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锻炼保护人们在寒冷和流感季节不受疾病的侵扰。根据最近一项针对1000名成人志愿者为时三个月的研究,那些一周至少锻炼五次的人比那些每周锻炼不到一天的人生病的时间要减少43%。” 这段文字给你什么感觉?到了寒冷的冬季里,你是不是也很想出去锻炼一下了?因为上面说得很清楚:“坚持锻炼保护人们在寒冷和流感季节不受疾病的侵扰。”而且论者有理有据甚至还有数据,所以这段文字的可信度可以说相当高。 话说我在以前看到这样的文字也会很信服的,但是现在,当我看过了《学会提问》之后,我就会给这样的文字打上一些问号。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生病的时间少如果是一个事实,那么究竟哪个是前因哪个是后果?其次,那些没有锻炼的人为什么没有锻炼?是不是他们工作繁忙压力过大? 还有这个“43%”指的是“生病时间”而不是生病程度或是生病次数。从这个数据里我们不能得出锻炼的人比之不锻炼的人生病的次数更少,只是“时间”更少,而生病时间和生病的次数及程度却是不能画等号的,有些病可能病程很短但相当严重,而有些病可能会伴随一个人一生却并无大碍。 当然,上述质疑并不是反对大家去锻炼,而是用《学会提问》一书所提供的方法去检验一下一篇文章的可信度。事实上,本文开篇的那段文字就是《学会提问》里的练习题。书中这类练习题很多,做这些练习本身就是要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用作者的话说:“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帮你成为一个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而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你的主要目标是寻找更好的结论,寻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决定。”
![学会提问 pdf 学会提问是一种态度](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513932784553.jpeg)
也就是说,本书的关键并不是让你去询问别人,而是通过提问引导自己去思考并得到收获。书中所提供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一些:论题和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明确;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推理过程有没有谬误;证据的效力怎么样;有没有替代的原因;数据有没有欺骗性;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可以看出,这些问题中有一些是直接针对文章本身进行的梳理,有一些就是对文章论据的质疑,还有一些则需要我们给出自己的答案。 实际上,提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去质疑一篇文章的结论,或是在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如何能够思维缜密,这些问题都属于“术”,真正的“道”就是本书作者所提倡的“批判性思考问题”。“只要你说我就相信”是一种为人的态度,批判性思维则是一个处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