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机会集向后弯曲 《世界是弯的》第1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投资机会)](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045649949411.jpeg)
虽然全球化有缺陷,有时候也会让人失望,而且还经常无法预料,但正是这种全球化成为创造财富的机器。然而,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25年之后,我们仍旧不明白全球化所有的含义—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也了解到,尽管全球化体系已经延续了几十年,但政府政策制定者和政治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对今天经济的独特性还知之甚少。对很多人来说,经济就好像一个静态的实体,它只是一个在阶层冲突上升的时代进行政治角力的附属品。实际上,全球经济更像动态的、活生生的有机体。《新闻周刊》的罗伯特8226;塞缪尔森注意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统计数据:“每3个月,就有700万~800万美国人失去工作,但同时又有同样的或者更多的工作机会被创造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新的全球经济体系和旧的经济体系完全不同。在旧的经济体系中,公司和它们的管理精英打造了一个全球控制系统,以维持这种经济的相对稳定状态。而现在,情况正好相反。多年以前,大型公司就一直冒着被那些善于冒险和进取的公司挤垮的风险—而这些冒险公司也随时都会面临失败的危险。正像IBM公司的生存曾经被微软公司威胁过一样,现在微软公司的生存又被正在崛起的互联网新兴公司,比如Google,或者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Linux所威胁。而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我们正进入一个交互式影响的新时代,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大规模合作正在改变我们创造价值和增加价值的方式—这种状况的复杂程度得以加深。这是一个大众史无前例地参与国际商业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这种蕴藏着无限动能的变革会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强音。在后面的章节中,我将讨论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在这个国家,政府正在对互联网内容进行法制化管理。然而,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不稳定性日益加剧的世界上,我们没有选择,只能置身于全球化的市场之中,巧妙地引导并利用它,尽可能地做到趋利而避害。正像比尔8226;克林顿在2000年的国情咨文中所说的:“我们不会走回头路,因为我们开放而有创造性的社会所获取的收益是无与伦比的。”在全球化创造巨额财富的背景下,今天的世界到处充满了金钱和财富。而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这些巨额的财富在美国找到了“避风的港湾”。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前执行副行长迪诺8226;科斯目睹着每天流动的巨额资金颇有感触,他说:“这简直就是流动性资金的洪流。生产力革命在全球已经消失了,因为世界的变化如此迅速,而且世界已经变得如此富裕了。”事实上,现在全球的投资机会还是不足的,因为有太多的资金都投到了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比如,自从1995年以来,有6.5万亿美元的境外净资产投入美国,这些投资要比这一时期的贸易逆差高出1.7万亿美元。国际体系已经处于失衡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美联储主席本8226;伯南克要呼吁长期保持全球的投资平衡。他认为,美国需要“把非贸易产品和服务的资源转移到生产那些可进行贸易的产品上”。这也就是说:美国需要在扩大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同时,减少它的财政赤字以及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然而,这种转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在这期间,美国还是需要依赖国外投资的。事实上,美国政治团体的一些核心人物非常反对外国投资—甚至把这种投资看做是“妖魔怪物”,因为他们认为,外国投资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生存环境。但情况并不是如此简单的。从短期来看,实际上,这种态度对美国的威胁是,很多投资者都会认为美国不再接受外国投资。几十年来,全球投资者都把美国经济看做是国际资本的安全“港湾”。美国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宝库”。在美国财政状况重新稳定,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结构很少依赖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金融体系恢复平衡之前,没有任何人会改变对美国投资环境的这种看法。但现在,美国一些政治人物对外国投资的抵制情绪已经开始使全球金融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精神紧张了,因为他们正在把接受投资看做是玩火自焚。最后,未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都会归结于这个基本的问题:今天的巨额流动资金仅仅是贪婪的金融投资者寻求短期投资收益,然后又将资金迅速抽回的可怕的副产品吗?而且,这些巨额流动资金难道就是“幼稚的”中央银行家允许“疯狂的”信贷资金存在这么长时间的结果吗?或者这些巨额流动资金的确反映了全球经济中财富的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