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上海研发中心 我们看重研发工作和人才培养─访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



    诺华(Novartis)是一家拥有 250 年历史的公司。早在 1758 年,公司创办人之一的嘉基先生就开始在瑞士巴塞尔经营化学品、染料和药品。另一家公司山德士创建于 1886 年。1996 年,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宣布合并,成立了诺华公司。2007 年,诺华全球销售额 398 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医药公司。在全球各大制药企业中,诺华是唯一一家在制药、非专利药、疫苗及诊断试剂、消费者保健四个领域都保持领先的企业。

    “诺华”源于拉丁文 novae artes,意为“新技术”。公司的中文名取意“承诺中华”,即承诺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嘉基公司 1886 年就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改革开放后,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又是北京第一家外商制药企业。2007 年,诺华(中国)取得 27% 的销售增长,6 个产品年销售额超过 1 亿元,其他三大领域都高速均衡发展。诺华于 2006 年 11 月宣布成立上海研发中心。2008 年 4 月,新研发基地又在上海破土动工,是诺华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之一。

摄影:Natalie Behring

    除重视研发外,诺华还把吸引和发展员工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诺华(中国)领导力发展中心成立已经三年多,该中心已经形成了北京大学国际 MBA 项目、全球领导力培训在华项目、诺华中国领导力培训项目及诺华中国网上学习中心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本刊编辑李全伟就诺华在华策略、新药研发、人才培养、企业责任等问题采访了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

    《财富》(中文版)问:诺华在中国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业绩增长情况如何?

    李振福:诺华有四大业务,在全球各大制药企业中比较独特。诺华的核心业务是创新型专利药品。诺华还有价廉质优的非专利药品,我们也是全球第二大非专利药公司,这是全球其他十大制药企业所不具备的。第三大业务是疫苗诊断试剂,诺华是全球第三大疫苗公司。第四大业务是消费者保健产品,包括视康隐形眼镜,还有动物保健,如兽药产品等。

    诺华四大业务在中国都有开展,但 80% 的收入来源还是靠专利药,它们增长很快,2007 年约增长 27%,2008 年预计增长 30% 多。其他业务也都加速发展,生产非专利药的山德士 2007 年销售额超过 2 亿元;动物保健业务总销售额达到 1.8 亿元,中国国内销售额突破 1 亿元,业务实现 50.9% 的增长。

    问:诺华总部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地位?

    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思乐博士(Dr. Daniel Vasella)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中国是诺华的重要战略市场之一。诺华(全球)每年年初都会召开针对媒体的业绩发布会,魏思乐每次都要放十几张片子。近些年来,有两张片子跟中国相关,这说明中国市场对诺华的重要性。

    问:诺华各个业务部在中国的布局如何?哪些是重点发展领域?

    答:四大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都很好。专利药一向是各大制药企业的重点,诺华也不例外。除此之外,中国非常需要质量好、价格优惠的非专利药,诺华认为这块业务在中国有较大的发展前途。疫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更广大,政府正加大对一些免疫疫苗的采购。以北京为例,从 2007 年开始,北京市政府给 60 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为在校中小学生半费接种疫苗。可以预见,由政府采购疫苗的政策会越来越多。这些政策都增大了对疫苗的需求。动物保健业务市场前景同样可观,2007 年光是针对猪的兽药需求就很大。因此,诺华重视各主要事业部在中国的高速、均衡发展。

    问:从全球看,研发投资占公司销售收入的多大比例?

    答:研发是制药企业的生命线。诺华(全球)从 2002 年到 2007 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是 17%。2007 年研发投入达到 64 亿美元,比 2006 年增加 21%,占全年销售收入的 16%。从 2000 年到 2007 年,诺华是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药物最多的制药企业,共有 17 种新药上市。诺华研发的许多成果都来自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和集团研究机构。

    问:现代新药研发越来越困难,遇到了瓶颈问题,而新药的投入又十分巨大,你们怎么看待研发风险?

    答:确实是这样,新药研发风险是制药企业最大的风险。以前研发十种新品,一般有两个成功,现在这个比例越来越低了。从药品研发历史看,容易取得成果的药品基本被研发出来了,就像俗话说的,挂在树上位置低的果实都被人摘了,剩下的位置比较高,想摘到越来越难。虽然如此,制药行业仍然把研发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诺华就在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在过去十年中,有很多新的科技和发明,但在医药研发上还没有更大的突破。专家预期,这种积累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会再次出现医药研发的突破及高效率的研发成果。与此同时,很多公司也在探索如何提高医药研发效率,有些公司为避免官僚主义,把研究机构分成研究小组,创造更适于创新的环境。

    问:现在有什么新药问世?

    答:我们在中国有很多的产品上市,近一两年影响比较大的是治疗乙肝的药物─素比伏。中国是乙肝发病大国,素比伏的问世为广大乙肝患者带来了福音。

    诺华还有一个革命性的眼科新药─维速达尔,专注治疗中老年人眼睛的慢性黄斑病变。随年龄增长,一些年长人士由于视网膜负责视力和中心视野的“黄斑”出现了病理改变,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一直无药可治,严重的会造成永久性失明。患者使用维速达尔后,不再扩大病变,最终保住了视力。

    问:我了解,现在唯一在全球注册的中药是诺华和中国科学家合作的抗疟疾药─复方蒿甲醚,请问你们如何看待中药?你们的研发是否跟中医药相结合?

    答:我们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昆明植物研究所一直有合作,针对一些天然产物,从中药里面分析出有效的单一成分,这是用西药的思路研究中药。复方蒿甲醚药品中的青蒿素的蒿甲醚就是单一成分。

    我知道,现在对中医药存有争议。诺华董事长魏思乐博士说过,“我不懂中药,但相信中药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在还没有西药之前的两千年中,中国一直是通过中药很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

    我个人不排斥中药,经常用中药。我相信在针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上,中药有独特的治疗效果。中医中药对人体的看法和西医有根本区别,中医把人体当成一个完整系统,而西医针对某一点的病患,是完全不同的机理和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中医让人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称之为“调理”。

    当然,从科学安全角度出发,怎么把中药不断完善,怎么把中药数千年积累的财富跟现在的科学相结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药切忌神秘化,不能搞噱头,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滥竽充数,那样反而破坏了中药的声誉。

    问:你们在上海成立的研发中心,是否会为中医药的研究多做一些工作?

    答:诺华于 2006 年 11 月宣布成立上海研发中心,这是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建立的首家综合性研发中心,是从化合物的筛选、前临床到临床所有环节都包含在内的研发中心。2008 年 4 月,诺华上海研发中心的新研发基地又破土动工,我们希望把它建成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之一。

    现在,研发活动关注中国和亚洲有迫切医疗需求的疾病,特别是该地区流行的传染病导致的癌症,包括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

    诺华跟中国在科学研讨上的合作已经有十几年。从 1998 年开始,诺华跟科技部合作,每年举办一届不同主题的高层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诺华出资,集中 20 位诺华优秀科学家和中国科技部邀请的国内 20 位优秀科学家共同开三天会议,研讨内容涉及从中医药到许多目前最前沿的科学领域。

    问:你们如何吸引和培养研发人才,诺华(中国)的人才培养计划是什么?

    答:提到研发人才,诺华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全球研发中心有一千多名科学家,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华裔科学家。我们注意吸引他们到中国国内工作,像上海研发中心的总经理就是毕业于哈佛、在诺华美国研发中心工作多年的华人科学家。除此之外,我们还注意吸引本土的研发人才。

    诺华在中国发展比较快,跟我们的人才吸引和培养计划相关,这也是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计划可分两部分:一是诺华中国领导力发展中心,给员工们提供各种领导力和商业技能培训,2009 年我们还会在原有基础上把投入再翻一番,把领导力培训项目进一步扩大;二是诺华每年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才评估,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组织与人才评估”,以便追踪员工的绩效并制定新的发展计划,这种评估对员工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极为重要。

    诺华坚持不断吸引人才,2009 年公司还会进行校园推广工作,希望进一步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人才。

    问: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医药销售市场存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诺华如何看待不正当竞争?诺华的“合规”提法,是否会对你们的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答:诺华作为知名跨国企业,坚持阳光下的销售方式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公司声誉,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所谓“合规”,是指按照所有行业营销的规定标准进行相关的市场推广活动,所有活动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诺华很强调“合规”,我们不仅符合行业规范,还要符合诺华内部的政策和规范,后者要比行业规范更加严格。

    在中国,我们坚持采取正当的推广方式销售产品。可喜的是,中国市场正在改变,政府相关部门明确要求正当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科学、正当的方法进行市场营销,不正当竞争对企业的影响情况越来越少。

    问:你们如何看待中国国内制药企业的竞争?采取什么措施应对竞争?

    答:对于竞争,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独特优势,要看企业到底对消费者、医生的价值是什么。诺华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创新,不断推出专利药品,服务好医患双方。

    问:你认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意味什么?

    答:企业做社会责任项目的前提是自己经营得力,发展快速,才有能力去造福社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给予的环境和支持,企业有义务回报社会,这是不容置疑的。作为一个医药企业,我们觉得公司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应该跟自己的特点相结合。诺华总公司每年都会拿出 2% 的全球销售收入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诺华有一个治疗白血病的药品─格列卫,专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个创新型产品。这种患者人数比较少,诺华的研发成本比较高,药品比较昂贵。我们跟中国慈善总会合作,考虑到中国低收入人群负担不起药费,就免费提供给他们。到 2008 年 10 月底,诺华(中国)已经为 7,000 多低收入者提供这一药品。

    前面提到的复方蒿甲醚,我们只卖 1 美元,也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疟疾在非洲每年都造成上百万人死亡,这些地方的患者又没有财力购买药物,诺华正好有这种药品,有义务帮助他们。这一项目也得到全球其他公益组织的支持。诺华把药物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后者又通过与诸如盖茨基金会等一些组织合作提供给非洲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2008 年四川地震后,诺华是最早做出捐赠计划的企业之一,总部提供 1,500 多万元的现金和药品捐赠。另外,诺华员工捐款 100 万元,在灾区重建一所小学。我认同一个观点:在捐赠行动中,比捐赠现金更重要的是真诚。只要真诚,无论捐多少都代表了自己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问:你认为在华的外国投资者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答:诺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政策环境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制药行业跟医疗环境有很大关系,包括整个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建立、医改方案的出台,这些政策对诺华这样的制药企业关系很大。

    问:你们在中国有没有投资和收购计划?

    答:现在还没有具体计划。只是从中国市场发展战略上,诺华一直关注合适的收购机会。一旦机会出现,我们有兴趣考虑通过一些外部增长的机会,加快在中国的发展。

    诺华制药有限公司(Novartis)

    总部所在地:瑞士巴塞尔

    营业收入:398 亿美元(2007 年)

    世界 500 强排名:第 181 位

    诺华专注于医药保健的增长领域,拥有创新药品、成本节约型非专利药品、预防性疫苗和诊断试剂及消费者保健产品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5496.html

更多阅读

青云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报告

青云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坚持以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要求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

华宁县政务服务中心五五普法工作总结 五五普法 六五普法

华宁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五五普法工作总结2006年至2010年是全国第五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实施时段。根据省、市、县“五五”普法会议精神及上级有关要求和部署,县政务服务中心在细致分析“四五”普法工作中的得失,总结“四五”普

声明:《诺华上海研发中心 我们看重研发工作和人才培养─访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为网友念旧回不到曾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