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六君子刘军 《潘石屹如是说》第一章“万通六君子”(生活的触动)
——潘石屹论创业过程1990年的一次巧合使我们六个人走到了一起,从他们五个人身上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他们都比我聪明,有悟性。赚完第一桶金之后,因为我吃过苦就比较保守,我有一个合伙人叫冯仑比较激进,他有半年的时候给我们说的话是:没钱都赚钱,有钱还不赚大钱。我非常珍惜和怀念我们曾经一起创业的那段历史,但每一个人都太有自己的主见了,所以到1995年的时候,只能分开,回想起来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否则很难协调一致,协调的成本会大大的增加。|www.aihuau.com|生活的触动潘石屹出生在中国西部甘肃省的一个小村子里。潘石屹这个山村的孩子之所以会选择走出去,与他幼年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小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吃不饱饭,饥饿。其他东西还可以承受,就是这个饥饿是没办法承受的。这点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包括后来从商,比较看重金钱,觉得有了钱就能解决吃饭、教育、看病这些问题……这还是受小时候缺衣少食的影响比较大。潘石屹命运的第一次转变出现在1977年,这年秋天,他的父亲平反了,一家人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清水县城。不久,潘石屹转学到县城的学校,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漂泊。“从农村到县城,感觉到生活很有希望。”潘石屹认为,这是他人生的开始。一年后,潘石屹接到来自省城兰州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两年后,潘石屹考进了位于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1984年,潘石屹从石油管道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对数字天生敏感的潘石屹很快博得了领导的赏识,被确定为“第三梯队”,并被送出去进修。但潘石屹对机关生活并不满意。他回忆道:“整个管道局里,除了输油调度处每天在做事外,别的部门全都无所事事,只会给人添麻烦,包括我自己。”大家都守在机关里坐着,我觉得20岁出头就在机关里坐着,开始比较新鲜,什么都不干,工资还比较高,下面的人还给我们送点苹果、大米什么的。有的下面单位还给我们送豆腐皮,大家高高兴兴的。但是坐了半年时间,觉得特别没意思。* * * * * * * * * * * * * * * *在廊坊最后有半年多时间觉得自己也是闲待着的,在一个机关里,有将近1000人,真正能够给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不是很多,剩下的人都是干部,干部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干。所以我对下海的愿望特别强烈。后来单位新分来一个女大学生,潘石屹陪着她去仓库领桌子和椅子。我记得我们办公室分来一个女大学生,我们处长就说,小潘,你去帮她抬张桌子去。结果这个女大学生特别挑剔,再加上那时候桌子质量也不好,她就说这个桌子这里不行,那个桌子那里不行什么的。我等得不行了,就说,这不就是一张桌子吗,赶紧抬回去得了。她就说:“小潘,这个桌子我可得坐一辈子啊,当然得好好挑了。”这句话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我回去后看了看我的桌子,又看了看我的茶杯,想想就一辈子这样渡过吗? 正在思变的时候,潘石屹遇见了一位在刚刚开放的深圳创业的老师。老师告诉他在深圳有很多机会,也能赚到很多钱。潘石屹问:“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老师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就说你身上的衬衫,如果你有钱,你就可以买两件,这样一件穿脏了你就可以换另外一件。”
这也许是有人第一次对他解释财富是怎么回事。虽然此时的潘石屹对财富几乎没有认识,然而,在后来的万通时期,潘石屹被公认为是财商最高的,很多人都称其为“潘老财”。潘石屹说道:我觉得钱对人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出生在农村,从小就缺吃少穿的,加上我妈妈常年瘫痪。我对财富的追求,也许这也算是很大的一个动力吧!潘石屹回忆说:记得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领46块钱的工资,加上8块钱的野外补助。而就在那一年,我两个妹妹相继考上大学了。我当时的工资一分为三,把其中的两份寄给她们。活下去是最基本的要求,再加上生活的触动,1988年,潘石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毅然辞职,揣着80元钱来到广东。一个机关的小干部下海各方面的障碍还是很大,当然我办公室的同事对我都很好,我临下海的时候写一份停薪留职的申请,结果我走了以后,组织部唯一给我下发的文件就是潘石屹被除名。所以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确实觉得非常的沮丧。其实,1988年的潘石屹,并不明白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潘石屹后来讲述了自己下海的心路历程。我辞职是因为那是一个开放而令人激动的年代,国家领导人的言行,如当时胡耀邦穿一身西服都能给人的观念很大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我慢慢觉得,我在机关的工作完全是多余的、没用的。可能我们机关只有一个部门,就是输油管理的调度室有用。我感觉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多余的、不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环节,迟早会被淘汰掉的。
更多阅读
win10回到初始状态 《潘石屹如是说》第十三章 让思想回到“零”的状态(将自己“清
将自己“清零”潘石屹几年之前,与张欣一起写了一本叫《茶满了》的小册子,有好几位朋友问他们,为什么茶满了不好?为什么人的大脑沉淀的东西越多越不好?潘石屹说:禅宗中有一著名的公案就是“茶满了”,在1998年时我和张欣曾出了一本书,书名
潘石屹老婆 《潘石屹如是说》第十三章 让思想回到“零”的状态(脱贫的榜样
——潘石屹论工作与生活我们只有让自己处在一种空灵的状态,处在一种没有负担的状态,处在一种没有污染的状态,才能像一个空杯子一样,给杯子里装进智慧,装进创造力。如果一个杯子满了,没有空间了,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用的杯子。脱贫的榜样我
摸着石头过河的近义词 《潘石屹如是说》第十二章 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潘石屹的一位旧友说,老潘就是靠着他那点机灵混到了今天的模样。他说潘石屹向来相机行事,不墨守成规。潘石屹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说:在商业领域,教条主义的东西很难行得通,而实用主义、经验主义、机会主义的东
潘石屹房地产 《潘石屹如是说》第十二章 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海南房地产出现
从早期的“万通六君子”海南淘金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前往北京开发房地产,可以说潘石屹经历了中国房地产从泡沫到辉煌的整个历程,也经历了房地产商人从启蒙状态到大浪淘沙的过程。潘石屹何以走到今天。潘石屹的回答是:最重要的是要有
关注细节 追求完美 《潘石屹如是说》第十章 追求细节,而非豪华(追求细节,而非豪
中国房地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从叫卖到经营的发展过程。在精致与细节的路上,潘石屹总会走到前面,而这种前瞻性的确是靠细节的积累来完成的。潘石屹曾说过:细节的确很重要,我们这代人,或者说我们的上一代人,是不懂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