。BiMBA 从一开始就设美方院长和中方院长,身为华人的杨壮已经担任美方院长达三年。这 26 家美国商学院都有百年的历史,办学经验和师资力量都很出色。而且中美双方一开始就定下战略,项目的赢利不分红,继续投资。同时担任美国福坦莫商学院副院长的杨壮说,“我和胡院长互相支持、互相协调、互相弥补、互相监督。我们希望通过合作来建立自己国际化的品牌。”
BiMBA 2003 全日制班的朱洪涛,毕业之际就有三家知名企业的工作机会等待著他,而且年薪都高出他入学时的一倍。喜欢做投资回报分析的朱洪涛不禁对自己当初选择 BiMBA 的决定颇为得意。他有 10 年的工作经验,在日资企业做到了一家分公司的总经理。在选择学院时,他考虑到 BiMBA 绝大部分教师来自国外,而自己的优势也在这方面: 外资企业的经历和良好的英文水准。“当然,我也想成为知名教授林毅夫和周其仁的学生。”根据朱洪涛的计算,在一年半学习期间,学费是 12 万元,其它学习费用不超过 5 万元,直接投入约 17 万元; 如果他不选读书而是继续工作的话,一年半的收入是 15 万元,两项加在一起的成本为 32 万元,但毕业后,他能够得到的年薪至少将增加 1 倍,为 20 万元。同样重要的是,朱洪涛相信自己的学历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学校提供的资料,去年的毕业生人均年收入是 18 万元,今年肯定会超过 20 万元,其中一位学员的年薪达到 80 万元。 ─作者: 李全伟
北大光华国际: 双语双学位
姜毅去年 9 月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光华)毕业,现任职于一家法国大公司,他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他说,能找到这份工作,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己所选择的课程─北大光华国际 MBA。他是北大光华国际 MBA 的 2002 级学员,其中有一年的课程是在法国 ESSEC 商学院上的。他的体会是,相对于北大光华的课程设计,ESSEC 商学院更侧重案例教学,与企业的联系也更多。而且,在 ESSEC 商学院就读的班里,学生来自十几个国家,彼此文化、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一样。姜毅说: “这样的环境可以使彼此得到很大的启发、借鉴。让我变得更加国际化。”
国际 MBA 是北大光华与境外商学院合作的双语双学位教学项目,目前与北大光华合作的是法国 ESSEC 商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 [参阅财富(中文版)一月号《商学院长访谈》]。就读此项目的学生目前以大陆学生为主,也有的是来自港台及亚洲其他地区的交换学员(互免学费,互认学分)。大陆考生必须达到 MBA 全国联考入学的要求,并另外通过校方的英文测试和面试。被该项目录取的学员可自行选择是否赴海外就读一年。选择出国学习的学员还必须通过 GMAT 考试,在完成海外合作学校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将被授予北大光华和海外合作方的两个学位。而那些选择在北大光华读完全部课程的学员,则只能获得北大光华的学位。
据北大光华 MBA 中心主任姚长辉介绍,国际 MBA 一个班通常为 50 人,目前选择去新加坡或法国学习一年的约 30 人。“余下的人有的是因为工作原因离不开北京,也有的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因为海外学习和生活的费用高一些。”
以姜毅为例。他在北大光华和法国的全部学费近 20 万元(北大光华一年的学费约 5 万元),在法国的基本生活费用为 7 万多元,但他在出国学习之前,获得了法国企业的奖学金,可以支付他在法国的 15 万元学费。另一名学生赵磊在北大光华学习了两个学期之后,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学习。在新加坡的学费是 9 万元,基本生活费用是 4 万元,但他也获得了 4,400 美元的奖学金。
姚长辉说,国际班的 MBA 学生的视野开阔一些。从就业市场的反馈看,去跨国公司工作的机会也比较多,平均薪水也会高出本校的其他 MBA 毕业生。
与国内 MBA 的英文教学教师相比,新加坡聘请的教师的英文表达更流利。通过与各国同学交流,学员的英文水平提高很大。而且,从学院的硬件设施上看,国外学校的人均资源占有率仍然高出不少。这恐怕也是姚长辉要努力的方向。─作者: 李全伟
清华经管 IMBA: 本土教师担纲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清华经管”)所有的 MBA 项目中,最受欢迎的是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商学院的合作项目─IMBA。这个始于 1997 年的项目目前在校生为 267 人,毕业 337 人。虽然他们只能获得斯隆管理学院的课程证书,但依然受到跨国企业及本土大企业的青睐。去年清华 IMBA 毕业生的平均年薪是 13.8 万元,而普通的班是 11.4 万元。
清华经管学院 IMBA 班的报考者需要通过全国 MBA 统考、面试和英文考试,学费是 8.8 万元。据清华经管学院 MBA 教育中心主任钱小军介绍,该项目“绝大部分课程已经实现英文教学”,而且完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案例和英文课件,教师上课用英文授课,并要求学生用英文进行课堂讨论。“学生毕业时基本上都具备了用英文交流的能力。”在完成课程的情况下,学生将被授予清华大学 MBA 学位以及斯隆商学院的证书。
与其他商学院的许多合作项目不同,IMBA 项目的师资大部分由本土教师担任,斯隆每学期来三至五位教师,每人授课两三次。钱小军说,清华的这批教师几乎都是在国外学习过的,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到斯隆交流学习。在过去七年间,清华共派出了 32 位教师 41 人次前往斯隆访问,每位教师的访问时间平均为 5 个月。访问期间,清华教师必须研修一至二门课程,并与教授共同讨论相关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为清华 IMBA 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钱小军本人就是到斯隆研修回国后才开设管理沟通课,这门课程当时国内没有,但现在已被全国 MBA 指导委员会列为推荐课程之一。
除了斯隆的名气,许多报考者投考 IMBA 还因为喜欢它的交流项目。学生在自行负担生活费的前提下,将有机会到国外的商学院学习一 个学期。目前,清华经管学院已与包括欧、美、加拿大和日本在内的 23 所国外大学签订了交换项目。2004 年,清华大学向海外派出 IMBA 学生 46 名,接收海外交换来的外国学生约 30 名。钱小军说,学生交换项目实行互免学费和互认学分。
IMBA 2003 年学员李响去年 8 月到美国纽约大学交换学习一个学期。他说,纽约是一个移民城市,纽约大学的外籍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在碰撞、交流,不仅能大大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更能提高自己掌握国际化文化融合的能力。虽
然在纽约的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大约需要 4,000 美元,但还是感觉物有所值。工科出身的黄亚昌报考 IMBA 项目,目的就是成为“国际性的复合型人才”,他被交换到意大利博克尼大学学习一学期,期间的生活费超过 4 万元,但他发现博客尼的教师大部分都有企业工作经历,实战能力非常强。
学生交换也改变了 IMBA 的教学。钱小军说,以前清华国际班虽然也强调英文教学,但由于都是中国学生,说中文觉得很自然,有了国际学生就不同了,英文成了基本功。 ─作者: 李全伟
对外经贸大学: 捆绑名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许算不上是中国顶尖的大学,但其商学院的名气却非常大。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它成功地把自己与国际名校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众多中外合作项目中脱颖而出。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牵手的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这所学校近五年来在美国商学院排行榜上一直保持在 30 位左右。2002 年,两所大学合办的中美国际管理学院(Sino-U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SIM)开始招生,吸引了众多考生的眼球,而 SIM 推出的“三联导师制”更是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SIM 目前只招收 EMBA 学员,采用全英文教学。申请者需提供英文水平的证明,比如 TOEFL 或 IELTS 成绩,或者另行参加马里兰大学的英语水平面试及笔试,毕业后获得马里兰大学颁发的 MBA 学位。SIM 两年学费总计为 2.6 万美元或 21.6 万元人民币,在国内属于较高的。院长刘宝成说: “SIM 班全部是美方教授授课,中方只有我本人和另外一名院长授课,而我俩都是马里兰大学的客座教授。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学费并不贵。”
刘宝成介绍,SIM 采用的是国际最先进的课程体系,分为三个模块: 基础理论、技能课程和毕业设计。基础理论模块浓缩了 MBA 典型课程的精华; 专业技术模块以马里兰大学最领先的信息技术为核心,以领导技能为基础,训练学员如何进行跨文化沟通、商务谈判,如何开展有效的公司治理等; 毕业设计指的是学员入学时就“带著问题来”,在学习过程中与导师密切合作寻求解决之道,所以毕业设计通常贯穿整个学业过程。
SIM 的每一位学员都要面对一个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团队,包括一名马里兰大学的教授、一名对外经贸大学的教授以及一名来自 SIM 特聘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刘宝成说,“我们认为这种`三联导师制'最适合中国学生的特点,他们共同以各自的专长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学生对此也非常认可。”SIM 毕业生、现任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海外事业部综合部副经理的姚浩波说,“这种做法最大限度地让我们从中西文化以及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受益。”
刘宝成院长同时还领导著学院的另一个合作项目─中法国际管理学院(Institut Franco-Chinois De Formation Au Management, IFCM)。该项目成立于 1991 年,是国内最早的中外合作 MBA 项目之一。IFCM 的学生毕业后,将获得法国巴黎第一大学企业管理学院颁发的 MBA 文凭,该文凭为法国大学硕士学位的国家文凭。IFCM 全日制 MBA 两年学费是 6.6 万元人民币,在职 MBA 一年半学费是 8.6 万元人民币。
刘宝成说,IFCM 班的毕业生选择法国企业的比较多。在目前的 500 多位毕业生中,约 50% 在法国公司驻华机构工作,大约四分之一在法国工作。一开始,IFCM 只有一个全日制班,但越来越多的法国企业希望从中招收具备英文能力的员工,学校已经开始在职班的招生工作。─作者: 李全伟
南大商学院: 后发先至?
南京大学商学院(以下简称“南大商学院”)近几年给人的风格一直是不温不火,媒体的曝光率不仅远远不及北大光华和清华经管,连邻近的上海交大和复旦的同行也不如。不过,这一状况很快就会改变: 南大商学院已开始联手国际名校办学,也许想不出名都难了。
中外商学院合作办学并不是件新鲜事,仅仅获政府教育部门认可的项目就有近百个。但迄今为止,愿意屈就在大陆办学的多为国外的二三流院校,中国学生要想就读那些他们景仰的大牌商学院,仍然必须远渡重洋。所以,南大商学院宣布与美国名校康奈尔大学和密苏里大学合作办学引起轰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康奈尔大学是美国常青藤盟校,但与中国的渊源很深,许多中国人称之为“康大”。康大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开始招收中国留学生,并声称是第一所招收中国学员的美国大学,其中国校友中有两人(施肇基和胡适)出任过驻美大使,而康大前校长雅各 舒尔曼(Jacob Gould Schurman)也担任过驻华大使。康大旗下的约翰逊商学院(Johnson School)虽说成立不足 50 年,但已多次在全美商学院排名中位居前十位。据南大商学院赵曙明院长介绍,与约翰逊商学院合办的 EMBA 班将于今年 3 月在南京开学,预计招收学员 50 人。在经过两年的学习(三分之一的课程将由康大教授讲授,其中将有 4 门课程在康大学习)并通过考试和论文之后,学 员将获得南大的 EMBA 学位,以及南大与康大联合颁发的 EMBA 证书。与此同时,南大商学院与密苏里合作的全球 MBA 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学员将一年在南京学习,一年在密苏里学习。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美国安海斯-布希(旗下的百威啤酒是南京最畅销的啤酒)、爱默生电器(南京市与爱默生总部所在地圣路易斯市是政府间的友好城市)等美国大公司的资助和选送学员的承诺,即将面向全国招生。
据了解,这两个项目能够落户南京,与爱默生电器的一位高级主管有关。此人为康大校友,现任爱默生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他在受邀访问南大商学院时对学院印象颇佳,于是代为牵线搭桥,并承诺了数额不菲的资助。康大项目的美方负责人简 海克 凯兹(Jan Hack Katz)告诉财富(中文版),康大去年上任的新校长雷孟(Jeffrey Lehman)对中国非常了解,他意识到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到中国来投资,所以,以“为世界培养一流经理人”为宗旨的商学院到中国来培养人才就显得至关重要。凯兹说,之所以选定南京大学作为伙伴,一方面是因为南京大学与康大多年来一直在其他项目(包括在康大最著名的农业领域)上合作愉快,同时南大商学院也表现出与国际接轨的强烈愿望。比如,每年都坚持选送两位教师去哈佛商学院学习案例教学法; 另一方面,康大围绕这一项目进行的市场调查的结果也非常“鼓舞人心”,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实施这一“康大全校目前唯一的合作办学项目”。
让一些报考者满意的是,他们的花费并没有想象的高─学费 19.8 万元,赴美学习的食宿及旅费 2.5 万元。这一价格虽然高于南大商学院的其他 EMBA 项目,但与北大和清华这类国内一流商学院的 EMBA 学费相比,仍然要低 20%~30%。目前,南大商学院的学员主要来自本省、山东、安徽,而上海地区的商学院距离南大所在的江苏省会南京仅 300 公里,不仅吸引了江苏富裕的邻居浙江的学生,而且也在江苏境内与南大争夺生源。赵曙明院长称,学校无意通过头几期招生就实现盈利,主要目的在于“为未来模式积累经验”。凯兹则表示,这一收费标准“有竞争力而且物超所值,约翰逊商学院 EMBA 课程在美国的收费是 10.5 万美元”。
赵曙明院长称,如果第一期合作顺利的话,此项目有可能在未来授予康大学位。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这一点吸引力之大,不言而喻。同时,不少业界人士也相信,如果这两个定位高端的项目能成功实施,南大商学院也将奠定自身在国内同行中的地位。事实上,南京近几年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外来投资猛增,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见 2004 年 11 期《中国最佳商务城市》),也为南大商学院创造了好的外部条件。当然,可以预见的是,国际名校来中国发展终将成为一股潮流,南大商学院不过是占了先机而已。这些项目是否能够最终成功,正如赵曙明院长所言,“还要由市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