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世博会开幕已经不到300天了,上海的各项施工工程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用“遍地开花”来形容现在上海的施工情况再贴切不过。多家酒店正在紧张建设中,都希望能赶在世博前开门迎客。这一切都为了争夺一个商机:2010年世博会。为期半年的世博会给上海酒店业注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7000万人次的世博会总参观客流量让投资者和酒店管理公司都兴奋不已。
对于世博会,人们给予了巨大的希望,希望它会是一个可能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领着中国破冰向前、冲出阴霾。而在这特殊时代背景下,世博会将会给酒店业带来怎样的推动?世博会后的上海酒店业会是怎样的走势?就此迈点网记者采访了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对于世博会戴斌教授的观点更加客观和理智。
世博会,酒店业的一次机遇
迈点网:受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影响,现在酒店业整体形势并不好,那可否把世博会看成是一个酒店行业扭转局面的契机?
戴斌:可以肯定地说是一次机遇,由国家旅游局、文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等机构共同主办的世博旅游论坛的主题就是“上海世博:中国旅游经济的巨型引擎”。根据世博会主办机构的信息,明年世博会期间,将有24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约7000万人次到访。半年时间内,如此庞大规模的到访者必然会对包括酒店在内的旅游经济起到一个市场扩容的作用。同时,政府和业界为了本次盛会的成功,也会在环境整治、公共服务、产业品质的提升方面做更多的工作。需求、供求和产业环境方面的变化,都将有效提高酒店产业的市场预期,以及行业的整体市场宣传和企业营销工作。同时,对于酒店产业,特别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酒店业而言,也是一个品质提升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迈点网:世博会的召开对酒店业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那些方面?
戴斌:市场方面,短期会有一个可以预期的市场增量。为期6个月的事件延展时间,7000万的访问量,加上世博会前后与此主题相关的会议、展览等公商务活动必然会为当地的酒店业带来极为明显的消费需求增量。同时,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盛会,加上我国举国办会的体制,也会让国内外的媒体对上海更加关注,从而有效提升上海做为旅游和旅行目的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产业方面,通过更多的行政支援计划、经理管理者培训计划以及更多的学术研究资源的介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区域酒店优化结构,提升商业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运营质量。
需要提醒政府和业界的是,区域酒店市场也有可能在短期需求放量增加的预期下,出现更大幅度的产业供给,从而加大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非均衡程度。
世博后入住率出现适度下降是必然的
迈点网:像之前昆明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后都出现了酒店入住率下降、房价下跌的情况,虽然上海世博会情况不一样,但是否世博会后也会出现此类状况?您认为世博会后上海酒店业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走势?
戴斌:世博会是“经济奥运会”,我想不会出现北京奥运会期间那样过于严格的需求管制和安全政策的。同时北京奥运会刚结束就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所以下降的比较严重。上海的情况肯定会好一些。但是适度的下降是必然的,阶段性新增的需求可能自然转化为长期可持续的需求的,而新的供给则不会在短期内从市场上消失。
迈点网:据数据显示,为期半年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预计总参观客流量将超过7000万人次,上海床位缺口超过10万张。但仅凭这些数据作为大量建设酒店的理由是否有点太过于简单了?
戴斌:肯定会有一定的短缺。同奥运会一样,我看上海的供给短缺也是有时间(开闭幕式)和空间(世博园周边)的结构问题。希望上海方面更进一步的了解酒店市场供求的总量与结构的问题的,不要所有的短缺都通过新建设酒店的叙径加以解决。比如说大量社aihuau.com会旅馆的改造、民居客栈的开发,以及上海周边城市酒店的统一营销和接待规划,总之,要多从存量方面做文章。
市场需求有弹性的,但是酒店产业供给一旦现实化了,则很难退出市场。要更多从产业供给的基本面加以考虑,世博会期间的酒店供给规划需要更为科学、更加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高星酒店供过于求状况短期不会改变
迈点网:您之前曾表示“中国酒店高端市场供给量增幅远远高于高端旅游需求的增幅”,但世博会会带来大量客源,这是否会缓解高星酒店供过于求的局面?
戴斌:短期内肯定会有外生性需求拉动的市场增长空间。但是综合考虑到产业基本面上的供求状况,全球金融危机对高端旅行和住宿需求的抑制,以及全球范围的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还以一些政治方面的影响因素,中国酒店高端市场的供给存量以及新增供给量的速度均大于需求的总体状况短期内不会得到有效的改变。
再次说明,中国旅游经济运行正在进入一个以国民旅游为绝对主体的大众化旅游新阶段。大众旅游时代的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是消费基数大,而人均消费量小。产业演化脱离不了市场基本面,无论是政府发展战略,还是商业投资行为,都要了解并尊重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迈点网:现在可以说很多城市高星级酒店市场竞争残酷,而那些投资商建酒店之前肯定也会进行调查和衡量,那为什么还是不断有酒店在建设?
戴斌:在政府土地政策的推动下,大量的房地产商进入酒店产业。加上一部分国有资本的非理性投资,这是新增酒店供给的最重要现实因素,也是中国国情和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而在所谓资本运作的模式中,酒店被视为可以长期持有,长期增值的物业,投资者寄希望于通过商业地产的价值增值实现投资回报。但是宏观体系来看,任何产业领域的资本运作都不可能长期脱离产业基本面。
再有就是企业家的信心的“合成谬误”:每一个投资者尽管产业结构有问题,但是都认为别人会失败,而自己会成功。
不同地区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特殊原因,但是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迈点网:虽然现在一线城市高星酒店市场趋向饱和,但众多国际酒店品牌还是加快在中国发展步伐。您对此怎么看?
戴斌: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奠定了较好的酒店产业发展基础。同时寄希望于商业地产本身的增值。从市场策略上看,也可能有培育自己公司品牌的因素。
迈点网:按照中国经济目前发展的速度来说,中国酒店结构性产业过剩的问题未来能否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政府要占主导来进行引导和控制?
戴斌: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在信贷政策和土地政策方面有一定的作为空间,但是调控手段不是很多。我希望更多地通过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信息公开和窗口指导对这一问题进行市场引导,这应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迈点网:您认为上海酒店业应该如何抓住世博会这个机会,谋求更好的发展?
戴斌:我想上海酒店业界和行业主管部门对此已经做了系统的考量,并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上海业界的同仁们能够从战略上立足世博,着眼长期,紧紧抓住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是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