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心理分析一个人的行为不能自控,其根本原因是自我比较弱小,因而不能控制住本我,此时我们常说:“他失去了理智。” 精神病人的自我几乎丧失应有的功能,所以精神病人经常没有恐惧、羞耻等情感反应,超我也不起作用。因此,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对其所犯罪行是不用承担责任的,他们给社会或他人造成的损失往往由其监护人来赔偿,因为监护人有健全的自我,因而具有判断力和行为自控力。精神病医院中的许多病人都自称是当代最有力量的人。1990年的一天,我同一位老师一起去北京一家精神病院看望生病的学生,刚迈进病房的楼道,大概是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了,我听见屋内有个病人冲着我们喊道:“我是布什(美国总统乔治8226;布什),我要狠狠打萨达姆!”往前走了一段,又有一个病人在屋里冲着我们喊道:“我最有钱,我最有权,大家都得听我的……”

其实,这是许多正常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期望,可正常的人有理智,知道以自己目前的状况,说出来会受到嘲笑,因而有这种想法也不会说出来。可精神病人不管,有什么想法就说什么,充分暴露其本我。当一个人不能理智地掩盖其本我想法的时候,我们通常称其为“精神失常”,即“自我失常”。记得看过一个报道:一位患精神病的妇女,常常把枕头当作自己已在车祸中丧生的小孩抱在怀中,关爱体贴,做幸福状。主治医生感叹道:“有时想想,真不忍心医好那些精神有问题的病人,因为他们在生病期间是感觉不到痛苦的,所有的愿望都可以得到满足,尽管那是虚幻的。可是,当他们健康以后,又开始变得贪婪和不满足,随之而来的是痛苦、失望……”听到这样的感慨之言,我们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正常的人是不是应该少些贪心,多些知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既健康又幸福的生活。其实,人的一生,真正满足本我的时候不多,因此真正得意狂喜的时候屈指可数;完全无法满足的时候也不多,因此真正大伤大悲的时候也并不多见;人生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是淡然而寻常的,这正应了那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