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创新系列:“奋不顾身”的产品创新者好少好少



有方法,有野心,更理解本土,更凶猛的产品,更强悍的需求把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不可思议大生意。这就是我所说的野蛮创新。

 野蛮创新系列:“奋不顾身”的产品创新者好少好少

最近几年来,所谓的“价值创新”甚嚣尘上,传统的“产品创新”似乎有点冷,“奋不顾身”的产品创新者更是少的可怜,这两个人算是特例:

1、小小的创新就可以占据市场的主动。这是宗庆后的观点,宗庆后不是我这个“野蛮创新系列”的21星企业,却完全当得上“奋不顾身”的名号。在《中国企业家》的“中国企业家领导力素质模型”调研中,宗庆后是少有的身为CEO,仍花费大量时间跑市场的人。这两年,身陷官司中的宗庆后,在产品创新上不时爆出点火花,比如最近的啤儿茶爽、HELLO C等。宗庆后号称2009年目标500亿销售,支撑这500亿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创新。

最近看到宗庆后在浙商大会上谈起产品创新,在这个危机之年,颇有借鉴意义,他说,“一个小小的创新就可以在市场上占据主动,特别是出口企业,我认为出口不会没有的,我们都是出口别人刚性需求的产品,而且是别人不愿意生产的产品,他们自己去发展这个产品也不可能的,买来的价格比我们高,他们也会造成通货膨胀,今后出口仍然是大量的,但是出口的企业要有创新,要体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要把产品做得更好一些,提升价值。”

2、擅长打人民战争。和同城的马云相似,宗庆后也是一个毛泽东式管理的推崇者,不过,我觉得两人的方向不一样,马云是向毛泽东学习“正规军”管理,宗庆后则是向毛学习“打一场人民战争”。换句话说,如何理解大众的需求,并把它转化为一种有效的营销、传播乃至购买。宗庆后的不少广告看起来很土,像爽歪歪、“你OUT了吗”,但是,它却在人民的海洋里成为流行,这种功夫绝对是一种本土竞争力。比如,达能娃哈哈之争,一些问题的焦点,如:谁违反契约精神?谁违反同业竞争义务?我们不从法律专业的角度看,我们从大众、人民的角度看,宗庆后巧妙地树立了一个“被欺负”的国货的形象,获得了广大人民的认同。所以说,擅长打人民战争很重要。

3、超级玩家气质。大多产品创新高手,都有超级玩家气质,魅族的老板黄章就是如此。魅族是2009年21未来之星的第18名,征服我们的不是它的业绩,aihuau.com而是它那种产品创新的狂热。魅族的营销总监华海良评价黄章说,“他是技术狂人、完美主义者,同时有很强的审美观,固执、专断,有点像苹果的乔布斯。”在广大“魅友”(魅族的Fans,昵称煤油)眼中,这个神秘、低调,不愿在媒体露面却喜欢泡魅族论坛的客家人更像是一个消费电子的超级玩家,而非企业老总。很难想象,魅族的网上论坛有130多万注册用户,同时在线率高的时候上万人,低的时候也有七八千人。“我们不是门户网站,论坛上没有别的内容,但却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天天在论坛讨论魅族、讨论M8和其他产品,其他任何国内品牌都没有这样一群Fans。”

4、孤注一掷气质。这也是一种产品创新高手的独特气质,比如,魅族在MP3、手机市场都是靠一两款机型打天下,黄章的理念是“魅族是个小公司,只能把资源集中起来做一件事。”很具偏执狂个性。比如,在智能手机领域,魅族一出手,便涉足很多国内老牌厂商都不敢轻易涉足的高难度领域。魅族是中国第一个采用WinCE内核增加通讯模块的方式来开发全新智能手机系统的厂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微软在Windows Mobile上投入巨大,至今也未在稳定性和人性化方面超过Symbain。而身为小公司的魅族,却选择了WinCE内核自主开发这条艰难的路,把传统上认为用于导航领域的WinCE成功应用在手机上,而且做得出乎微软意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5747.html

更多阅读

叶茂中:你的产品准备好免费了吗

系列专题:叶茂中:为了中国营销,请向我开炮!文/叶茂中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 如何给产品定价?对大多数做品牌、做营销的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很棘手的问题。价格高了,消费者不买账,产品会在市场滞销;价格低了,又没有利润,即

倪捷:我的产品热销有三秘密

 “呵呵……今年我看到了新市场啊!”   绿源电动车董事长倪捷一边带记者参观他的新厂房和各种新奇设备,一边说:“今年7月开始,电动车销量一直往上蹿,7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50%。”  在这个大家都紧缩投资、穿棉袄“过冬”的时节,倪捷

“野蛮”冯仑:我的信仰就是我自己

冯仑曾经说过,他有四套话语系统:学术的、官场的、商场的与江湖的。 见到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如果对方与你谈学术,那就要用学术语言系统来应对;如果与你瞎侃喝酒,那就用江湖一点的语言来周旋;如果面对政府领导,那就采用政府的语言系统

创业初期:一流的创业团队不可少

  世界创业实验室报道:    当你终于艰难的作出了决定,“我要去创业”,而且你已经有了切入市场的产品或这仅仅是一个点子的后,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起一个共同创业的团队。在硅谷流传这样一个“规则”,有两个哈佛MBA和MIT的博士

声明:《野蛮创新系列:“奋不顾身”的产品创新者好少好少》为网友多余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