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多数人每到周末会准时去教堂做礼拜。人们显得安详而宁静,从他们的脸上能感觉到精神上的富庶和满足。这些人是不是真的相信上帝我们姑且不论,我们需要正视的是:宗教信仰在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假如一个人做了错事或者觉得对不起朋友,可他无处释放自己的懊悔情绪。于是,他到教堂里去祈祷,忏悔,请求宽恕。神父说:“小伙子,主听到你的忏悔了,会原谅你的。”小伙子的心里话终于说出来了,也相信自己得到了天主的原谅,第二天,他精神抖擞地工作和生活。教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倾诉本我的安全的地方,同时神父、牧师的讲道也是帮助人们的自我做本我的工作。在西方世界,宗教是稳定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看到,欧洲等国家尽管政局经常变换,但是,人们精神上的信仰却始终在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因而能够保持着社会的稳定。中国佛教高僧也说:“佛教等宗教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www.aihuau.com|1的确如此,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你在人生的旅途上披荆斩棘,克服障碍;它可以教会人在顺境时不迷失方向,困境时不放弃奋斗;它也可以使人们在面对诱惑时不为之所动,信守生活的承诺,勇往直前。也许有人问:“祈祷真的能改变现状吗?”神父的回答是:“如果天主愿意,他当然能改变现状,但天主通常只是间接介入人类的生活,他要人去合作。所以祈祷通常并不直接改变现状,但祈祷能直接改变人和人的心,而人则是改变现状的动力。”当我们祈祷一件事情时,其实是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使自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目标会产生促使你改变现状的动力,从而推动自己去追求理想的生活。可以说,在积极的心理暗示方面,宗教活动的确有着积极的意义。当一个人参加宗教祈祷活动之后,他便觉得会时来运转,于是,积极地行动起来,结果是他的运气真的转好了。这个过程的演变是这样的:祈祷(拜佛)——积极期待——更积极地做事——果然有转机。还有,宗教也对人的行为提出众多要求,而这些要求是符合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的。人一定要善良:不要伤害任何人,要有爱心。如果一个人不善良,那么无论他干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业,都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人一定要坚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勇敢地面对,不应逃避。动物都能勇敢地面对挑战,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人一定要真诚:唯有真诚方能久远,如果一个人不诚实,他就无法赢得人们的尊敬。有信仰和目标的人更坚强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坚强。战士们信仰共产主义,作战就勇敢;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不怕严刑拷打;信仰上帝,相信人死后会上天堂,面对死亡时就会更坦然。一个有信仰、有目标的人,心中拥有不变的核心,便能够经受得住挫折的打击,恶劣环境的考验。一位妇女的丈夫刚刚去世,她有一个目标:要将两个孩子养大成人。这位妇女因此而更坚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委屈都能忍受。夏天的火车车厢内,闷热无比,臭气熏天,普通人垂头丧气,昏昏欲睡:“天啊,什么时候到终点啊,快虚脱了,受不了了。”而黑暗中有个人精神抖擞,目光炯炯有神,他有目标,比普通人坚强。他是什么人?他是警察,是特工,这些心中有任务的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展现自己坚强的性格。哪怕是小偷,也会精力充沛的,因为他的目标是要偷东西,这点困难就不算什么。

军人执行任务时,趴在草丛中、泥塘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其困难可以想象:蚊虫叮咬,饥饿难耐……要是普通的人,半个小时就动摇了。可见,心中有目标,人会变得坚强,而只要一个人的内心足够的坚强,他就难以被击垮。“哀莫大于心死”,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生命热力四射的能源,没有了它,人就承受不了命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