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 下一代教育六讨论点



所有的父母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却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研究不够、讨论不够,比较多的朴素就便,很少有明确的管理经营意识,所以很多家长往往基于爱心办错事,所以我在这里提出孩子教育的一些关键点作为与大家讨论的内容。

一、不做老师的助手,做应试教育的调剂者。家长应避免成为学校应试教育的同盟,逼迫孩子做作业,而是应该为提供孩子增长见识、有建设性的锻炼与娱乐项目、趣味性的爱好培养的机会。

二、减少室内课外学习项目,增加室外见识体验项目。家长应多带动孩子去旅行、观赏演出与博物设施、熟悉各类动物与植物、参与劳作与手工,在这类使用多感官的活动中培育与挖掘孩子自己的爱好。

三、重点注意培养选择能力。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多提供选择机会,让孩子自己在饮食、购物、交游、阅读、欣赏、语言、游戏中做出选择,并培养孩子思考选择理由与依据的习惯,尤其应注意培养孩子每次不重复选择的能力。允许孩子做错误的选择,但陪同孩子一起进行反思总结。

四、群体意识培养。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好又多为独生子女,随之而起的一个问题是孩子的个体意识过于浓厚,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应多提供群体交往的机会,比如参加儿童群体训练游戏、参与群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参与有较多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的派队活动,鼓励孩子的群体协作与组织参与,提供更多的完成组织化任务的机会。

五、意志力培养。很多家长很重视孩子的艺术情趣(琴棋书画)的培养,但是比较忽略孩子科学兴趣、挑战性任务、压力训练与挫折训练,结果孩子会发育出比较强的艺术化浪漫人格,aihuau.com这种人格具有显著的趣味雅致但又多愁善感甚至回避压力的特点,这样的训练对于大部分非以艺术为其职业人生者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六、留学不应导致文化归属上的心理障碍。在人们注意留学的一切优点的时候忽略了留学中的文化归属障碍问题,就是在过小的留学生中在其文化归属、知识体系化归属与反应模式归属中的高度不确定与边缘化问题,也就是说不能确定自己是属于哪一边的,文化心理的边缘化将成为影响其社会接受度与未来的社会位置的重要负面心理因素。所以我主张要么从小培养ABC式的孩子,要么就在孩子读完中国大学以后再去留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694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梦·教育梦·我的梦》演讲稿 中国梦我的梦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教育梦·我的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美丽的,它是人们心底最热切的期望,是人们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追寻和思考;梦想是航行灯,它引导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是人们为目标而努力的方

中国民办教育的未来二 :我国民办教育的现状和前景

2004年08月16日 10:53黄藤:这就是大概中国整个民办教育走过的一个基本的历程,真正它的发展和它的恢复是在1978年以后,特别是在1983年以后,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它的最大的发展时期是到了1996年或者到了2000年这么一段时间,才得到了

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 中国应试教育还有多久

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在2011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几十年的教育都是失败的。这个失败在于,教育在培养人时没有注意培养人的自主创造性,没有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张维迎还说,如果所有的学校取消了,中国人的知识会大

声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 下一代教育六讨论点》为网友寂寞的石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