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德育教育 青少年网络德育



     网络社会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开拓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思维的空间,形成了新的学习、生活即思维的方式,也为德育展现了一幅开阔的图景。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催生出新的网络德育理念,开辟新的德育阵地。作为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深受网络的影响。

  一、青少年网络德育现状分析

  传统德育观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 “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这必然致使德育陷入低效循环的怪圈。 其一,传统的德育模式中有一些方法很容易实施,并且这些方法能在短期内“见效”,如“家长式”的批评奖惩、强制性的规章制度等;其二,网络德育的有效运转以德育教师具备必要的网络操作技能为基础和条件,且这种技能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学生,然而实际情况常常并非如此,因此教师的权威受到了空前挑战。相比之下,教育者对传统德育模式轻车熟路,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所以更受他们的青睐;其三,因循守旧的落后思想会使教育者对新事物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也成为制约网络德育发展的软障碍。虽然传统德育方法可以对学生不成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规范,却忽视了学生自主教育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德育的效果。

  网络德育资源开发落后。首先,网络德育资源集中性和系统性的不足,导致网络德育信息资源只能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网站上,给德育教师收集、筛选、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网络德育资源仍处在低水平、低效率重复使用的状态。同一资源被重复利用, 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后,搜集的有效网络德育资源仍屈指可数。第三,网络德育资源表现形式单一。目前的网络德育资源多数是静态样式的资源,以文字、图片的方式呈现,缺少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游戏于一体的动态的德育资源。而形式单调的教育资源无法适应不断追求个性和创新的青少年的审美需要,也无法调动和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网络德育队伍无所依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德育教师忽视了自身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忽视了信息素养的培养,导致了他们在面对网络德育时力不从心,不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部分老教师因循守旧,更是对网络提不起兴趣来甚至对基本网络软件一无所知,网络德育工作很难实施,就无法切实了解青少年的网上行为,熟悉他们的表达方式和交往方式,更无法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从而使德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青少年德育教育 青少年网络德育
  网络德育环境受到污染。网络德育环境是一个人工的虚拟环境,其开放性、全球性使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和信息共享成为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德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网络技术不成熟和监管机制的欠缺、不健全,给不良信息的入侵以可乘之机。网络上的信息纷繁杂物,其中混杂着大量的垃圾信息、流言蜚语,伴随着主观的、片面地,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恶意渗透,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潜在地污染网络德育环境,不利于营造和谐的网络德育环境。

  二、提高青少年网络德育的策略

  树立网络德育的新观念。现代德育置身于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增多,信息选择的自由度和生活信息化的程度提高,网络信息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德育教师要认清德育新形势,树立德育空间网络化、作用方式隐性化、德育内容多样化的新观念。

  一方面,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让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崇高的道德力量渗透到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彻底消除可能出现的盲区和空白;另一方面,要改变一味理论灌输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正视网络资源对人思想影响的内隐性、广泛性、弥散性、持久性等特征,注重网络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汲取营养、获取正能量。此外,教育者要把握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难点及疑点问题,展开“思想大讨论”。对网络上流传的片面地、偏激的观点看法既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和全面而合理的解释说明,又要站在受教育者的处境和立场,为青少年解疑答惑。

  完善校园网络德育资源。完善德育网络建设,首先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网络的覆盖面,建立网络一体化的运作体系和网络资源共享系统,不断挖掘各类德育信息资源,建立校际德育资源共享体系;其次,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建设一批既能贴近青少年实际生活,又能真正激发青少年兴趣的德育网站。“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3]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吸引力,提高良好德育资源的关注度,把枯燥的理论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例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具体的实例渗透到青少年的脑海中。再次,抓住网络开放性、隐秘性的特点,建立民主开放的交流互动平台。例如设置专门的网络德育管理员岗位,以平等的地位和心态融入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实现对话的真实性、真诚性。

  打造高素质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网络德育队伍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要想占领网络这一德育新阵地, 开辟青少年德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就必须建立一支 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网络技能较高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成功开展网络德育的有力保障。

  一是切实提高青少年德育教师的网络教育技能。网络的兴起必然推动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型与更新。熟悉网络、应用网络是网络社会对德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提高网络德育工作队伍战斗力的关键。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定期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网络应用技能。二是吸收一批政治素养较高的计算机教师。校园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这就要求在考虑硬件系统的同时,也要考虑校园网建设专业性技术人才队伍的选拔。而计算机教师精通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及管理知识,因此能够开发使用的软件,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应付和解决网络技术发展中对网络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承担网络数据资料交流的监督和德育数据库的维护、资料补充等工作,以确保网络德育无障碍化运行。

  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管理制度。德育教师在完善校园网络硬件资源、整合网络德育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应重视抑制和克服网络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巩固网络德育阵地。网络能否充分发挥现代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并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重点要看网络的管理是否有力、防范是否有效。为此,首先,必须要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的监管制度。如网络信息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领导、部门主管、网络信息员的岗位责任,强化管理责任,把德育有关要求贯穿到网络信息的工作中;信息管理制度,使信息输入更新、信息阅读权限、信息安全等级、信息考核等等实现制度化;实行网络信息责任追究制。其次,在校园网上设立一个“过滤网”,这种“过滤网”维持着一个词库,词库中的词都是被认为有问题的,所有通过“过滤网”的内容都会与词库作比较,一旦发现满足滤除条件的内容,“过滤网”就会进行过滤,而那些无害的信息则可以顺利通过“过滤网” 。最后,学校应积极介入网络建设和管理,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和监控机制,安装电子邮件过滤系统等,建立安全屏障,堵截不良信息的侵入和蔓延,降低有害信息对受教育者的危害,营造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782.html

更多阅读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有哪些 青少年网络成瘾论文

  1、角色的混乱。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极地逃避现实,这对青

如何解决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青少年网络成瘾案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互联网如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是一个相对缺乏社会生活的现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 网络的危害有哪些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网络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由于网络的普及,青少年在获得有益信息的同时也接触大量不良信息。据调查,青少年在接触网络时90%选择的是网络游戏、聊天室、交友天地、影视娱乐、占卜星座、成人保健等网站。由于青少年自身

小学生网络安全知识资料 初中生网络安全知识

一、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长期在电脑屏幕前工作,不仅会影响人的视力,还会

声明:《青少年德育教育 青少年网络德育》为网友锦书寄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