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粮收购蒙牛
7月6日,中粮与蒙牛就收购事宜发布公告,中粮与收购的合作者厚朴基金通过设立合营公司,耗资61亿港元,通过认购金牛、银牛、老牛基金和创业者牛根生现有股份的形式,获得了蒙牛20.3%股权,在创造了中国食品行业最大一起收购的同时,亦并成为蒙牛的第一大股东。
坦率地说,我很喜欢这起交易,比国内企业收购悍马和皮尔卡丹带劲多了。中粮是国内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而蒙牛占据着中国乳业的第一把交椅,可谓强强联合。事实上,作为国内食品行业龙头老大的当家人,宁高宁在资本运作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长袖善舞是有口碑的。其入住中粮之后,继续着他的并购与整合的风格,将中粮打造成一个“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帝国,但是在乳业领域,中粮一直没有很大的动作。而通过收购蒙牛,完成了宁高宁的食品产业帝国在乳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因此,这是一起不靠曲折的恋爱情节和故弄玄虚吸引眼球的交易,中粮收购蒙牛,其实并不乏炒作的素材,从媒体的关注度而言,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热度极高的并购大片。但欣慰地是,从双方披露的信息看,交易结构简单,外界阅读起来非常容易把握主题,交易双方的战略意图尽收眼底,虽然缺乏一些想象空间和故事,但对于一个交易而言,平实、简单的确是交易的至高境界,成功的概率也非常大。作为一个多年在并购领域的操作者,我喜欢这种掷地有声的交易。这样,在交易完成之后,蒙牛和牛根生因三聚氰胺事件而遭受重创导致的资金链紧张问题得到了解决,中粮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蒙牛可以和过去的是非做一个很好的切割,中粮作为国家队,也可以更好的舒缓蒙牛在消费者心目中曾经造成的不安和焦虑。
中粮入住以后,虽然声明不介入具体经营,在11人的董事会中也仅仅占有3个非执行董事名额,但很显然,蒙牛的未来将与中粮的总体战略休戚相关,作为创业者的牛根生的淡出肯定成为必然。这样,中粮在中国乳业进行二次创业的前夜,通过蒙牛杀入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不仅有助于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更将为声誉不佳的中国乳业未来的洗牌和整合加大想象的空间。在收购蒙牛之前,中粮旗下食品业务覆盖了包括粮油、面粉、糖、番茄制品、冷鲜肉、罐头酒类和休闲食品在内的产业链,但一直没有染指乳业,从交易的价格和中国乳业特殊历史背景看,中粮无疑成功“抄底”国内乳业。
在这个交易中,引起争议的是中粮的“央企”身份,因此,中粮收购蒙牛,被视为又一起“国进民退”的逆市场化的典型案例。的确,从中国企业改革的大方向而言,“国退民进”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自2003年以来“国进民退”的诸多做法颠覆了在国企改革上的很多共识,负面效果绝对不可小视。但“国退民进”本身应该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事实上,中粮虽为国企,但其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之高令很多民企难望项背。中粮是有市场竞争力的,而且中粮发展到今天,有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但也和其市场化战略不无关系。对于中粮这样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企业,没有必要为退而退。“国退”也好, “民进”也罢,应该辨证来看,就心理而言,中粮收购蒙牛,我是没有什么“国进民退”的心理障碍的,也未必就是反市场和逆改革潮流之举。
从产业整合的主导权而言,中粮收购蒙牛,事实上是将中国食品行业未来的整合权掌握在中国企业的手里面。目前中国食品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而国际食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通过打造具有全产业链概念的龙头企业,但长期以来,中国很多行业整合的主导权沦于外资之手,尽管外资的进入未必就意味着产业安全问题,但不可否认,如果国内企业不重视产业整合的主导权,让绝大多数的产业整合借助外资的并购之手,肯定会产生产业安全问题。未来中国各个产业整合的任务很重,的确需要中粮这样的企业来带动和主导。
中粮收购蒙牛,也给那些热衷海外收购的人提供了反思的机会。记得早在2003年,国际上都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并购的中心,一是因为中国企业成长快,二是产业集中度低,这两点对国际资本进入淘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虽然迄今为止,中国显然依然没有成为并购的中心,但海外的资本发现了中国的很多并购机会,获益匪浅。我们的企业,却到那些产业已经非常成熟,根本没有多少机会的欧美市场去进行炫耀式的收购,不仅淘金未成,捡回不少破烂,损失更是惨重,鲜有成功者,连老谋深算如柳传志者都感慨教训深刻。而每一次当海外资本赚得瓢溢钵满,套现出局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的愚蠢。
中国企业大可不必去风险和成本都深不可测的海外去冒无谓之险,国内遍地是并购的黄金机会。我们只有把国内的产业整合好了,“驾驶”技术娴熟了,才可以为战略或者技术提升的需要而进行海外并购。老琢磨着远赴海外抄别人的底,却罔顾国内更多、更安全的抄底机会,就此而言,中粮抄底蒙牛,的确给很多热衷海外收割者上了很生动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