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6第一章 《中国怎么办》第一章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新兴市场元气大伤)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新兴市场元气大伤

 近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地位日显,被国际经济界统称为新兴市场。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金融危机正在进入全球扩散阶段——原本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正在经受考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已经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从北欧的冰岛,到东欧的匈牙利、白俄罗斯,从东亚的韩国再到南亚的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再到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

2009年初,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表示,金融危机的最新发展可能对新兴市场造成更大威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新兴经济体在过去几个月已迅速陷入经济衰退,GDP、出口、失业率、公司业绩(尤其是金融机构的表现)等数据急速转差,令新兴市场元气大伤,它们更容易受到市场气氛突然逆转的影响。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采访时说道:

 

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迅速从发达国家蔓延到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并对这些国家产生强烈震荡。对东亚影响最大的,像韩国,台湾,新加坡,你看出口的话下降三成,四成(的国家)都很多的,这个比东亚金融危机的时候还严重。

|www.aihuau.com|1

 包括东亚,印度和俄罗斯等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剧烈冲击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一个是资本,比如说在俄罗斯股市里面,外资要撤走,所以引起了股市大幅度下降,第二个是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以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下降了,第三个是制造业出口大幅度下降。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其2008年1月所发表的文章《未来两年将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中预测道: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发达国家的资金,以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为例,其证券市场上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国外。日益高涨的海外资金不仅推动了本地资产价格的高涨,也推动了本地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本地货币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这一系列过程为这些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地区:一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不仅经常账户出现了占GDP10%以上的赤字,同时财政赤字也日益加剧,国内价格上涨的趋势愈演愈烈,而且,这些国家还实行了与欧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这无疑是写下了导致金融危机最佳的化学反应公式。

另一个非常脆弱的经济体,就是印度。虽然印度经济在过去3年内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率,但是其宏观经济的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印度的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证券市场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海外,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除金融风险外,贸易风险对新兴市场,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言也不容忽视。美欧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甚至进入衰退,造成其对外需求萎缩,采购价格下滑。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景气,还可能促使其政策取向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2008年10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8226;卡恩表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影响会无处不在,新兴市场国家也难以摆脱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比发达国家还要大,据英国《经济学家》截至2008年12月29日的统计,全球股市下跌达40.7%,其中新兴市场下跌了55.2%。其另一统计显示,2008年1月1日至10月22日,除人民币升值6.9%以外,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韩国货币均大幅贬值,幅度分别为24.8%、20.1%、8.7%、38.7%和31.3%。

花旗银行(Citibank)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威廉8226;罗兹认为:

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别于30多年以来的任何一次危机。与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和后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同,此次金融动荡已从美国和随后的西欧地区,输出到新兴市场。证券化以及不透明的复杂金融工具的扩散和全球分配,意味着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已提高。几个月前,我注意到“脱钩”一说已被证明为荒诞不稽。如今,我们正看到这个相互联系的金融体系风暴的全面威力。

本章参考文献

齐雁冰,高盛大摩转型,华尔街五大投行悉数“覆没”[N].北京青年报,2008-9.

王晓然、陈洁高,盛大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华尔街五大投行无一幸存[N].北京商报,2008-9.

老牌投行雷曼竟以倒闭终结,投行日子怎么过[N].市场报,2008-9.

戎明迈,次贷危机冲垮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转型传统银行[N].南方都市报,2008-9.

马骏骎;刘琳,华尔街模式终结,高盛大摩放弃投行[N].每日经济新闻,2008-9.

马红漫,雷曼兄弟破产不仅仅是个案[N].广州日报,2008-9.

央视,华尔街制造了什么[N].中国财经报道,2008-10.

谢国忠:过低利率不利于经济.胡婧薇[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1.

高盛大摩转型商业银行[N].大众日报,2008-9.

金融海啸波及亚洲,巴基斯坦和韩国或将破产[OL].中国新闻网,2009年3月

焦建,冰岛:国家破产[OL].经济观察网,2008-10

冰岛正考虑“不入欧盟先用欧元”[N].国际金融报,2008年12月

荆才,海啸淹亚洲,巴韩最高危[N].香港文汇报,2009年3月

花旗沦落,美国金融业“炎症”难消[N].上海证券报.2009-3.

张国良,在金融危机面前,商业银行应该是稳定器[N].第一财经日报,2008-9.

新华社电,警惕会有第二波金融危机[N].扬子晚报,2009-1.

石贝贝,王明夫:花旗坠落,金融危机最艰难时刻到来[N].上海证券报,2008-11.

孟庆海,学者激辩金融危机第二波 热钱或下半年回流,中央电视台,2009-3.

方家喜,花旗警讯:金融危机正从投行蔓延至商业银行[N].经济参考报,2008-11.

胡祖六:危机中商业银行比投行损失更重[OL].腾讯财经. 2008-9.

今年以来美倒闭银行增至18家[N].上海证券报. 2009-3.

朱周良,东欧危机扩散 欧元重挫至两个月低点[N].上海证券报,2009-2.

王云,张莫,东欧经济重感冒尚未传染全世界[N].经济参考报,2009-3.

唐玮,钱秋君,宋鸿兵:东欧拖累西欧 第二波金融危机已到来[N].华夏时报,2009-2.

蒋家华,金融海啸第二波路线图渐显,中国不会伤筋动骨[N].中国证券报,2009-2.

付可,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二轮海啸已杀到[N].南方都市报,2009-1.

第二波金融海啸来袭危言耸听还是危情告急[N].国际商报,2009-2.

主编孟庆海,学者激辩金融危机第二波 热钱或下半年回流,中央电视台,2009-3.

宋鸿兵:全球金融危机第二波的几大病症[N].第一财经日报,2009-2.

郎咸平:2月开始第二波危机已袭来[N].中山商报,2009-2.

低估次贷危机,美联储主席认错[OL].人民网,2008-11.

孙媛.金融危机第二波:各国央行不能承受之重[N].证券时报,2009-3.

朱民,边卫红.中行副行长朱民警告第二波金融危机可能发生.中国证券报,2009-1.

实体经济衰退加剧,金融危机掀起“春季攻势”[N].中国证券报, 2009-02

兰辛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增大[N].北京周报,2009-1.

刘家义: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实体经济的进出口及就业[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2.

金融危机冲击多国实体经济[N].北京晨报,2008-10.

美国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数据为何背离[N].第一财经日报,2008-9.

尚军.欧盟积极拯救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实体经济[OL].新华网.2008-10.

全球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到我国农村实体经济[N].中国日报, 2009-3.

丛玫,俞倩.全球制造业大衰退,金融危机蜇伤实体经济[OL].东方网,2008-11.

冯强.花旗银行总裁: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中[OL].腾讯财经,2008-9.

张晓松.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三方面影响[OL]. 新华网,2009-2.

金融危机“入侵”多国实体经济[N].广州日报,2008-10.

晏琴.第二波金融危机或许来袭[N].中国产经新闻,2009-2.

全球经济危机寒流袭扰巴拿马运河[N].经济参考报,2009-3.

金石.纸是如何变成钱的[N].华夏时报,2009-2.

高盛大摩获准混业经营,华尔街投行神话作古[N].经济参考报,2008-9.

金融海啸第二波淹至亚洲 巴基斯坦韩国濒临破产[OL].中国新闻网,2009-3.

高轶军.美保护主义抬头:裁员先找外国人,购物就要美国货[OL].人民网,2009-2.

伯南克有信心控制美国的通货膨胀[OL].新华网,2009-2.

美国开动印钞机救经济 或引发全球通货膨胀[N].环球时报.2009-3.

贺强.巴菲特警告美国恐将出现急剧通货膨胀[OL].和讯网. 2009-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8136.html

更多阅读

约翰·戴维斯自传《中国通》 约翰保罗戴维斯

约翰·戴维斯自传《中国通》小约翰·P·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Jr.)与1908年生于中国四川,1999年在美国去世。他的父亲老约翰·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Sr.)是来自美国的、生活在四川的传教士

声明:《生化危机6第一章 《中国怎么办》第一章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新兴市场元气大伤)》为网友背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