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全球化 《世界是弯的》第4章(印度、中国与全球化)



印度、中国与全球化

预言中国有一天将会引领世界,可能要比以前人们所预言的日本、法国、前苏联和阿根廷有可能会引领世界更让人确信。但不要把印度这匹候选中的黑马算在内。我没有单独就印度的经济写作一个章节,因为印度经济同中国经济相比,对全球经济体系带来的影响还是相当小的。印度不是一个主要的资本出口国,其制造产业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而且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也没有达到中国那种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程度。

 印度全球化 《世界是弯的》第4章(印度、中国与全球化)
当然,由于拥有大量教育素质良好、能熟练使用英语的中产阶层,印度经济也正处于腾飞阶段。如果中国是“世界工厂”,那么印度也称得上是“世界办公室”(也就是后台管理系统)。一般情况下,“办公室”所提供的产品要比“工厂”提供的产品稳定得多。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所依靠的是无法预知的并且完全无法控制的外部变量—出口和外部投资的流入,而印度的经济发展虽然依靠外资不多,但其优势是更多受国内需求的驱动。

事实上,在以前,印度经济也遭受过通货膨胀、相当不协调的政治领导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发展极其关键的效率低下的基础设施的制约(这就是为什么印度现在要大刀阔斧地开始基础设施建设)。今天印度的制造业者所花费的电力成本是中国制造业者的2倍,而铁路运输成本是中国的3倍,因为中国曾经首先对制造业进行了大量投资。而且,虽然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印度的通货膨胀率从14%降低到5.5%,但仍然还需要继续降低。

还有一点,中国在1979年就放开了经济发展,这要比印度领先12年,因为印度从1991年才开始了全面发展。然而,印度在当前发展阶段的优势可能比中国更加明显。到今天,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大体相当于中国改革开放15年之后的数额。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更高,但印度的经济发展更稳定,而且金融部门的不良贷款数额更低。

印度在技术领域也更胜一筹。威尔8226;赫顿在他的书《迫在眉睫:我们为什么要把中国当做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The Writing on the Wall: Why We Must Embrace China as a Partner or Face It as an Enemy)中认为,印度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已经远远地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尽管中国拥有大量的投资……中国仍然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因此,这里的问题不是印度已经做了什么,而是在未来几十年,如果按照其政府所承诺的,印度的基础设施、限制性的劳工法令更加完善,其他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得以转入正轨,那么印度该如何去做。但也有一种情况会出现,即如果全球生产达到了一个饱和点,而中国又试图在全球服务领域进行竞争的话,那对印度来说将会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动力强劲的经济体。它的动力来源于对即将到来的技术洪流和贸易额日益扩大的出口的需求—至少是现在。在中国经济进行软着陆的时候,这一动力的任何缺失—不论是投资缩减、出口下降,还是技术失误—都有可能对中国经济体系带来多重负面影响,这一点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也是一样的。中国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拭目以待,比如,如果中国的通货膨胀恶化,或者欧洲和美国要求与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互惠,而中国出于各方面原因却无法提供。

回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我开始从事市场咨询业务的时候,日本还与中国今天的这种经济状况非常相似。日本,这个全球储蓄额最大的国家,所展现出来的产业力量也是巨大的,很多人预计它有可能引领全球经济。但由于在利率、货币以及银行规则的实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政策性失误,事情好像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发展。正如我将在下一章阐述的,自由的金融市场时常会产生令人恐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然而,最糟糕的经济体系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缺陷的人类通过行政控制和政府法令,试图去管理由复杂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结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5008.html

更多阅读

金融脑筋急转弯 《世界是弯的》第9章(金融市场的阴谋家)

美国金融服务业一直受到世界各国觊觎,也是美国能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少数几种产业之一。坦白地说,这些国家巴不得看着美国金融业死在过度监管的囚衣下—被束缚使其优势尽失。但话说回来,如果不像做手术一样精准地进行提高操作透明度和

声明:《印度全球化 《世界是弯的》第4章(印度、中国与全球化)》为网友飞车妹子雄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