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心理特点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一

  1、审美心理及要素

  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及个体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反应。审美过程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也是在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因素的相互协调、相互推动之下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审美心理是指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时不可缺少的一系列高度发展的心理素质或心理条件的总和。

  从概念上来理解,审美心理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以审美态度感知审美客体从而在审美体验过程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快适的自由心理。简言之,审美心理,就是人在欣赏美、创造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欣赏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审美心理涉及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要素。审美心理的各因素、各形式、各个层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使审美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使审美心理形成一种动态性的复杂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由审美认知(包括审美感知、审美记忆、审美想象、审美思维等)、审美情感(也称美感)和审美心理倾向(包括审美需要、审美兴趣、审美理想、审美价值等)构成。

  2、审美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它是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的客观社会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具有遗传性、多样性、复杂性。审美心理的产生同人的心理一样具有先天遗传因素,其形成和发展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审美心理是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产生的,是外部美的事物和个体内部审美心理结构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既是由外部美的事物所引起,又受制于个体自身内部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是一种与外物有恰当的心理距离的心理,这种心理的距离一方面切断了人与现实的功利关系,另一方面又使移情得以发生,与客观对象的特征相契合,从而获得美感。

  审美心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时代、阶级、民族以及地域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水平、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因此也就形成不同的审美心理。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心理特点
  3、审美心理的总体特征

  审美心理具有形象直观性、情感性、身心愉悦性、差异性、社会性等总体特征。从人类自身而言,它具有形象直观性与情感性的特征;从宏观上去把握,它具有差异性;置于生活的视角,它又具有社会性。

  审美心理的形象直观性。审美心理具有形象直观性,这是审美心理最本质的特征。美是具体可感的,离开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就谈不上美。当生动的形象通过感官传入欣赏者的大脑时,便马上唤起了以前长期储存的所有的与此有关的审美经验而形成直觉性的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的情感性。审美心理具有情感性的特征,是因为审美心理的产生是人们心中形成的一种感受,人们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整个活动中,一丝一毫都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如果离开了情感,也就没有美感可言,更谈不上欣赏美和创造美了。情感不仅使审美需要得以发生,而且是审美活动展开得以持续的动力。

  审美心理的身心愉悦性。审美心理是以感觉活动为基础的精神愉悦感。审美心理的愉悦是由视、听感官引起的,但具有精神性,是生理快感、心理愉悦、精神愉悦等多层次,悲与喜等多色调的统一。

  审美心理的想象创造性。想象的创造性不仅是审美心理主体实现物我统一,也是主体从有限向无限的超越中获得愉悦的重要方式。审美心理就是从感觉器官出发,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进行充满自由的想象。想象能够从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形成通感,从而创造出新的世界,使本来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东西有了生命力和情感。

  审美心理的差异性。审美心理是以客观的美为来源,但它对美的反映却因人而异。审美心理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审美心理的个体差异性。人的审美心理由于个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因而感受到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等)在也是千差万别的。

  审美心理的民族差异性。由于各民族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上的特点不同,因而使得民族在审美心理上有所差异。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心理差异表现在艺术上,便形成了各民族艺术的民族特点。

  审美心理的时代差异性。人的审美心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审美心理便出现了时代的差异性。审美心理的时代性表现在各个方面,从人体美到服饰美的审美感受,从文学美到艺术美的审美意识,都会因为时代不同而显示出差异。

  审美心理的地域性差异性。人的审美心理由于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不同地域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各不相同。

  审美心理的社会性。因为审美心理源于生活,源于人对美在大脑中的自然反映,而人是社会的人,因而审美心理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它总是与社会生活相关,并满足生活的一定需求。

  二

  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心理是指理工科大学生在自身审美活动过程中对美进行欣赏、创造时的心理活动,包括审美需要、审美标准、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等等。大学时期是个体审美心理与社会审美心理加速相互渗透,个人美感日益加深的时期,由于理工科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便产生了审美心理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由于理工科大学生本身具有擅长动作思维、抽象思维和集中思维,形象思维和分散思维不足、重理性务实,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不大感兴趣等一些特点,决定了对科学和技术的偏重,导致出现了审美理论有所欠缺、审美态度功利现象较为明显、审美情趣偏于流行、审美能力相对不足,致使他们的审美素质薄弱。同时,我国众多理工科院校只重视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轻视审美素质教育,导致培养出来的“产品”在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1.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分析

  求异心理。理工科大学生大都独立意识较强,他们不愿意随波逐流,而常常是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有时甚至会使人感到怪诞。排同求异的心理,在理工科大学生中明显表现为追求个性化形式。因此在审美心理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理工科大学生在进行审美活动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审美体验不落案臼,不落俗套,能够有所创新。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从众心理在理工科大学生中较为常见,比较多地反映在穿着打扮方面,以及选择一些代表了主流、代表社会认同的消费品和文化产品方面。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是理工科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理工科大学生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抱有逆反心理往往是有害的,容易形成一种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这种心理会让他们对社会流行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审美观念产生抵触情绪,在审美互动过程中丧失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让自己的审美心理受到不良的社会氛围和情绪的影响。

  功利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理工科大学生不仅表现出了对美的欣赏和追求,并且在审美和实用的关系上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他们肯定了美的事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同时认为实用性更不可或缺。调查表明, 将生存需求与审美需求置于对立的状态,尤其是当两者发生冲突时, 理工科大学生更倾向于首先保证人们的生存需求,而后才考虑美的问题。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实用和审美同样重要,最好两者兼顾。因此, 理工科大学生在对审美追求和实用功利的关系上有着较清醒的认识。不可否认,也有一部分同学在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时,往往把对自己是否有用或有利作为判断人或事物美与不美的标准,功利心理十分严重。这种“实用第一,功利至上”的审美价值取向,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自私自利、本位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

  2.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

  审美态度的情绪性。在校理工科大学生一般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敏捷,易受情绪的支配,在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态度具有情绪化的特征。由于自控能力不强,情绪易冲动,理智感、道德感等社会性情感还不够完善,理工科大学生的审美态度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审美体验和审美兴趣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个别学生有“移情过分”的现象。

  理工科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和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加上知识水平、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审美情感的社会化水平逐步提高。并趋于成熟和稳定。但处于情感最丰富的时期,他们容易激动,富于幻想,审美情感较以往更加丰富,审美态度情绪性表现为审美心理的“距离过近”或“距离消失”。一些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无关紧要的小事,却能够使大学生激动不已。他们不能把客观现实同艺术中虚幻的景象区分开来,会不由自主地在审美过程中“扮演一个角色”。审美态度的情绪性使理工科大学生富于激情,充满朝气,但由于他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在审美选择中容易出现问题,产生一些消极的审美情感。

  审美感受的敏感性。审美感受又叫审美观照,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由审美对象引起的特殊心理活动,以及精神的愉悦和满足。理工科大学生思维敏捷,对外部刺激能够作出快速的反应,感知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审美方面有着高于成人的积极性和敏感性。他们追求精神的富有和充实,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才意识,勇于追求和探索未来。理工科大学生审美感受性既敏感又强烈的,对审美客体常有一种直觉的把握与领悟,对审美对象的观察仔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理工科大学生通常不满足只从课堂上获得有限知识,他们迫切需要学到更多的本领,因而对各种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希望在参加课余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审美感受。理工科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总是最先觉察到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化,对新颖、离奇的事物的感觉更敏锐,但判断能力尚有欠缺,在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重表面轻内涵的现象。

  审美情趣的深刻性。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审美心理倾向,这种审美倾向总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需要的具体表现,因而具有明显的社会时代特征。理工科大学生在各种审美活动中表现的审美情趣具有明显的深刻性。

  理工科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从总体上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与同龄其他青年相比,理工科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鉴赏美的能力, 其中有些人有较好的审美修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但已基本上摒弃了低级、庸俗的审美情调,而且也从知识层次的审美情趣升华到了理性层次的审美情趣,它表现在对具有丰富内涵、深刻社会意义和美好人格的审美对象的强烈兴趣。

  审美兴趣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工科大学生的心境和情绪往往不稳定,注意容易转移,在对美的欣赏和判断中,更多地会对审美对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和偏爱,因而具有审美趣味多样性的特点。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兴趣的多样性,首先表现在对各种审美对象和各类艺术活动都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其次表现在同一门艺术类中不同风格流派及表演技法都乐于欣赏。在多样性的审美趣味下,大多数学生以自己的爱好、趣味去评价或判断某一对象美与不美,由于每一个学生感知能力、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生活经历以及心情情绪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欣赏同一对象时,会有种种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表现出审美趣味的差异性。但就理工科大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审美趣味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和不平衡。首先是审美兴趣多样丰富的学生与审美兴趣单调的学生的差异,其次是个体对审美标准的把握和审美能力高低的差异及审美情趣的层次的差异。

  审美想象力的丰富性。审美想象是一种有目的与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它在审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极富想象力的时期,理工科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能反映他们的需要和愿望,抒发他们的情感,而且也加深他们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和认识,使他们的审美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审美潜能得到了深刻的发掘,审美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审美理解力的准确性。理工科大学生中的许多人学过美学理论和知识,随着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生活经验的增多,文化知识的丰富,思想修养的提高,其审美心理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审美理解能力也会迅速提高,对审美对象的把握更加准确。在审美过程中,理工科大学生在审美对象的选择、审美方式的确定、审美标准的掌握、审美情感的满足等方面, 具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倾向,在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方面, 会出现相同的兴趣和爱好。

  总之,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特点,是共时性起作用的,彼此交叉渗透,也相互影响制约。理工科大学生良好的审美心理的形成,必须通过具体而广泛的审美实践。而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心理一旦形成并趋向稳固,有助于他们人格心理的健全发展。因此,对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心理特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高校审美实践的展开,也有助于高校心理美育的开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769.html

更多阅读

浅谈雷州歌的特点、创新及发展 浅谈大众创业全民创新

雷州歌是雷州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一种用以表情达意、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口头文学和唱腔艺术,是雷剧的源头。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切近生活,渗透着较强的人文精神,并且采用了赋、比、兴、重叠、

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 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特点

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寰宇近年来,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等趋势深入发展推动下,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世界主要国家外交与安全的战略和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导致当今国际形势持续发生深刻复杂的演

儿童心理发展的34个关键期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或者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者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错过了这个时机,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生。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有不同的敏感期。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

中国现代诗的特点、分类、主要流派及发展 现代诗流派

中国现代诗的特点、分类、主要流派及发展清镇市暗流中学 彭良举 / 编辑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管理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摘要】 就目前来说,80后将要成为过去式,90后已经成为了进行时,这是我国当今大学生的主要构成成分,90后大学生夺取了人们关注80后大学生的目光,成了当前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全面和深化,随着时

声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理工科大学生审美心理特点》为网友信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