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专栏说到,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的重要人物,其哲学体系尝试会通儒释道三家,力求透过儒家思想人本的自觉,去体证道家所说的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环规律。这样,在周敦颐的哲学体系里,人成了主体,这种思想与之前《易传·系辞》里谈到“太极”一词时,单纯指“宇宙天地生成之初的一种现象”,或庄子所谓的“空间上极高极远”,把“太极”用以描述形而下的自然现象,都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太极”一词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但把它真正当作哲学中的专有名词并且作为主体来讨论、形成哲学体系的,非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莫属。“太极”一向被认为是道家术语,但我曾经说过,虽然《老子》是道家哲学的经典,可我们翻遍五千字的《老子》,里面并未提到“太极”,只是在第 28 章出现过“无极”。这里的“无极”,近似于老子常说的“无”。今本《老子》第四十章有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对照一下周敦颐《太极图说》里的“无极”与“太极”,很明显,是转化《老子》的“无”、“有”得来的。
老子口中的“道”,既是“无”,也是“有”。换言之,“无”和“有”其实是一回事。所以,《老子》第一章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第二章又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合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这是一种相当重要,也相当了不起的思想,因为它说明《老子》哲学体系中的诸概念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抗衡”关系,而是“共有”、“相生”的关系。
没有“有”就没有“无”,“无”因为“有”而得以存在,“有”因为“无”而得以彰显。这个思想贯穿《老子》整部着作。所以我们读《老子》时,任何一组相对的词句,如“有无”、“阴阳”、“刚柔”、“动静”、“虚实”等,都应当用“共有”、“相生”的思想观之;在“共有”和“相生”中生出种种变化,而圣人则听其自化,不居其功,反而有大功。
用这种思维方式来看中华国粹太极拳,可以看到,太极武艺中有深厚的哲学意涵。何谓太极拳?化太极之理为拳者之谓也。何谓“太极之理”?有无相生、阴阳互用、刚柔相济、动静相依、虚实互换之理也,也即《老子》之道。道学高人张三丰在吸取前人经验基础上,编创“太极十三势”,为今天的太极拳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张三丰太极拳传授武当山住持孙碧云、道士邱元靖以及太和四仙之卢秋云、周真得、刘古泉、杨善登,历经多个朝代,至清代道光年间传杨露禅。杨氏第三代太极拳家杨澄甫着《太极拳使用法》,说道:“太极图之义,阴阳相生,刚柔相济,千变万化,太极拳即由此而出也。推手,即太极之图形。”
《太极拳使用法·大小太极解》说:“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体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拳。本有之灵而重修之,良有以也。人身如机器,久不磨而生锈,生锈而气血滞,多生流弊。故人欲锻炼身体者,必先练太极最相宜。太极练法,纯任自然,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不用力何能有力?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此不用浊力,纯以神行,功效着矣。先师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盖此意也。”
太极拳法典型体现了道教“清静天下正”、“柔弱胜刚强”、“无有入于无间”等教理,是道教理论思想在拳架形体上的充分反映。例如,太极拳师讲究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些都来源于老庄哲学的认识:“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老子》第 43 章)、“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庄子·说剑》)。“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则是太极拳推手的法则。太极大师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对此释义说:过逾也,不及未到也,过与不及皆失中心点。如敌来攻,顺化为曲,曲者弯也;如敌攻未呈而欲退,我随彼退时就伸,伸者出手发劲也。
这其实说的是,练太极就是要练就这样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在不平衡的状态中寻求平衡,那么别人的攻势你可以化解,你也具有了随时去攻击的可能。太极讲究的是转化,这与对方的力大力小无多大关系,相反对方施予的力越大,你转换以后作用于对方的力也就越大。
道教与太极拳,无论从内涵到形式都有一脉相承的姻缘。所谓“游于艺”、“进于道”,太极拳不只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武艺”,太极拳师讲究“修炼太极武艺,涵化太极人生”,更把“武艺”晋升到了一种生命哲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