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山寨文化凶猛
在“山寨机”占据手机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大时,有专家提出“招安”的招数,却遭到了“山寨机”寨主的拒绝,因为“山寨机”面临着一个管理悖论:担心企业做不大,而企业做大了就会死。“山寨机”遭遇的管理悖论在业界绝非个别,透析“山寨机”拒绝“招安”的隐情,对于破解种种管理悖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产业升级中重新站稳脚跟是十分有益的。
“山寨机”引发的管理悖论|www.aihuau.com|“山寨机”的存在是对市场监管的考验,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管理悖论是指市场监管能力已定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所面临的管理问题。“山寨机”拒绝“招安”就是如此,因为一旦按照它所仿造的品牌厂家的要求转正,或者向品牌机发展,就要形成一定的规模。“量大了,物流成本加大了,反应速度也慢了,推广成本的优势也没有了。”这就是规模效应的悖论。管理悖论是一种“二难推理”,可以将管理者置于左右为难的境地。犹如一人在寻找真理,别人问他:“你真的不知道真理是什么吗?”无论他怎么回答都要受到责难。如果那个人说:“当然!”别人就会问:“你既然不知道真理是什么,当你找到真理的时候,你又如何辨别出来呢?”如果那个人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样会受到别人的非难:“如果你辨别得出真理,那说明你已经知道了真理是什么,又何来寻找呢?”管理悖论与一般的“二难推理”不同,它需要管理者做出现实的选择,而不能停留于思辨之中。我们可以把管理中所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相互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或者相反的价值指向的并存都称为管理悖论。在管理实践中,类似于“山寨机”规模效应的悖论还有: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管理科学需要工具化,管理工具靠不住。是劳动创造财富,还是资本创造财富?雇主与劳动者到底谁养活谁?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途径是先提高报酬还是先提高能力?面对“说什么的都有”的局面,是兼听则明还是力排众议? 给高管支付高薪是权利还是责任?在资金链紧张等困境中是求助于社会还是求助于自己?管理与治理那个更重要?策略与战略究竟谁决定成败?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的方向是民族性还是现代化?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没有哪一个管理者会认为自己不懂管理,也没有哪一个管理者能够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而无论悖论是否被破解,管理总会以自己的面目存在,继续面临着管理悖论的挑战。在上述管理悖论中已经可以看出,相互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两极性,在两极做出任何选择都会带来新的问题。管理专家也许会告诉我们,可以在两者之间实现某种程度的均衡;可是问题在于,在企业管理的某个特定的时空点上,管理者需要在实践中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时,往往难以两全。管理专家也许对任何一个悖论都可以给出一个精确解,从而体现出管理科学的价值指向。但是,当管理科学的价值指向与企业的生存之道是两张皮时,工商管理硕士教科书上的金科玉律在企业实践中就根本派不上用场。“山寨机”的存在作为规范市场的一个怪胎,在理性上应当杜绝而实际上具有了被招安的价值,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也是一个挑战。如果能够在应对这种挑战中受到有益地启示,其他的管理悖论似乎都不难解决。
管理成为潜规则的婢女“山寨机”有余暇面对管理悖论,在其中进行从容选择,是对管理理论丛林的嘲弄。能够像卖菜一样的做企业还需要多少复杂的管理?山寨王当然也需要通过管理起到压寨夫人的作用,但是现实的管理问题之所以成了悖论,是因为管理成了潜规则的婢女。专家们以正规厂商为参照系,对于管理悖论的解答与探索毫无意义。 管理悖论的求解本来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但是潜规则通过另外一个向度的博弈模糊了悖论两极的界限,使它们皆似是而非,更让人头痛。潜规则是相对于市场应有规则的监管而言的,市场应有规则是显规则,由于存在权钱交易,或者存在监管漏洞,或者由于监管分工而形成的不同主体对执行规则的不同态度,实际执行的则有另外一套。例如,正规的手机新产品上市要经过监管部门的监测,除了要支付相关费用,还要耽误时间,而“山寨机”就不必为其所累,因而形成了优势。逃避或者实际上免除监测就是“山寨机”的潜规则。当潜规则存在于外部时,企业内部的管理就会与之联动。外部潜规则的作用越强,内部管理的效用就越低,两者呈反比关系。当内部管理的效用最低时,管理就会成为潜规则的婢女一方面,管理产生效益的边界遭到了潜规则的颠覆。管理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减少内部交易成本,这当然是是在一定的边界范围之内。这个边界范围毕竟有限,与市场规则管辖的范围要小得多。经营者如果能够按照潜规则行事,将权钱之类的买卖“内部化”,边界范围无疑会扩大。通过管理的精打细算所省下的开支与利用潜规则所产生的“规模效应”相比,往往微不足道。这并不是说管理“悖论”不复存在,正是因为其存在,经营者才可以利用其矛盾性,只不过是反向利用,即进行反向博弈,表现为钻空子的对策,例如利用资金链紧张倒逼社会放松监管。经营者也不是全然不要管理,除了内部控制不会放松之外,为了应对检查验收之类,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它们也要通过管理的形式做些表面文章。管理悖论往往成为同一件事,对内对外两种相反的说法。另一方面,管理的工具化往往在潜规则中暴露出了两面性。为了克服管理悖论所产生的乱象,管理需要制定各种标准,通过一定的工具进行检验。但是任何工具都是由人来使用的,当经营者刻意按照潜规则行事的时候,合意的时候精心打造,不合意时就刀枪入库。按照管理工具进行衡量,在管理悖论中或许不难找到一个均衡点,对管理对象有一个相对公正的交待。但是管理的工具化忽视了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的基本精神,使得它与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本末倒置,在活生生的管理实践面前疲于应对,往往会在执行中变了样,吃力不讨好。同时,管理工具是中性的,既可以被公正地利用,也可以为潜规则提供便利。正规厂商和“山寨机”生产厂的构件供应商基本上是一致的,供应商的标准化供应工具作用正在使正规厂商的优势逐渐缺失,而“山寨机”正好可以拿来在不正当利用中如鱼得水。在正当管理中破解悖论“山寨机”之所以拒绝“招安”,与它具有能够继续进行灵活“仿制”的预期有关,存在着侵犯知识产权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潜规则。在各种潜规则一时难以根绝的情况下,是否无法走出管理悖论的困扰?当然不是,只不过需要我们努力使管理摆脱婢女的宿命,进行正当管理。正当管理就是拒绝潜规则的管理,她需要我们站在现有的竞争格局之上不断地创新。首先要放弃对潜规则捷径的艳羡和攀比,走出赎买、招安到“抄底”的怪圈。在市场监管有缺陷的情况下,确实容易产生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属于真正的“良币”,在管理悖论中是否有着实用主义的选择。“山寨机”从地下“黑手机”到被“洗白”,与正规厂商的分庭抗礼,最根本的原因是技术的同质化。正规厂商和“山寨机”厂商的供应链基本上是一样的,都在向设计公司购买方案,在技术层面上很难分得清劣币良币。前者的优势就是享有经核准后的特权,当他们失去保护色彩后就难以战胜“劣币”。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并没有真正进入良币的角色。对“山寨机”实施“招安”,正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也是在向潜规则献媚。当3G未必能成为新的门槛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寨机”的问题,“招安”之后无法阻挡新一轮的“山寨机”出现。因此要想破解管理悖论,必须明确管理悖论两极的是是非非,认准正当管理的参照系,义无反顾地向潜规则说“不”。其次,认真汲取“山寨机”的合理成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果说早期的企业在市场不规范时崛起含有“原罪”,那么它们的管理都有一些“山寨机”的特色。这并不是说它们注定长不大,但是要想真正做强做大,就必须正确理解“山寨精神”。“山寨精神”应当是“山寨机”求生中所包含的积极因素,而不是其中诡谲厚黑的成分。正如管理工具可能会被拿到潜规则中不正当利用一样,“山寨机”求生中所体现的积极精神同样可以我正规厂商认真汲取。例如学习山寨手机灵活应对、迎合消费者需求等可取之处,用原生态的狼性消除成长中的惰性,只不过需要在有所校正中因势利导。即使在与“山寨机”的竞争中也并非不可以使用策略,但那是要用正气压倒邪气。为了更为客观地求解,管理悖论中的两极在企业内部都要有自己应有的位置,以便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充满活力。但是其中必须要有主次,在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时,要让体现时代要求的那一面占支配地位。再次,在洞悉产品更新的态势中未雨绸缪,以壮士断腕的姿态率先创新升级。在我们力图破解各种管理悖论时,不同的答案其实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要能跳出“此山”,站的高一些,就有望掌握破解管理悖论的主动权。只有通过创新掌握了居高临下的话语权,才能得到有足够实力支撑下的破解各种管理悖论的从容。正规厂商遭遇到的“山寨机”颠覆威胁,再次验证了中国式制造模式一个宿命:在新一轮技术升级的时候,往往就面临重新洗牌。例如DVD向蓝光升级,CRT电视向液晶电视转换,由于核心技术、关键部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国内制造商的配件组合在技术进行升级时,都将失去优势,当技术普及到“山寨机”的时候,抱残守缺肯定无力回天。早在“山寨机”处于2007年的“蜜月”期时,手机的领跑者之一摩托罗拉就感觉到了业绩下滑的寒意,做出了分拆手机业务的决断。如果说这种壮士断腕是无奈的选择,那么积极的办法就是未雨绸缪,在没有陷入悖论困扰之前率先创新升级。在一般的意义上讲,这也是在为管理悖论的自然化解造势或者积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