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家电巨头海信把橄榄枝抛给科龙,一些人曾经以为科龙将迎来救赎的曙光。但是更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海信科龙的一厢情愿,是又一个失败的并购案例的开始,两者并购并不可能产生双方预期的那种“1+1>2”的神奇效果。现在随着海信科龙又一高管王士磊的辞职,这种判断正在成为现实。
据悉,2005年9月9日,海信出资9亿购买科龙26.43%的股份,成为科龙电器第一大股东。接下来,海信忙着在科龙的人事布局。2006年11月,海信集团核心高管杨云铎与王士磊空降科龙,分别担任科龙总裁与副总裁。两人进入科龙董事会。但一切刚刚开始,一切就已经结束。今年2月杨云铎辞职,十个月后,王士磊从科龙出走。其实,不光是海信空降科龙的高管纷纷走人,据知情人士透露,科龙原高管走得更加频繁,今年8月,随着原科龙董事会秘书钟亮辞职,科龙原高管几乎全部离开了海信科龙。 按照常理,如果海信空降科龙的高管离职,科龙原高管就会留下来;科龙原高管走了,海信空降科龙的高管就会留下来。但现在事实却是海信空降高管走了,科龙原高管也走了。一位熟知内情的业内人士认为:龙虎相争,结果是两败俱伤。 海信并购科龙后,为什么出现这种无法调和的局面呢? 观察家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是两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无法兼容的反映,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发生激烈冲突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海信和科龙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从根本上说明,海信没法完成对科龙的救赎;而不是谁走谁留就可以让问题迎刃而解,让局面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业内人士甚至预言,海信并购科龙案很快就要面临失败的考验。 科龙和海信都是巨无霸型家电企业,双方的企业文化已经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是截然不同的南北两派企业文化的典型代表,都是十分强势。用一种文化去适应,甚至改造另一种文化,结果不得而知。据一位科龙原高管透露,海信在并购科龙之后,随着海信高管空降科龙,开始插手科龙经营管理,两种文化的冲突也就越演越激烈,集中体现在空降高管和科龙原高管的彼此角力上,谁都难以让对方信服,结果只好“月亮走我也走”。 科龙原高管认为他们代表了广东企业经营管理的先进水平,而广东企业的管理水平放在全国都是领先水平,何况科龙曾经是全国企业的一面旗帜,现在零落黄泥只因时运不济,被顾雏军玩残了,海信派空降兵过去,是“派一群小学生来管理大学生”;而海信空降兵却以“救世主”的面貌出现,并不认可科龙原高管的经营管理水平,甚至认为,就是科龙原高管的经营管理把科龙带进了今天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步。 据科龙原高管透露,海信空降兵到来之后,双方在权力和利益分配上难以达成一致,除了权力分配上的争夺和取舍,海信空降兵认为科龙原高管职务比他们低,经营管理水平比他们差,工资拿得比他们高,是没办法接受的。 强龙与地头蛇之争的结果是谁都沾不到便宜,不仅两败俱伤,甚至越来越偏离并购初衷。 (来源:人民网-曾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