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幼儿园品牌 做好品牌管理,知名就是利润!
企业中的品牌管理包含了两层含义:品质管理和推广宣传。品质是基础,没有良好的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成就不了优势的品牌。目前市面上形象良好的品牌,都是有优秀品质的产品(服务)作为后盾。然而在战略趋同的今天,很多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市场活动、广告宣传以树立品牌,却忽视了员工的培养和内部品牌建设,导致失败。比如曾经是“五大”之首的安达信在一夜之间倒闭,不是因为广告或者市场推广做得不好,而是内部员工操守出现问题,与公司之前传递的品牌价值出现了分裂。 谭小芳老师认为,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品牌管理是通过整合管理消费者同企业的所有接触界面(比如:广告、公关、视觉识别、产品、销售、服务、商誉等等)来管理消费者对企业的整体体验的过程。 从品牌管理工作人员角度来讲,品牌管理通常包括品牌目标、品牌定位、品牌架构、品牌识别、品牌传播等等,其中由于不好衡量常常被忽略的是品牌目标,最棘手的是品牌定位,最考验效果的是品牌传播。以下就品牌目标、品牌定位、品牌传播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确定品牌目标之前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企业战略目标基础上梳理出的品牌目标,才能保证企业未来发展的一致性、长期性。品牌目标确定以后,再进一步分析品牌现状与品牌目标的差距,一方面可以为品牌定位、品牌架构以及品牌延伸等方面规划工作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为日常的品牌管理、市场推广活动提供依据。避免在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过程中,常常以牺牲品牌长远建设的利益为代价。 品牌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保障,品牌短期目标制定的越具体越量化,执行起来越好操作。目前品牌短期目标通常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方面: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品牌渗透率;品牌溢价能力;品牌投资回报率;单品牌贡献率等等…… 品牌渗透率、忠诚度和品牌溢价能力是衡量品牌是否成功的关键标准,渗透率能够不断地扩大消费群体,忠诚度可以增加每一消费个体对该品牌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量,而品牌溢价能力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日化行业而言,这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大宝为例,中国化妆品市场拥有700亿元的总销售额,2005年,“大宝”销售额达到7.8亿元,仅占有1%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至2003年起,大宝的成长指数徘徊不前,只有不到2%的利润空间,同时,合资、外资化妆品企业的利润都很高,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30%。十几年间“大宝”如果能够制定明确的品牌发展目标,并且定期检查品牌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现状的差距,采取积极的措施将品牌渗透率、忠诚度和溢价能力几方面提高上去,大宝完全可以生存得更好。 在品牌目标明确了以后就要进行品牌定位,定位是品牌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它确定了品牌工作的方向。可以说品牌的成功和其准确清晰的品牌定位是分不开的。目前市场上对品牌定位的说法很多,导致许多企业品牌管理人员对品牌定位的理解比较困惑,比如:到底怎样理解品牌定位?成功的品牌定位是怎样的等等。 品牌定位就是企业在目标市场中给品牌找一个位置,告诉消费者这个品牌是专为哪些人设计的,能给他们带来哪些功能上的益处、情感上的益处,并给出充足的理由让大家相信买了这个品牌就能得到这些益处等等,同时企业常常将企业品牌定位的深刻内涵高度凝练成一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企业广告语来帮助消费者理解并记忆品牌定位。例如:宝洁的“宝洁公司,优质产品”;拉芳的“拉芳出品,优质保证”;西门子的“杰出表现,如你所愿”等等。 特别需要明确的是品牌定位不是用来和客户作直接沟通之用,而是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原点,企业的一切营销传播活动都要围绕品牌定位展开。品牌定位制定了以后还需要通过多种品牌传播的方式(产品、包装、运输工具、销售场所、销售人员言谈举止、客户服务处理、媒体宣传、企业商誉等)传递给消费者,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确定以后,以品牌定位为出发点,将品牌的核心价值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内部能力是品牌内部传播的关键,在企业里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要加强品牌建设,将品牌建设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中去”那么如何将品牌建设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中去,落实了以后企业又期望得到什么结果?企业常常没有明确的答案,事实上这就是企业品牌内部传播的过程。 在内部传播过程中主要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在企业文化层面梳理品牌理念和定位,在企业内部推广企业文化的同时推广品牌的理念和定位,并落实到员工的行为规范中去,最终反映在员工的举止、言行中,使其每一次与客户接触都在为品牌增值。
比如:如果一个日化企业的品牌定位以“创新”为主,那么在整个企业就要倡导一种“创新”的文化,在产品研发方面要积极保持一种“创新”的优势,在产品外观设计方面要不断的探索新款式、新材料的应用,在品牌推广方面,要积极通过各种创意表现和媒介渠道体现“创新”的品牌定位。 在内部管理方面,积极采用管理方式以及各种机制的创新,同时还要将对“创新”的要求落实在员工的工作和行为规范中,这样通过不断梳理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使“创新”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举止、言行中,在内、外部品牌传播的双重作用下提升品牌的形象。 品牌的根本要素是人,一个成功品牌的塑造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或一个咨询公司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要求全体员工都必须有品牌管理意识,有意识的维护品牌形象,即要进行“全员品牌管理”。例如,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不仅需要卓越的销售,优秀的设计,精良的制造,也需要优质的施工和真诚的服务。 因此,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觉的品牌意识基础上,一个企业才能最终塑造出良好的品牌。例如,如果一个建筑企业的销售员把自己公司的工程质量说得如何如何优异,但是工程竣工后,每逢下雨必漏水,打电话催促维修又“只听人答应,却不见人影”,那么这样的企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塑造出成功的品牌。换句话说,品牌塑造必须以优异的工程(产品)质量和真诚的客户服务为基础,所以说品牌塑造需要全体员工的全程参与。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品牌,企业品牌要以企业员工的个人品牌为基础,亦即企业的“大品牌” 很大程度上是由全体员工的“小品牌”有机集合而成。企业要进行内部品牌管理,其员工必须重视个人品牌的建设,因为企业员工是外界了解企业的“活广告。 只有良好的个人品牌形象才能传播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否则,企业的品牌形象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成了“无本之木”。尤其是企业销售人员的个人品牌,它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企业品牌的评价和定位。一个衣冠不整、说话吞吞吐吐的销售员即使把自己的企业说得天花乱坠也很难赢得客户好感。 找到目标受众并建立联系、与之沟通,并不仅仅只有广告投放一种方式。发动广告,费用高,沟通效果也不好,只是在找不到更精准沟通手段时的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大凡老板们在面对策划咨询公司们的提案时,一定要对其中广告投放部分格外谨慎,如果广告投放过于宽泛,远远超出了自己小众产品所需要,那只能说明是策划公司们欲盖弥彰的无知。 想更精准的与小众群体进行沟通,广告不是首要的选择,品牌总监在设计传播战略时,应首先考虑小众活动与媒体炒作来发动,这种战略多见于一些锁定高端消费群体的奢侈品。广告解决不了将特定受众聚合在一起沟通交流的功能,但是活动可以。活动推广,不管是招商、赞助、评选、大赛、新闻发布会还是促销活动,都是在努力与一部分特定的群体进行面对面沟通,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畅快交流,在交流中慢慢接受品牌所传递的认知和改变。 相比硬性的广告投放和隐性的媒体炒作来说,活动推广是一种更软性更人性化的交流方式,对小众人群的沟通和影响效果远比前两者强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广告和媒体炒作,成为品牌传播的主导工具,在解决生意问题的品牌传播里,每种工具都有缺陷和使用限制,没有任何一种工具可以成为主导,品牌总监唯一要做的就是洞察与跟随生意变化,不要自我设定传播套路,视销售需要灵活出击。
更多阅读
《turning point》,这就是爱! lewis turning point
这一个短片,就是我曾找寻很久的短片,终于在国内网络上找到可以观看的链接了。(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第一次看这则短片的时候是七年前,我的外教老师,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妇推荐的,记得当时我还为此写过一篇很长的英文观后感,标题就是《Turning
“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让子弹在我们脑子里再飞一会儿鄙人向来不喜凑热闹,用朋友的话说“是个不合群的怀疑主义者”,因此,任凭去年底几档贺岁片热炒,即便单位当福利发的电影卡攒起来金额也有数百中国“刀”了,都懒得去影院!过节闲暇,网上看了《勿扰2》,感觉冯导
品牌指导站 品牌管理,别让不专业指导专业
品牌管理一定是个系统工程,如果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做成什么样算什么样”,或者“顺便提升一下品牌形象”等类似的思想和行为,那么,品牌问题很快就会成为企业做强做大的最大障碍。要让品牌成为企业腾飞的翅膀、助力成长,我们需要
战略品牌管理理论 为什么要进行战略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已成为今天企业发展与竞争的最重要的战略之一。成功的品牌战略是通过增加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价值(心理体验)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简言之,就是告诉消费者你为什么要买我的产品,或我的产品具有什么更大的价值。今天许多企
起底网络红人郭美美 从“郭美美”看网络时代的品牌管理
常言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常言又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根蜡烛也可以照亮整个房间。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小因素的大影响,当然所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放之到品牌塑造也同样如此,一个组织成员一个行为,就可能对整个品牌产生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