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秋两季,北京就有一部分人变得很忙碌。他们主要是文物鉴定专家、艺术品收藏家、拍卖公司负责人、博物馆馆长以及社会上的文物鉴定爱好者。他们的目的很明确:看东西。什麽东西?上千万元一件的艺术品。
今年 4 月末的北京,拍卖会上千万元一件的艺术品至少有 3 件:一件是盛佳公司易苏昊经理手上的米芾的字,据说上了清代宫廷藏品目录《石渠宝笈》,共 5 幅。之前上过《石渠宝笈》的是北宋的《张先十咏图》,经翰海秦公一拍,以 1,780 万元成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这几件拍品当然只能由国内博物馆和企业收藏,个人无权收藏。个人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年代必须是乾隆 60 年以后,也就是 1795 年之后,还不能沾“宫廷”的边,这是中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
第二件是宋徽宗的字。宋微宗的词流传了很多朝代。他的亲笔字能流传至今,且首次现世实在是个传奇。嘉德公司今年春季的拍品中就有此一例。有中国藏书第一人之称的田涛说,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称,用来评价宋版书的物稀价高。
这个时节的北京收藏家云集,香港的佳士得公司自然也想吸引买家,于是携宝而来,给收藏家提供了重新分配银两的机会。佳士得带来的是一幅明朝永乐年间御制刺绣唐卡,估价 1,000 万─1,500 万元港币。鉴赏家说这一刺绣唐卡是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中的精品。
艺术品收藏家之间“斗藏品”,看谁能有真品、稀有品、直至绝版品;比谁花钱更多;比谁造化大,能遇到优秀鉴定家推荐真品。拍卖公司是中介机构,他们之间也有一比,比谁能收到真、稀、绝藏品送拍。
1.专家怎麽鉴定
去年 10 月的北京,在正午垂射的阳光下,在干燥的空气中,佳士得香港公司书画部的马成名疾走在各大收藏家、收藏机构、鉴定机构之间。身高 1 米 60 的他,手上拎着最普通的尼龙袋,里面装着后来卖到 1,450 万港元的《乾隆大阅图》。
当缂丝《乾隆大阅图》呈现在中国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的画案上时,15 米的长卷在徐先生面前被徐徐展开。当长卷刚展开到二叁米时,徐先生就激动地说:“不用看了,这个不会是假的。”因为精美至此,无法造假。据专家说,此画应该是曾经得到过当时清王朝西洋宫廷画家的指点。有拍卖公司老板说曾拍卖过这种“江南织造”的缂丝包袱皮,一个包袱皮就卖了 10 万元。
单国强先生是故宫的字画专家。单老有一次到芝加哥博物馆参观访问,得见一幅馆藏的明代画家沈周的《石湖归棹图》。“人家知道我是研究沈周的,特意将这幅画拿出来让我欣赏。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不错,是沈周晚年时的一幅作品,后来一看有的地方画得不太好,有一些毛病。比如树的画法,沈周的树画得都是两根直线直着上去,而这幅画画得跟麻花一样,拧着画上去。心里琢磨,怎麽会是这样画的。后来就看款子,一看是明成化二年。拍照下来后一查,成化二年,当时沈周是 40 岁,40 岁算是他的早年,画得还很细腻,而这张画的风格是他晚年的风格。时代就不对了。进一步的考证就证明是假的。后来和一些‘大家’再谈,都同意我这个观点。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早年款子、晚年风格的赝品。”当问及这件事跟芝加哥博物馆说了没有时,单老回答说没有。“但和一些国外的朋友说了。这个东西要小心。不好直接说,比较忌讳。”
2. 怎麽找买家
资深的拍卖公司对买家的地域分布是有一定把握的。比如今年 9 月 20 日香港着名藏家叶承耀医生的多年珍藏品拍卖,就定在纽约。叶医生曾任香港着名藏家组织“敏求精舍”的主席,也是香港东方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在中国艺术品收藏界这个圈子里,听到叶医生的名字,众人脑海中即会浮现出美丽的明式家具。这次拍卖难得之处在于整个收藏系列 68 件一次推出,避免了一般藏家留一级品、送拍二级品或留二级品、送拍叁级品的弊病。
这批成交总额预计为 380 万美元的家具被佳士得公司定在纽约拍卖是有想法的。佳士得驻京办单女士说:古家具拍卖一直以香港为辅,纽约为主。自从 1996 年在纽约的家具专场拍卖会起,就引起了国内外买家对家具的重视。当时发起的中心在美国,在那里可以吸引众多的外籍人士,而香港、台湾买家只要喜欢,跑到天边也会买回来。
而今年春天的那块唐卡,中国人不喜欢,为什麽还安排在香港拍卖?专家说,那是因为唐卡一直为欧美人收藏,现在是他们的后代出货的时候,不会再买进;日本人一直收藏各国艺术精品,像油画收凡高的、瓷器收宋明官窑,这块同等 品、全世界仅存 4 块的唐卡,应是日本藏家志在必得的拍品。
唐卡一直不被汉人喜欢,国内市场价格一向比国际市场价格低。原因主要有叁:一是没有深入研究,未能形成专家群;二是图腾虽颜色艳丽,但不赏心悦目,不是神就是鬼的,所以汉人不喜欢它;叁是欧洲人动手早,一直以来总是想方设法买唐卡,他们欣赏、研究、收藏唐卡的历史比中国的汉族人要长得多。而且唐卡大都在庙里,因此只能从庙里获得,存世就会越来越少。不像青铜器,挖一个墓,就有可能出一堆,又不会腐烂。
现在,普通的唐卡市场还比较平和,品质好的在国际市场却抢手之 。收藏唐卡的人本身就不多,价格又很贵,国内藏家能收到好的唐卡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只怕今后当大家有资金能力竞买时,可能已经没什麽好的了。
据了解,这幅唐卡精品由美国人送拍,买家来自日本。台湾有人出价,但没争过日本人。台湾人买,是因为他们收藏比较早,研究唐卡也比较早,企业收藏艺术品又有减税优惠,所以一些国际市场上的中国文物精品,台湾人出大价钱的比较多。
3. 中外买家的差别异
古董赚地域差价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从国外买回手续则很复杂。比如从纽约买古董家具,要先上出入境增值税,出境时再办理退税手续;入中国海关时还要求执行《动植物检疫法》。象牙制品就更麻烦了,如在美国购买,需先向美国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申请许可证才能出境;入中国境后,为以后出境方便,还需向中国市级林业局申请许可证。这些烦琐的手续对于机构收藏没有影响,因为这些机构已经习惯于这些手续,而且有专人跑各种手续;对于个人收藏来说麻烦则太大了。但港台地区受此影响不大,对于以古董买卖为生的人来讲,古董就是要赚地域差价,除掉一切费用仍有得赚就可以做。所以至今,全世界最好的家具经纪人和家具古董店仍在纽约。
地域差价反映了各地收藏品味的不同。去年 11 月在伦敦拍卖中,一件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梅瓶的定价 为保守,仅为 4-6 万英镑。独具慧眼的亚洲藏家经过一番白热化的竞争,最终落槌价高达 60 万英镑,足足高出估价底限 10 余倍。
收藏家马未都认为:古董价格国外和国内肯定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审美观点的不同。目前,中国高档古董在国外贵些,因为西方人研究中国文物已超过 100 年,博物馆藏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精品,他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的历史也比我们时间长。低价位的古董也是国外贵,他们把一、二百美元当我们的一、二百元人民币来花,丝毫不觉得贵。中档的,国内价位就偏高了。这是因为自 1840 年到 1990 年中国文物一直外流,导致古董稀缺价高。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花觚,国外几千美金一只,国内就得 10 多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