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家:披着大租场外衣的资本骗局
曾经在无数个场合,广东邦家租赁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邦家”)董事长、绿色世纪董事长蒋洪伟以“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企业家姿态示人,他将欧美已经比较成熟的“耐生活品”租赁模式引入中国,并攀上“海外亲戚”——美国最大的租赁公司、巴菲特投资旗下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的寇特公司。还曾宣布计划于201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然而这一切已成水中花。 5月15日,广州警方出动近百名警力查封了邦家设在广州天河区的总部及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等8个门店,抓获邦家法定代表人蒋洪伟等54名犯罪嫌疑人。而在此之前,邦家在广州大部分的门店已经人去楼空,邦家南京、深圳、青岛、镇江、无锡、东莞等多个分公司也被会员、加盟商指称本金和分红被拖欠。由此,邦家以招收会员、投资加盟等多种方式向中老年人集资的内幕逐渐浮出水面。蒋洪伟近几年来疯狂扩张建起来的邦家租赁连锁店网络也烟消云散。 邦家发展初期,本报在独家调查报道《五问邦家》中便提出了对其模式的种种质疑。如今看来,疯狂扩张门店数量的邦家,由于租赁业务没有顺利开展导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不得不采用高回报的非法集资来补贴,最终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走上了不归路。 五问邦家: 1.母公司的会员资源能“催熟”邦家? 2.大客户能否撑起一片晴天? 3.四处树敌不怕招风? 4.建“航母”的资金从哪里来? 5.抗风险能力足够强了吗? 租赁模式入华难落地 受欧美国家运作成熟的“耐用生活品”租赁模式的启发,2008年,蒋洪伟将这一模式引入中国。在他看来,美国设备投资总额的30%是通过租赁实现的,而目前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3%,市场机会巨大。 曾经在不少场合,蒋洪伟乐此不疲地宣扬其在打造的全国性连锁实物租赁平台——“大租场”,他试图通过“只租不卖”的“大租场”模式改变中国人传统的消费习惯,将“拥有者”变为“租赁者”。 从经营性租赁业务入手,邦家起初定位服务于一个家庭或一个人群必须的生活消费品。在前期的租赁产品选择上也全面考虑客户需求,推出了包括家电、家具、灯饰、汽车、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械、儿童用品、数码电子、奢侈品等九大品类。 按照邦家此前的市场调查,其主要的目标消费群是70后、80后、90后消费者,这些人观念新、领悟能力强及经济上相对不宽裕。 而在邦家的后期经营中,邦家瞄向政府、机构、企业等主力客户。如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政府购买了大量的床、电视机、电脑等设备,后来只能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拍卖处理,而广州亚运会吸取了奥运会的经验,大部分物品采取租赁的形式。除了赞助车辆外,广州亚运会的媒体用车、客户用车以及商务车等300多台车都是由邦家提供。 这样的调整实际上是由于中国家庭用户对这种新消费理念的接受程度还不如企业。在中国,租赁还是一种新的消费理念,要让消费者接受并非易事,因此,邦家没有复制美国租赁公司采取电子商务或小社区店的推广方式,而是建立大面积的门店,比如邦家门店的面积70%在6000平方米~8000平方米,30%在8000平方米以上,以摆放更多的商品品类。为满足客户到现场看实物,邦家还开通了专线巴士。但这些显然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 另外,邦家的运作模式是以租赁设备等获取利益,即以团购低折扣采购产品,然后根据不同产品来制定相应的租期周期、回本周期等。向厂家采购产品,也需要一定的资金后盾。 为解决扩张中的资金问题,运营初期蒋洪伟希望申请融资租赁的试点单位,并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了相关文件。 在国内,因缺乏融资渠道,一些经营性租赁公司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融入设备,再用经营性租赁转租出去,来解决资金来源不足。成为融资租赁试点单位,是很多租赁公司梦寐以求的,但是,融资租赁试点单位对企业的规模、信用等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要求有3年以上的从事经营性租赁业务。当时创业不久的邦家明显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邦家暂停了申请进程,改为探讨商品的金融化模式。 按蒋洪伟此前的介绍,商品金融化模式具体的流程是指租赁客户先给银行支付一定的押金,然后由银行向生产厂家开出存兑汇票,厂家给邦家发货,等产品租出去之后,租金和押金就同时进入邦家设在银行的账户。承兑汇票到期后,厂家就可以拿到资金。 而这种商品的金融化模式,反过来又要求邦家必须快速拥有大规模的店面。于是,邦家便开始了更疯狂的扩张。蒋洪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2011年,邦家在数十个中心城市开设了37家旗舰店。按照其官方网站当时公布的规模,到了2012年,邦家将开设50家直营连锁旗舰店和50家中心店,完成全国的布局,并计划上市。 然而,邦家的租赁业务并没有如蒋洪伟预期的那样一帆风顺,租赁这种业态在中国尚未为消费者所广为接受,他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撬动家居租赁市场。 据业内人士分析,邦家是以租赁设备等获取利益,但目前国内除了汽车租赁尚有市场外,家电等其他物品租赁并无太大市场,市场仍有待培育。但即便在汽车租赁领域,邦家也没有独到的竞争优势。 更重要的是,邦家的租赁价格并不便宜。据媒体报道,一款松下洗衣机,租赁一年的费用竟然达到3000多元。有些大打广告的项目比如租车服务,消费者去预订的时候经常被告知没有车。比较正规租车公司的网站,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细节,如租车发生车祸如何处理、租车费用如何计算、保险如何计算等等,而邦家租赁的网站没有此方面的信息。这或许说明该项业务在有些城市并未真正开展。 打着租赁的幌子非法集资 没有盈利支撑,公司的扩张与运营便成了“无米之炊”。为解决资金问题,邦家先是通过九星连租卡,逐年增加卡的价值,以此直接获得会员的消费资金,进行预收账款,募集资金。 但在租赁业务开展得并不顺利的情况下,通过连租卡募集的预收账款显然有限。做保健品生意的蒋洪伟打起了旗下另一子公司绿色世纪的客户的主意。 2009年11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邦家方面就表示希望利用绿色世纪的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帮邦家获取家庭客户。但问题是,绿色世纪的会员年龄偏大,与邦家的目标消费(70后、80后、90后)群体相距不小,由绿色世纪转到邦家的有效消费群体并不多。 此前在邦家的店铺,记者发现有些店面并没有摆放多少可供租赁的产品,反而能见到广东绿色世纪的保健产品。后来了解才知道,邦家和广东绿色世纪保健品连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绿色世纪”)实际为一家公司两块牌子,其法人代表均为蒋洪伟。
据巴彦淖尔市警方在网上挂出的一则警方提示介绍,绿色世纪业务员在闹市区以免费健康体检为名,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健康登记,通过电话联系与当事人约定体检时间,后在免费体检过程中,动员中老年人购买会员卡(分三种面值的会员卡,888元、1800元和3800元),推销昂贵的保健品。 业务员在此过程中摸清会员的家底,再一对一进行跟踪“洗脑”。根据会员的不同情况,营销人员一对一地对老年人推销邦家租赁公司所谓的投资计划,鼓吹其总公司即将上市或开发的项目有较高的资金回报,急需融资,鼓吹可以通过商家加盟形式代理汽车、家具、电器的销售和租赁,从加盟费及日常销售租赁可获取高额利润。 加盟费一般为10万元、30万元、50万元不等,资金打入公司个人账户,如果当事人没有这么多资金,绿色世纪会帮助当事联系其他投资人,而且当事人不需要自己经营,由公司代管。投入邦家租赁10万元/年的人,即可聘用为星级兼职租赁顾问,签订星级兼职租赁顾问聘用合同、租赁合同、会员消费合同,每月发放“工资”。 加盟者每月可提取连锁店营业额的利润,每万元每月约180元(每三个月结算一次),期限有18月、24月,到期后一次性退还交纳的特许经营费,该回报率高达21.6%,约是银行利息的10倍。 在此高额回报的诱惑下,不少中老年人与绿色世纪签订“绿色世纪·中国保健品信誉保证连锁机构特许经营合同”,并交纳加盟费。据一个投资者介绍,初期的回报很到位,邦家也会频繁地推出多种投资项目,往往一个项目还未到期,又将钱抽出来投往新的项目。绿色世纪的员工就会劝他将红利转成本金,甚至追加投资,由于初期从未出现拖欠返本利的情况,不少人的资金就这样牢牢落在邦家手中。 但很多加盟者不知道的是,绿色世纪曾经上过“黑名单”。据2009年7月3日《上海法制报》报道,上海静安区法院审理查明,从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间,绿色世纪公司上海分公司在该市多个公园、超市、社区等公共场所发放宣传资料,以高息回报吸引社会公众加盟投资,承诺到期归还本金及支付1 .8%的月息回报,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共计1891万元。静安区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该分公司罚金18万元,两名被告人黄群、肖玉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2万元和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处罚金2万元。 公开报道显示,虽然相关负责人将大量资金打入该公司总部的账户,但该公司总部却成功脱身,只有分公司负责人被追责。 据此前在绿色世纪广州公司工作过两年、此后转到南京邦家的一个员工透露,前述事件过后,绿色世纪被注销,所有的业务和客户转入到邦家。 资金链断裂揭开骗局的盖子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目前邦家全国门店初步估算有40多家,每个店都有集资业务部门,而业务部门下面又至少有5个小部门,公司要求每个小部门每月至少完成300万元的集资指标,因此40多家店每年的集资额保守估计在70亿元左右,而邦家成立于2008年,所以邦家的集资金额可能非常庞大。 这些资金都流向了哪里,邦家最终又为何还不起投资者的本金与利息? 有业内人士分析,主营业务没有盈利能力,却又承诺投资者能回本获利,钱从哪来?还是投资者,只要不停有投资者进来,这个游戏就可以玩下去。但一旦公司运作出现失误,承诺的高额回报无法兑现,多年依靠集资滚起来的帝国,就会面临崩塌的危险。 蒋洪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邦家的净利润保守估计在12%左右。但邦家给投资者的回报却高达21.6%。 此前在邦家就职的一名员工认为,邦家的租赁业务让它走上了绝境,它把资金链弄断了。因为邦家的租赁业务根本没有开展起来,原因是邦家出租生活消费品的租生活模式目前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后来邦家租赁业务逐渐转向定位高端,但租金贵、手续复杂,很难租出去。另外,开展租赁业务的维护费用很大,维护项目包括物流配送、保养、客户服务、纠纷处理等等。邦家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支撑,这样一来,邦家的租赁业务便成了空架子,一碰就倒。 此外,还有投资者在网上抱怨:“邦家的五大产业承诺的几项没有动工的原因是资金不足,其它几项一直是亏损状态,请问他拿什么钱来给加盟者分红,钱都被老蒋的员工分完了,流入了极个别大人物的腰包了,一个市场总监,买豪宅开好车,穿金戴银,请问钱是哪里来的?” 随着邦家资金链日益吃紧,拆东墙补西墙已不能掩盖公司的窘境,越来越多加盟者发现自己的钱打了水漂。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邦家租赁深圳分公司加盟商王先生从2006年开始,他就先后跟绿色世纪、邦家租赁合作,合作模式与“消费卡投资”大抵相同,合同收益也基本能兑现。后来,邦家租赁深圳分公司又诱导他以加盟商的名义,投资28万参与深圳罗湖区租赁体验店的建设,便可享受体验店32%的收益。不曾想,加盟合约于2011年9月11日签订,合约规定6个月内体验店将建成,但时至今日,该体验店并未建成,王先生的分红收益无法兑现,28万的本金也随之“石沉大海”。 邦家方面拖延支付利息的借口有很多,比如重拟合同,将逐月发放利息改为一个季度或半年分红,利息则可酌情调高;邦家方面甚至会以“会员客户之前跟绿色世纪的合作已经赚到钱”为由,要求投资者为支持邦家将资金挪至“江西养老基地建设”等等。而这些借口都只是邦家掩盖资金链出问题的计谋,既可以缓冲支付本金、利息的压力,也可以让投资者进一步追加投资。 另外,据邦家前员工透露,对于导致邦家资金链紧张的原因,邦家总部给分公司员工的说法是,广州南沙在建的集团总部七彩城占用了3亿元,另外由于和中石油合作,购入了过亿元的石油。 但不管怎样,邦家这种靠会员集资来拓展的模式犹如饮鸩止渴,虽然能给公司发展带来口碑宣传、会员客户资源和公司所需要的资金,但冒进疯狂的举动在没有实际业务的支撑下,最终让邦家走上了不归路。
更多阅读
盘点:嫌胸大想缩胸的十大巨无霸女星
很多女明星都在抱怨:自己的胸太小,如果大一点就好了。整天绞尽脑汁,喝木瓜牛奶,做丰胸手术,只为让胸部进行“二次发育”。但有些女星,却在抱怨:胸太大,如果小一点就好了。每天,都在苦思冥想,该如何让自己的胸部小一点呢?那么,到底有多少巨无霸女
周日专稿 :我们刚刚与一场可怕的金融危机擦肩而过
注:这篇文章是我今天早晨发布在“马臣--投资客自媒体”微信里面的,供我的读者圈朋友们专阅,本没想对外发表,但不知道是谁给转载出去了(我这个微信里有不少财经记者朋友),结果到下午有朋友发短信提醒我,说这篇文章已经被转载得满互联网都是
适合大卖场播放的歌曲 大卖场全力摸索适合自己的新路
在经济环境仍然不明朗的情况下,东莞本土卖场如何更好地开拓新渠道抵御竞争,外来巨头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又如何更好地把握本土消费特色,这仍然是目前面临的课题。其实,不少卖场已经开始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如沃尔玛和嘉荣,在开大店
赛博:一个IT大卖场连锁梦的‘涨破‘故事
赛博的泡沫破了。 两年前,江湖人称“郭老大”的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一出手便将赛博的拓店数字加上了一个“零”——将原先数据“50家”修正为,“2005年,赛博在大陆完成500家大卖场战略布局。” 一年多以来,赛博从全国各个战
顾客异议类型 大卖场顾客的6种类型
第一类顾客 走马观花型 随着大卖场的布置日渐艺术化,四季开放的空调,加上不断上市新产品的演示,做促销的美女帅哥成群,逛卖场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类顾客不是为了消费而走进卖场,惟一的目的就是“随便看看”。 逛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