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行为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万物之灵,主要在于人类善于学习和总结,人类的自我不断地把社会道德所鼓励和允许的需求转变为本我部分,同时自我又会控制、安抚、减弱不符合社会法律道德所要求的本我。因此,人类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一生,不断学习的一生,不断修炼的一生。这种持续的修炼行为,使得人们的自我从不得不遵从超我的管制,到主动自觉地遵守超我的规范——我们便称这种人是修养好的人,是文明的人。而那些只是不得不遵守超我的人则不能被称为文明的人。例如:预先警告人们某一段公路上有交警巡逻,他们会仔细检查过往车辆的行驶速度,人们就会以不超过规定的时速来行驶,这不能算是自觉遵守,显然,有些人是为了免受罚款才遵守这一规定的。假如撤销巡逻的交警,一旦他们发现没有交警巡逻了,有些人会提高车速,这些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文明守法之人。但另外一些人可能继续遵守这个规定,按规定的速度行驶,他们认为限定车速是正确的,有助于防止交通事故,也相信中速行驶是一种理智的、有道德的行为,这种自觉遵守超我的行为,是文明的体现。|www.aihuau.com|1也就是说:有些人不违反规定的多数原因是“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不是不想,那么,这只能算是守法的人,还不能称其为高尚的人。只有当一个人的自我将文明的做法看成是对自身成长有利的时候,文明的行为才会产生。文明的社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人们的自我,而非本我。自我的文化修养高,就能有效限制对社会公众不利的本我,而尽量表现对社会有利的本我。文明是放弃本能满足,而自我控制力不断增强的结果。

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社会的参与主体——人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也就是说自我不断做本我的工作,已经将遵守超我变成自觉行为,到那时,才能真正实现文明和谐的目标。越是进步的国家,越是讲求文明礼貌,因为那代表着尊重、体谅与包容,而没有这些良好的品质,人与人之间就不容易和睦,民族将难以团结,社会不可能和谐。靠超我得来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比如,一个地方没有盗抢行为,居民夜不闭户,秩序井然,可原因是超我很严厉:谁要是有偷抢行为就剁手指、杀头。于是,人人因恐惧而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此种情况,我们只能说这个地方很有秩序,但不能据此判断这里的人很文明。只有当人们的自我发展到足够强大,自愿争做文明人时,文明的社会才会出现。市容整洁,不仅靠法律,更要靠市民的理智来限制本我。必须是人们在内心深处觉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是一种有修养的君子行为,不断地提高修养会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又会有种幸福的感觉,到那时,爱护环境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我们才会迎来市容真正整洁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