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在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却很难再重新定位自己的名誉。你通过每个工作日里的一举一动亲手构建自己的名誉,然后它便逐渐在他人印象中定型。你的名誉不只会成为你的墓志铭,更类似于棒球运动员的击球成功率——到赛季末的时候,哪怕想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极其困难。要成为一名发挥稳定的击球手,在整个大联盟赛职业生涯中,你需要年复一年地对着来球挥起球杆,需要一点一点地提升自己的平均击球成功率,最终才能获得肯定。另外,名誉在人生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时间越来越提前。人们曾经把名誉当做一种类似遗产的东西,一种到了职业生涯的后半段时间才需要去操心的事情:那时你已经取得了事业成功,这才开始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现在,雇主们甚至会浏览应届毕业新职员的MySpace 主页。这好比你的击球成功率将不再限于你在大联盟比赛时的表现,还要考虑你在小联盟乃至业余比赛中的每一次挥杆。你还不谙世事时的一言一行都将伴随你的整个职业生涯。名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你一生时间里的每一次交流、每一个手势、每一件小事逐渐构筑起来的。就连史蒂夫8226;韦恩这种以大型商业成功闻名于世的商人,都认为名誉的建立是生活当中小事的累积,是你每一次互动当中留给别人的真实印象的集合。“建立名誉不像是华丽的本垒打,”韦恩说,“倒更像是普通的一垒或者二垒安打,在每一个小机会中取得的小成就。”如今,构筑名誉的方式只能靠真诚的行动,时代的压力让你必须从起跑线开始,就充满诚意地待人处事。德崇证券公司最终倒闭了,由它带动起来并在20 世纪80 年代红极一时的垃圾债券市场也在1987 年的黑色星期一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迈克尔8226;米尔肯自己则变成了这个时代贪婪与企业非法敛财行为的代言人。尽管有人怀疑这位沉默的金融天才之所以变成这样一种形象,背后可能有媒体、他的辩护律师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串通起来的权谋阴谋[ 纽约前市长鲁道夫8226;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 是当时米尔肯的首席辩护律师,后来全力支持米尔肯获得总统特赦],但不管怎样,米尔肯都付出了代价:他不得不度过多年的牢狱生涯,支付美国证券历史上最大金额的罚款,并且还被终生禁止从事他最擅长的事业,只能默默地面对自己支离破碎的人生与个人名誉。许多年过去了,米尔肯通过他的家庭慈善基金会全心投入到与癌症研究和公共教育有关的慈善事业中,他在帮助他人,同时这些行为也正在帮助他逐渐拾回丢失的名誉。看起来,米尔肯已经由一个追求事业成功的人演变为一个追求自身意义的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他从关注自我转变为关注他人,并找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救赎方法。在透明化的世界中,失足者将更难获得改过自新的机会。现在,人们可以更轻易地看穿你的一切,同时由于变数无处不在,修补破裂的信任也变得愈发困难。一旦从信任的悬梯上失足滑落,你就不得不狠狠地摔倒在起点。名誉是现在已知唯一可以预防这些局面发生的解决方案。从某种程度上讲,名誉就是疫苗,它能主动阻止对方对你产生疑虑与不安,让你避免遭受被怀疑之苦。

在当前高度连线、高度透明的世界环境里,对How 力量的追求要求我们不能再通过主观手段管理名誉,而需要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竭尽所能地争取名誉。好的名誉就像登山运动家手里好用的绳索和钢锥,再出色的登山健儿都难免有滑倒甚至坠落的时候,而好的名誉就像登山运动家手里好用的绳索和钢锥,在逆境中,只有名誉的绳索才能帮助你避免失足坠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